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翅亚目—细蟌科(蟌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古翅下纲
蜻蜓总目
蜻蜓目
均翅亚目
细蟌总科
细蟌科(蟌科)
细蟌科(学名:Coenagrionidae)又名蟌科,是蜻蛉目均翅亚目下的一个科,总计超过1100个物种,是均翅亚目下最大的一科。
本科被称为窄翅豆娘或池塘豆娘。分布在全球各地,是最常见的豆娘,也包括最小的豆娘物种。
1.特征
一般腹部长22.0~25.0 mm,后翅长14.0~17.0 mm。雄虫胸部蓝绿色,具黑色条纹;腹部背面黑色,腹面黄色,腹基和腹末蓝色。雌虫相似于雄虫,只有胸部和腹基呈褐色。翅痣黑色。未成熟雌性胸部橙色。
它们翅膀窄,通常是无色的,脉络清晰。身体的颜色为绿色,蓝色,黄色,橙色或紫色。
2.小蟌属
小蟌属(学名:Agriocnemis)是细蟌科下的一个属。
(1)白腹小蟌
白腹小蟌(学名:Agriocnemislacteola),小型蜻蜓之一。
①形态特征
成虫腹长16-18mm,后翅长9-10mm,雄虫合胸前方黑色具有黄白色条纹,侧面黄白色,腹白色,第1腹节背面具1小黑斑。
②生态习性
成虫发生期4-9月,喜欢池沼等静水环境。
③分布
云南、海南、香港、广西、浙江。
(2)杯斑小蟌
杯斑小蟌(学名:Agriocnemisfemina)是细蟌科、小蟌属节肢动物。
①形态特征
体长20毫米,翅展22毫米。腹部长15-18毫米,雄虫胸部布满白粉,腹部黑褐色,末端橙红色。 雌虫胸部灰绿色,腹部背侧黑褐色,腹侧草绿色;部分个体近似雄虫,胸部具白粉、黑色斑。体形十分细小。老龄雄虫胸部会覆盖粉霜。
②生活习性
该物种在各种浅草丛生的栖息地中繁殖,从沼泽和湖泊边缘到充满水的车轮车辙。在城市内部受污染的排水沟和沟渠中,它可能在低地上更为常见,但在婆罗洲,它的记录高度为1000米以上。
在香港的分布十分广泛,但由于其体型十分细小,故此较难察觉其出没。每年大约由三月开始,便可于池塘或沼泽等地发现其踪影。杯斑小蟌以多种形态出没,除了雌虫有特别的红色形态外,年长的雄虫也会披上粉而带浅蓝白色的胸部。
③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中国(河南、湖南、湖北、福建、广东、贵州、四川、云南、海南、广西、香港、台湾)、关岛、印度(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安达曼群岛、曼尼普尔邦、尼科巴群岛)、印度尼西亚(巴布亚、小苏打岛、加里曼丹、巴厘岛、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岛、贾瓦、马鲁古)、日本(四国、九州、本州)、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沙捞越、沙巴、马来西亚半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缅、北马里亚纳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越南。
3.舞蟌属
舞蟌属(学名:Argia)是蜻蛉目细蟌科下的一个属,分布于新大陆。
(1)蓝胸舞蟌
蓝胸舞蟌(学名:Argiaapicalis)是蜻蛉目下的一种蜻蜓,分布于美国中部与东部。
①形态特征
雄性的胸节和腹节最后三节上部为鲜蓝色,腹节的其他节呈黑色。雌性的胸节可有两种不同颜色,故分为棕形与蓝形。
腹部长22.0~25.0 mm,后翅长14.0~17.0 mm。雄虫胸部蓝绿色,具黑色条纹;腹部背面黑色,腹面黄色,腹基和腹末蓝色。雌虫相似于雄虫,只有胸部和腹基呈褐色。翅痣黑色。未成熟雌性胸部橙色。
