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好莱坞经典,一定少不了《阿甘正传》。
上映28年,豆瓣9.5分雷打不动。
在豆瓣排行榜中,常年稳居第三名。
曾击败《肖申克的救赎》,拿下奥斯卡6项大奖。
《阿甘正传》影响了全球上亿观众,仅在豆瓣就有200多万人参与打分、评论。
其中,大部分观众都被阿甘精神鼓舞过。
在人生遭遇艰难时刻,只要想起那句,“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就能获得心灵慰藉,继续砥砺前行。
鉴于影片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不少国家都想买版权翻拍。
最近,印度就翻拍了一部《阿辛正传》。
阿米尔·汗挑战汤姆·汉克斯,诠释印度版阿甘。
影片本来被寄予厚望,不料却在当地差评满天飞。
这是咋回事?
今天,就来说说它。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影片男主角的名字,从阿甘改为阿辛。
虽然名字做了改动,但人设无变化,几乎一模一样。
影片开头,就是阿辛坐在火车上,拿出一盒炸脆球,说出那句经典台词。
紧接着,镜头一转,回到了他的童年岁月。
阿辛也是个智商平平、腿脚有点问题的单亲小孩。
因为身体原因,学校没有同龄人想跟他玩,唯独女邻居鲁帕愿意与他接触。
在一次同学的恶作剧中,阿辛拼了命地奔跑,结果竟然奇迹般挣脱了矫正架。
自此之后,他踏上了人生新阶段。
参军立功,被总理接见。
办内衣厂创业,大获成功。
名利双收后,他没有进一步扩大生意。
而是用跑步,来使自己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多年后,阿辛与鲁帕重逢。
二人在度过一段温馨时光后,鲁帕生病去世,影片至此完结。
从剧情脉络来看,影片几乎复刻了《阿甘正传》。
那为啥上映后,却收获漫天差评?
原因跟宗教有关。
熟悉阿米尔·汗的观众可能知道,他一直试图用电影来讽刺印度极端宗教主义,《阿辛正传》依然如此。
具体来说,影片中有个叫穆罕默德的角色。
他原本是巴基斯坦敌军,后来被阿辛的善良品质所感动化敌为友,与阿辛一起创业。
这个情节,直白讽刺了印度极端宗教对仇恨与善恶对立的态度。
在此基础上,影片还加入拆毁巴布里清真寺、孟买连环爆炸案等历史事件,进一步呈现了印度宗教之间的矛盾问题。
最后,把极端宗教主义看做是疟疾和战乱的罪魁祸首。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非常推崇宗教信仰的国度。
阿米尔·汗这么讲印度宗教,结果可想而知。
许多极端宗教主义分子,自发抵制影片上映,甚至把他骂上了推特热搜。
影片上映后,在IMDB评分只有5.6,差评满天飞。
但阿米尔·汗并没有因此畏惧,依然坚持用电影反抗暴力与仇恨,传递现代文明。
就像影片中阿辛仰望天空的样子,虽然路途遥远,依然步履不停,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刨除宗教因素。
单从电影本身而言,《阿辛正传》只能算是一次及格改编。
首先,在剧情和拍摄手法方面,几乎复刻美版,缺少自己的影响风格。
其次,影片在主题上做了微调整,弱化了阿甘身上的宏大命题。
比如,美版阿甘身上有着典型的美国梦价值观,只要努力向前走,现实结构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而印度阿辛更像是小人物,只着眼于眼前问题。
这些改编,注定它不会成为一部平民史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