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被讨厌的幸福》这本书,但一直都没有看,只听书名也不知道是讲什么的,也很奇怪为什么叫“被讨厌的勇气”。前一段时间终于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了这本书,一开始从推荐序言部分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带着娃空闲时间有限,但一有时间我就读一点,一天差不多能读五分之一,第一遍读完之后不过瘾我马上开始了读第二遍。在微信读书上我边读边记,写了300个笔记。
有一位网友这么评价这本书:一本读完之后浑身颤抖的书,犹如一把钢刀,就那么直接地刮着灵魂上的毒。我深有同感。这是一本心理学自助的书,当下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开心,其实是我们的心灵被束缚了,这本书指导我们摆脱来自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对心灵的束缚,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简单,更幸福。这本书豆瓣评分8.6,当当12万多条评论,京东6万多条评论,被多个平台解读。
虽然这本书是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但是不用担心,即使你没有一点心理学知识,也不知道谁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书中没有深奥的名词,没有大段的理论,而是采用一位自卑苦恼,不喜欢自己的“青年”和一位“智者”以对话和辩论的形式展开。很多时候你会感觉你就是那个“青年”,他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他的疑问就是你的疑问,你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日本人,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岸见一郎是一名哲学家,他从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他出版有很多“勇气”系列的书,如《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不完美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接受幸福的勇气》等等。
古贺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一次偶然,他在书店读到了岸见一郎关于阿德勒的书,感觉醍醐灌顶,于是找到岸见一郎,和他一起合写了这本书,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
青年从小就很自卑,他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不满意,他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不能衷心地去祝福别人,未此他讨厌自己。他觉得成年人的世界非常复杂,有各种压力要承担,各种社会关系要处理,人活着很累很不开心。但智者却告诉青年,世界极其简单,问题不在于世界怎样,而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他说人可以改变,人人也都能获得幸福。
青年不服,于是智者邀请青年进到自己的书房,在一开始,智者向青年简单介绍了阿德勒,接着他们边喝咖啡边展开了第一夜的辩论:人可不可以改变?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你过去经历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过去的经历,赋予其什么样的意义。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青年人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来反驳智者所说的“人可以改变”。
青年有一位朋友,已经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很多年了都不出门,虽然他很想改变自己,想像正常人一样出去生活和工作,但是他很害怕离开房间,一出门就会手脚发抖,身体不舒服。青年说即使他的朋友想改变也改变不了。
青年认为他的朋友可能之前遭受过心理创伤,比如可能因为家庭原因或者在学校受过欺负之类的。也就是说,青年人认为他的朋友当下出不了门的状态是由过去的经历造成的,就像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孩子的问题就会说是原生家庭的原因。
但智者的回答却让青年人大跌眼镜,他说这位朋友之所以出不了门是因为他自己就不想出门。这里智者便引出了“原因论”和“目的论”。
原因论,或者决定论,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之类的理论,是佛罗伊德的学说。原因论认为,一个人的现在(结果)甚至未来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情(原因)决定的,且无法改变。
但面对比如父母离异,家暴,贫穷等相同处境的人,却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原因论”并不成立。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不可否认,小时候一个人所遭受的一切,比如受虐待,校园霸凌等的确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但经历本身并不能决定什么。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才能决定我们现在的生活。这门学科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时曾说过: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时青年再三替他的朋友反驳,“目的?难道是我朋友自己乐意待在屋里不出门的吗?他有什么目的?我确信他是真的被迫那样做的!”。
智者问,如果这个朋友选择不出门对他会有什么“好处”呢?如果长时间不出门,他的父母和周围的人必定会更加关心他,担心他,小心翼翼地照顾他,想方设法帮助他。但是如果当个正常人的话,他也只是个非常平凡普通的人,并不一定有机会能得到那样的关注。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是真的根本就不想出门。
总之,青年的朋友不能出门是因为他先有了“不出门”的目的,然后制造出了一出门就会有的不安情绪和其他症状,这些情绪和症状并非假装,而是他的身体为了配合他的“目的”所做出的反应。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
阿德勒否定“原因论”是因为,如果我们一味把现在的结果都推给过去,那对现在的你又有什么好处呢?你再怎么找过去的“原因”,也不能改变当下的你,因为过去必定不能改变了。推崇“原因论”就是认可“人不能改变”。而“目的论”却不一样,即使过去不能改变,但我们的“目的”可以改变,也就是我们的想法可以改变,人的想法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
在我们抱怨“过去”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时,不妨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抱怨“过去”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愤怒等情绪也是有目的的
青年人没有被智者说服,于是继续举例。一次他去咖啡店喝咖啡,服务员不小心打翻了咖啡弄到了他的衣服上,当时他对服务员大发雷霆。但平时他不是容易发怒的人,他认为他的愤怒只是当时的情景下生出来的一种无法预测的情绪。他质问智者“难道当时的愤怒也是我制造出来的吗?”