②繁殖
交配时一对成虫会先“串连”起来:雄虫以它腹节后的鳍足抓住雌虫的头部和胸节之间,形成串连(tandem)。然后雌虫把她的腹节弯曲至雄虫腹节的第二、三节去取精子;这对便形成一个“轮”(wheel)。
③生态习性
本种是常见种,成虫出现于3到10月,从低地到海拔2000公尺的静水域,如水田、池塘和沼泽等。幼虫生活于水底水生植物间,成虫生活在水畔植物附近。
④分布
中国(广东、台湾),日本,非洲,新几内亚。
(2)粉舞蟌
粉舞蟌(学名:Argia moesta)是蜻蛉目下的一种蜻蜓,分布于美国中部、东部与加拿大东南部。
①形态特征
雄性腹端为浅蓝色。未成熟的雄性呈棕褐色至深棕色,成熟后几乎完全变白。雌性的胸节可有两种不同颜色,故分为棕形与蓝形。
②繁殖
交配时一对成虫会先“串连”起来:雄虫以它腹节后的鳍足抓住雌虫的头部和胸节之间,形成串连(tandem)。然后雌虫把她的腹节弯曲至雄虫腹节的第二、三节去取精子;这对便形成一个“轮”(wheel)。交配时两性都可能变色。
受精后,这对串连会在水面上一起飞行,寻找一些较浅的水生植物去产卵。 雌虫会用她的产卵器将她的卵插入植物组织,雄虫则保持串连以便看守。
4.黄蟌属
黄蟌属(学名:Ceriagrion)是细蟌科的一属豆娘。
(1)长尾黄蟌
长尾黄蟌(学名:Ceriagrionfallax)系蜻蜓目、细蟌科、黄蟌属蜻蜓。
①特征
雄性腹长34mm,后翅长22mm。头部下唇淡黄色,上唇鲜明的黄色,上颚基部、前唇基、后唇基及额柠檬黄色,触角基部3节淡黄色,第3节端部及余节黑褐色,头顶暗橄榄绿色,侧面黄色。具黑色线纹。翅透明,翅痣黄色。腹部第1~6节鲜明的淡黄色,第7~10节背面黑色,腹面黄色,上肛附器黑色,上肛附器稍短于第10腹节,内肛附器基部黄色,长约等于第10腹节。
②生态习性
成虫发生期4-10月,栖息于植物水草丰茂的水塘、池沼、水库等静水环境。
③分布
中国(云南、贵州、海南、浙江、广西、广东、四川、西藏),锡金、孟加拉、印度。
(2)日本黄蟌
日本黄蟌(学名:Ceriagrionnipponicum)系蜻蜓目、细蟌科、尾黄蟌属蜻蜓,别名赤黄蟌。
①特征
成虫腹长28-30mm,后翅长19-21mm,末龄稚虫(若虫)大约为4cm~5cm,雄虫除复眼绿色外整个身体为橙红色,雌虫体暗绿色,复眼后方黄褐,腹部淡褐色,腹节间隔的黑环纹明显。
②习性
成虫发生期5月下旬~9月中旬,栖息于水塘、池沼等静水水域环境。
③产地
江苏、福建、浙江、四川、贵州、日本。
5.蟌属
蟌属(学名:Coenagrion)是细蟌科的一属豆娘。
天蓝细蟌(学名:Coenagrionpuella),又名青细蟌或绿细蟌,是住在欧洲的豆娘。它们身体的颜色非常显目,雄性为蓝色,雌性则为绿色。
6.绿蟌属
绿蟌属(学名:Enallagma)是细蟌科的一属豆娘。
心斑绿蟌(学名:Enallagmacyathigerum)是豆娘的一种,分布于欧洲。此物种体长32-35毫米,在除冰岛外的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
(1)特征
心斑绿蟌易与天蓝细蟌(Coenagrionpuella)混淆,但心斑绿蟌的背部和胸部蓝色多于黑色,另一种正好相反。另外一点明显的不同是在胸部侧面,心斑绿蟌只有一条黑色条纹,而其他所有的蓝色豆娘都有两条。
在交尾期间,雄性扣住雌性的颈部,而雌性弯曲身体,与雄性的繁殖器官接合。豆娘伴侣一起飞过水面,并把卵产在水面下合适的植物上。
卵孵化后的幼虫称为若虫,它们继续在水下生活一段时间,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若虫最后会沿一条合适的茎爬出水面,然后脱皮蜕变成心斑绿蟌。
