聚热点 juredian

电脑崩了,硬盘读不了,云盘404了,人类数字生活怎样「有备无患」?

新智元报道

编辑:时光

【新智元导读】

如何获得数字生活的安全感?小编教你3种有效的备份方法,不要嫌麻烦,3种要同时上,「有备无患」!

备份是非常无聊的,但它可以让你的数据「幸免于难」。

中国有句古话叫「有备无患」,多重备份才能让你的数字生活有安全感。

以下是备份的一些方法,它并不需要特别的设备,几乎不花费任何成本,但需要你提高备份的意识。

移动硬盘手动备份

第1种备份方法最简单!

买一个外置硬盘,定期将你的数据复制到里面。

挑选硬盘不仅要考虑硬盘制造商,还要考虑大小型号适合自己。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有了移动硬盘就万事大吉了,即便是Seagate(希捷)等知名品牌,也会面临驱动失败的尴尬局面。

另外,每次备份注意是增量备份,只需备份更改过的文件,从而可以节省磁盘空间。

即便如此,你也需要一个比你电脑更大的硬盘来做备份。选择移动硬盘的经验法则是,移动硬盘大小是电脑存储的2-3倍。(一个不够,几个来凑~)

现在,有的软件可以自动完成所有的备份任务,无需手动备份。

如苹果的Mac有一个Time Machine,它会对你的外置硬盘进行日常备份。

这个「时间机器」很聪明,它只备份已更改过的文件,不会占用所有的磁盘空间。

再如,微软的Windows 11提供了Windows备份功能,可以将大部分的个人数据备份到微软的个人账户中,不过,它并不能做到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完全恢复系统。

而且,Windows也没有像Time Machine这样便利的工具,可以简化本地备份,它往往还要求助于第三方软件。

技术进步正在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直击痛点,让备份更加轻松。

云备份

即便已经有了移动硬盘备份,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得双重保险,即至少要有2种备份方案:1个本地备份,1个远程备份。

「我曾经把80页的小说丢到一个坏硬盘里,我没有远程备份。」《连线》杂志撰稿人Scott Gilbertson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

「如果那个硬盘还活着,我现在就可以在海滩上喝鸡尾酒。」他说。

Scott的故事告诉我们,仅有本地备份是不够,因为你可能面对「硬盘坏了」的难堪。

这个时候,就要开启远程备份,即当下流行的云备份。

离线备份就是将个人数据存在「别人的电脑上」。

做备份很无聊,做两面备份就更加麻烦了,但,丢失数据是没人想要的「痛苦」。

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两面备份实现了安全、成本和努力之间的最佳平衡。

离线备份远离个人数据的服务器,可以避免硬盘的物理破坏,比如,当你的电脑因为雷击突然丢失了所有数据,同时移动硬盘也打不开的时候,如果数据已经备份到云上,就可以把它找回来。

需要注意的是,云备份并不是云协作,云备份一般需要下载应用程序,然后注册使用,而云协作仅仅限于协作时的办公储存,并不适合专门的数据存储。

连接多个存储服务

「现在,我至少要在3个不同的地方,同一数据备份3次。」Scott吸取教训后,开启3种备份方案。

这似乎看起来是多余的,然而,Scott认为,「如果存在完美的备份,那么3个可能是多余的,但是没有完美的备份」。

移动硬盘怕有物理毁损风险,而云备份看起来是安全的,它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数据,不受空间和设备限制,它会面临什么风险呢?

假如云服务功能停止,云服务提供商因资金短缺无法继续运行,云备份也存在安全隐患。

这时候,你需要开启第3种备份方法,即在多个存储服务应用备份。

尽管这需要花费你一些额外努力,但从一个应用程序转到多个在线服务,还是比较容易的。

使用Duplicati这样的免费备份工具,可以连接到几乎所有基于云的备份服务,处理从外部硬盘驱动器到云服务的所有事情。

一些提示和建议

一个重要的警告是,你不能真正相信任何备份系统。

这听起来很傻,你最好是在真正需要恢复数据之前,自我练习一下恢复数据。

假设,个人电脑突然出现问题,你希望如何快速找到那些数据。

还有,备份需区分主次。

一般来说,备份的重要内容包括工作文件、学习资料、个人创作、生活照片和视频等,还有一些次要的东西,如下载的媒体资源和软件。

「我从来没有备份过下载的资料,然而,当我的电脑出现问题时,这正是我丢失的东西。」Scott讲述了他的备份习惯。

「幸运的是,这些下载资料只有一个文档是真正重要的,而且我还可以继续在网上下载到。」他补充到。

这,是做备份最重要的部分,即确保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的备份。

以上3种备份方案,你记住了吗?

参考资料: https://www.wired.com/story/how-to-back-up-your-digital-life/

搜索建议:
热闻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可以从0岁开始

据台联合报报道,孩子几岁才需要阅读?台“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柯华葳说,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可以读书给孩子听,每天花一点时间,就可养成孩子阅读习惯,也可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