智者说“是的”。一个妈妈因为孩子做的某件事对她大声呵斥批评,但当电话铃声响起,她又和颜悦色地和对方说话,挂完电话后她继续厉声吵孩子。这个妈妈对孩子愤怒的情绪和青年对服务员愤怒的情绪都是先有一个目的存在的。也就是说,他们都先有一个目的,然后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去制造出愤怒的情绪。
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可能是为了引起对方的重视,展示自己的权威,或者是为了更快地解决问题。
其实,不只是“愤怒”,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来表现出某种情绪。比如情侣之间,尤其女生为了让男生更关心自己,重视自己,就会表现出生气和不开心。孩子更是如此,为了让父母或周围的人关注自己,所以表现出不懂事,不听话,闹人等行为。
不论孩子还是成年人,每种情绪背后都有某种未被满足或急于被满足的需求,情绪是自己为了获得某方面的满足而使出的一种手段。所以,下次当你出现某种情绪时,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目的是什么?
你的“不幸”和“不改变”是当下的你,自己下定决心选择的
你想变成别人吗?
青年有一个朋友,非常开朗健谈,和陌生人也能很快聊到一起,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朋友。而青年自己不善与人交谈,在和人说话时会觉得别扭。青年欣赏这个朋友,希望能成为朋友那样的人。
青年认为,性格是一个人的根基,是由过去的经历塑造的,无法改变,即使读再多的书,积累再多的知识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已经倾斜的根基。
智者问青年为什么要成为朋友那样的人,青年回答,那样的话自己就会幸福。也就是说,青年现在觉得自己并不幸福,他不喜欢自己,他认为如果能成为朋友那样性格的人就自己会幸福。
智者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 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被赋予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赋予的东西。青年之所以不喜欢自己,羡慕别人,就是因为他还是只看到了自己被赋予了什么东西,而不是想如何去利用这些被赋予的东西,或者说是他只看到了自己没有被赋予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然而,一味地羡慕别人,嫉妒别人,和别人比较,不接纳自己,并不能让自己有任何进步和发展,只会让自己深陷“过去”,而过去已经不能改变。
不是不能改变,是你自己选择的不改变
智者对青年说,其实青年的“不幸”和“不改变”都是自己选择的,因为选择保持现状对他自己其实是有“好处”的。
青年希望成为朋友那样的人,认为那样自己就幸福了。这样他的“不幸”和“不改变”就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而是可以归罪于自己没有朋友那样的性格,其实也就是没有朋友所经历的过去,过去已无法改变,那他的不改变也就理所应当。同时这样也避免了去面对自己努力了却失败了的结果。
智者说,一个人在10岁左右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识地选择了自己的性格或者说是生活方式,但现在的我们(甚至很早之前)已经了解了自己当下的生活方式,那之后的选择就是我们有意识地而为之,是我们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也许我们渴望成为健谈的人,也许我们希望能够养成每天读书、健身的好习惯,也许我们想要积攒更多的钱,也许我们一直想要换工作,但却一直在原地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为什么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却还会选择维继续持原状呢?
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下定的决心不去改变。虽然我们嘴上说要改变,但真的改变是需要脱离现在的舒适区去做自己以前不做或不经常做的事情,去做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比如需要早起,需要动脑子思考,需要抵制食物和娱乐节目的诱惑。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改变的结果,不确定结果的好坏,不确定自己改变了是什么样子。
而眼下的状态虽然让自己不满意,也经常抱怨,但是自己却很确定,感觉一尽在掌握之中,不会让人产生不安。与要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感相比,即使是好的改变,我们还是宁愿继续保持当下的难受和不满状态,继续当“现在的我”。总而言之,我们往往缺乏改变的勇气。
唯有行动才会让你有所发展,有所改变
在第一夜谈话的最后,智者又举了一个他朋友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人是如何为自己不做出改变找借口的。他的一个年轻朋友想成为小说家,却一直说忙没有时间写。其实,他是怕自己写了也写得不好受打击,一直不写的话就可以想着“如果我写了就能怎样怎样”,可以一直幻想下去,保留一个当小说家的梦。这样下去,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写。
那要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答案就是“去行动”。只要行动了就会有所发展,即使他写了发现自己的确当不了小说家,也可以及时调整梦想,调整努力的方向,这也是一种好的发展。
我发现自己也像智者的朋友一样,很多事情一直给自己找借口不去做,就比如这篇文章,想写快有一个星期了,但我一直以带孩子没时间为由拖到今天才写。早上的时候觉得晚上没睡好,要补补觉,晚上孩子睡了又不想动了,白天有点空闲时间有时候还刷刷抖音。其实我内心里就不想写,虽然我觉得我应该写,但写这样的文章比读书本身和记录生活的文章要费脑,费时的多。不写吧,心里一直惦记着也不痛快。
痛苦是怎么来的,焦虑是怎么来的?不就是我们一边想要得到某些东西或做某事,一边却找借口不行动,或不敢行动造成的?现实和想法产生了冲突,于是便产生了不开心,痛苦,难受和焦虑。
我们的不幸从何而来?来自于自己当下的选择,来自于缺乏改变的勇气。
结语
人可以改变,我们要确信这一点。不论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曾经遭遇过什么,做过什么事情,这些都属于过去,过去不能改变,但我们对过去的想法可以改变。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借口,我们就会更快乐。
希望我们都能获得改变自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