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住培十年系列第二期讲座,该院院长姜勇以《追求卓越——我的成长之路》为题,向该院1428名住培医师、2000余名研究生指点迷津,勉励住培医师要尽早培养科研思维。
姜勇从自己中学、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求学经历入手,向与会人员讲述了选择合适自己的教育模式和及早确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他抓紧时间,勤学苦读,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第一军医大学。
大学毕业后,姜勇又确定了进一步深造的目标——考研。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他成功考取全国模范教师、著名生理病理学家赵克森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在导师赵克森的指导下,姜勇又跨学科学习计算机图像相关知识,走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之路,后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到美国留学,这对打开国际化视野,开启科研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他长期致力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研究,为炎症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鉴定、克隆及其功能研究等,取得一系列卓越成就。
姜勇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诫参会的住培医师、研究生和博士生,在人生的关键路口,既要选择好自己的老师,找到一位好的领路人,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又要学会顺势而为,觉察、发现、了解科学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顺应趋势,找到关键点,方能做出成绩。同时,要有对事业孜孜不倦的投入,为努力奋斗、追求卓越提供持续的内在动力。做科学研究或在为临床服务患者时,住培医师、研究生或博士生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挫折,此时,一定要有一个坚强的内心,不畏困难、战胜挫折,努力奋斗,方能有所成就。回望医学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大部分是持之以恒做事情的人,即使天赋高的人也不例外。
讲课结束时,姜勇对住培医师、研究生、博士生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比如,如何把科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何平衡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的关系等。姜勇建议,作为年轻医生,要提前对自己的学术生涯进行规划,确定自己是要成为临床型人才或是研究型人才,哪种情况对自己最合适,适合科学研究的要尽早做研究,尤其是在研究型医院。
姜勇提醒住培医师,一要牢牢把握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会,练就过硬临床本领,为成就一番事业打下牢固基础;二要追求卓越,不断进取,培养临床科研思维,走向更高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