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财政虚假平衡是指假平衡或假结余,真赤字,通常表现为财政收支帐面上是平衡的,实际上并不平衡。
(1)由虚假财政收入形成。当用没有物资保证的虚假收入安排支出时,必然会导致假平衡真赤字;
(2)由决算不真实形成。在收入中,对于因各种原因而多收的部分没有及时办理退库,或对于应该从收入中冲减的亏损没有及时冲减等,在支出中,对于应该开支的支出没有列入决算,或者应在本年度开支的项目转到下年度开支等,都会造成财政收支的虚假性平衡。
财政虚假平衡比财政出现赤字危害更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确保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决算的编制必须准确、真实,防止出现虚假平衡。
1.支出转暂付。就是将年度内超预算拨款的部分转为暂付款核算。实际上,财政的支出是按照财政拨款数列支,将实际已支出的财政拨款转为暂付款,事实上就是将未经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调整部分,即年度财政赤字部分转为暂付款。
2.空转收入。就是财政年度内,不能实现预定的预算收入任务时,财政通过安排支出的途径将安排支出的资金再以税款等方式缴人金库计人当年财政收入。如某县2003年度通过“列收列支”的形式将当年未完成的预算收入750万元,以“挖革改”科目列支企业,企业再以上缴“所得税”税款的形式缴人金库列作当年财政收入,“增加” 了当年收入,求得了收支平衡。
3.预征税费。就是年度预算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时.财税部门采取寅吃卯粮的手段,将在以后年度内才能征收的税费提前在本年度征收,列入当年财政收入内。如某县2003年度比照当年度该县范围内几家经济效益较好企业上缴“所得税”的税款,预征2004年度所得税510万元.“增加”了当年收入,求得了收支平衡。
4.违规调入资金。就是在无法平衡时,从预算外资金账户中调入一般预算收入。如某市2004年从预算外中按决算缺口调入650万元到一般预算收入平衡预算,求得了收支平衡。
5.挤占专项资金。就是将本应是专款专用的一些资金,用作一般预算支出安排使用。如某县2004年将上级无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10万元不作对口安排使用,而用于弥补农口部门的预算经费安排不足,求得了收支平衡。
1.导致上级政府决策失误。一般说来,同级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是了解当地当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对其财力状况也是心中有数的,出于对自身政绩等因素的考虑,对财政部门编制的政府“虚假平衡”的年度财政决算是认同的,甚至是授意的。但上级财政和政府往往是以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资料所提供的当地财力状况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主要依据,虚假的材料必定导致作出错误的决策。
2.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失衡。财政决算资料是反映当地社会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主要参考指标。有水分的预算收入指标和虚假的预算支出指标所编制的财政决算,掩盖了巨大的财政收支矛盾,使本可以逐步释放的财政收支矛盾逐渐堆集形成财政风险,最终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3.导致预算约束流于形式。由于财政部门或政府根据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财政支出规模不仅突破了年初人代会批准的年度预算,也大大地超出了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调整预算,使预算约束的法律性流于形式,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对预算及预算调整的批准成为了预算管理程序上的需要,未能真正起到约束预算执行作用。
4.导致各部门弄虚作假泛滥。通过财政部门列收列支的收入空转和税务部门的预征税费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使一些单位和部门认为“大财政”决算的虚假性是客观存在的,自身的“小财政”何尝又不能虚一把,因此各部门隐瞒收入滥发钱物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
5.导致税源枯竭发展缺乏后劲。预征税费等增收方式无疑是杀鸡取卵,采取此法对于正需流动资金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的企业来讲必是斧底抽薪。在政府未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支持的经济环境的情况下,企业缺乏活力,缺乏效益,必将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1.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彻底制止“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的腐败行为。政府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经济和引导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全力遏制各级官员在数据上做文章,争政绩。
2.不断完善财政收支考核制度,改革年度预算任务下达及考核方式。不得人为安排预算收支的增长或降低幅度,依法聚财、管财、用财,避免财税部门为完成任务不择手段。
3.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年度预算、调整预算以及决算审核工作力度。应加强对政府预算执行的经常性检查,避免政府及财税部门根据政府需要随意调整预算,或根据上级口径人为编造决算情况的发生。
4.强化《预算法》的贯彻执行。政府要依法行政,财政要依法理财,税务要依法征税,大家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净化经济和投资环境率先垂范。
5.加大财政审计力度,政府要增强对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领导力度,支持和鼓励审计监督工作,善于接受处理审计查出的问题,勇于纠正政府及其部门工作中错误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