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张仲景那么厉害,为何《三国志》没给他写传记?真实原因是怎样的

时间:2022-04-20 20:28:07 热议 我要投稿

在中医界,张仲景传下的《伤寒杂病论》影响了中医一千多年,被海内外医学家广为研究,可谓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一直被解读,从未被冰释”,按照学术水平的高度,应该至今无人能及,但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为什么《三国志》《后汉书》等著名的史书只给华佗作传,却没有给他作传?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竟然怀疑张仲景在历史上存在的真实性。

当然,有人怀疑张仲景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张仲景在历史上肯定是存在的。西晋太医王叔和在《脉经》中记载,“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稍晚一点的有西晋医学家、文学家皇甫谧在《甲乙经》中也记载,“汉有华佗、张仲景。其它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而这两位人物,是西晋时期的名人,他们的记载,应该是最真实的,所以,张仲景肯定真实存在。

而且在《甲乙经》中还记载了张仲景为王粲诊治的故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所言。”

那么,对于仲景的真实性表示疑惑的,其实是唐代甘伯宗在《名医录》中的一段记载:“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一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然而,考证史书,东汉末年的历任长沙太守中并没有一个叫张仲景或者张机的,倒是有两位姓张的太守,一个是张羡,一个是张怿。所以,张仲景的“长沙太守”身份是存疑的。要相信史学家的眼睛,不会把一位地方父母官的名字写错的。又加上《三国志》和《后汉书》并没有给张仲景写传记,于是就有人对张仲景其人的真实性也产生了疑问。

就这样,张仲景的真实身份就成了一个谜,而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也是一个谜。为何张仲景写了这本书,却在当时没有广泛流传,而是战乱散失。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一本医学书为何会被战乱散失?除非里面暗藏着巨大的秘密,比如类似于汉献帝的“血诏”,这肯定是存疑的。按照这个逻辑,《伤寒杂病论》就不应该被散失。除非有一种可能,就是张仲景在那个时候不是很出名,所写的医书在当时也不被重视,且张仲景当时也没有比较有名的徒弟,以至于战乱散失。当然,也有些学者认为,王叔和有可能是张仲景晚年的门徒,只是张仲景过世时,王叔和才14~18岁,还没有太大的名望,所以当时也没有能力流传仲景学术,但等到王叔和成为太亦令的时候,他有足够的能力去传承仲景学术了。

于是在王叔和的整理下,终于让《伤寒论》得见天日,但这仅仅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仍旧下落不明。又过了几百年,宋仁宗时期,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被虫蛀了的作品,书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王洙发现这本书中的部分内容与《伤寒论》很相似,于是与《伤寒论》对照,才知道这本书很可能是张仲景原著,于是将不同的部分更名为《金匮要略》,至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才流传后世。

那么,张仲景的医圣名号是如何来的?首先,张仲景被尊为医圣,肯定不是东汉时期,也不是西晋时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被尊为医圣,《三国志》和《后汉书》不给张仲景立传,那就太不符合逻辑了。虽然,《脉经》《甲乙经》都推崇张仲景,但并没有把他推到一个“圣人”的高度。直到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炼丹家陶弘景却提出了“惟张仲景一部,最为群方之祖”,但也没提到医圣的名号。

大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说“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也没提到医圣。但是到了金元四大家时期,刘完素提到“仲景者,亚圣也”,“亚圣”虽不是“圣人”,但终于与“圣人”有点关系了。直到明代伤寒学家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直接说“仲景曰圣”,自此之后,张仲景为医圣就众口所归了。

综上所述,张仲景其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却至于当没当过长沙太守是存疑的,但却写成了不朽的著作——《伤寒杂病论》。直到他死后多年,人们读到这本书时,终于发现这本书价值连城。之后就一直被实践、被推崇。这就好比有些人生前不出名,死后却名声大噪、家喻户晓。但不管怎么说,张仲景流传下来的著作,其价值的确千金不换,真正是“道经千年更光辉”,是每个中医人士都应该学习的经典。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