(2)习性
这种小型亮丽的豆娘在英国很常见,它们生活在多种栖息地,包括小池塘、河流等,在湖泊和水库周围最为常见。
心斑绿蟌需要仔细辨认才能与天蓝细蟌(Coenagrionpuella)区分开。它们能在芦苇丛中低空飞行,并且能轻松的在水面上飞出芦苇丛,而青细蟌没有如此的飞行技巧。它们的体色比青细蟌亮丽。它们很容易接近,但如果是要把它们和天蓝细蟌分辨开的话,则需要知道它们的典型区别。
7.异痣蟌属
异痣蟌属(学名:Ischnura)是细蟌科的一属豆娘。
(1)青纹细蟌
青纹细蟌(学名:Ischnurasenegalensis),又名褐斑异痣蟌或蓝胸细蟌,是原住在非洲的豆娘,也广泛分布在中东,亚洲东部及南部。后来被引入了部分欧洲地区,包括英国及芬兰。
(2)长叶异痣蟌
长叶异痣蟌(学名:Ischnuraelegans),分布于华北、东北部分地区。栖息于挺水植物生长茂盛的池塘、湖泊、水渠附近。成虫发生期6~9月。雌性单独把卵产在近水面的植物组织内。雌虫体色与雄虫相差较大,全身以淡绿色为主,腹端没有斑点。刚羽化的个体全身橙红色,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渐渐由橙红色变为淡绿色。
①形态特征
成虫腹长22~25mm,后翅长18~22mm。体小至中型。雄虫下唇白色,额黑色。复眼上部分为黑色,下部分为天蓝色。头顶黑色,单眼后色斑青蓝色,圆形。前胸黑色,合胸背面前方黑色,并具1 对蓝色条纹。合胸侧面天蓝色,无明显斑纹。翅透明,前翅翅痣由黑色和蓝色共同构成,后翅翅痣灰白色。足由黑色和淡蓝色构成。腹部第2腹节具强烈的金属光泽,第3~7腹节背面为古铜色,第7和第9腹节下方为蓝色,第8腹节整体为蓝色。
雌虫体色与雄虫相差较大,全身以淡绿色为主,腹端没有斑点。刚羽化的个体全身橙红色,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渐渐由橙红色变为淡绿色。
②生态习性
常集群于岸边飞行,并时常在植被上停歇。雌虫常常集群产卵,雄虫具护卵及保护雌虫的行为。
③分布:
分布于中国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
8.尾蟌属
尾蟌属(学名:Paracercion)是细蟌科的一属豆娘。
隼尾蟌(学名:Paracercion)是细蟌科尾蟌属动物。
(1)形态特征
体小较型,成虫腹长22~24mm。复眼为天蓝色,顶部具蓝荧亮斑。合胸顶部为黑色,密布细毛;合胸侧面为天蓝色或蓝色,具3条黑色斑纹,第1条粗长且镂空,第2条约为合胸长度的一半,且下端终点处形成黑色终结斑点,第3条约为合胸长度的三分之一,下端无终结斑点。腹部第1、8、9节为蓝色,其余各节下部为蓝色、顶部具黑斑。翅透明,翅痣为灰蓝色。足部上黑下蓝。
(2)栖息环境
生于池塘、湖泊、湿地等静水水域。
(3)生活习性:
喜欢停留在植被上休息。
(4)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北京、辽宁、河北、天津、内蒙古、河南、山东等省。
9.斑蟌属
斑蟌属(学名:Pseudagrion)是细蟌科的一属豆娘。
丹顶斑蟌(学名:Pseudagrionrubriceps)系蜻蜓目细蟌科昆虫,色彩斑斓,有鲜橙色的面部,鲜橄榄色绿色的胸部及黑色的腹部,末端的腹节呈青蓝色,常出没于池塘及流动缓慢的溪边等静水环境中。
(1)特征
丹顶斑蟌成虫腹长约29mm,后翅18mm。雄虫头面部及复眼前方橙色,合胸背前方蓝绿色具黑纹,侧面以蓝色为主,腹背面黑色,末节蓝色。
(2)分布
福建、广西、贵州、广东、海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