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风险溢价(Negative Risk Premium)
目录 |
负风险溢价是指国际投资者宁愿接受负收益也愿持有美元风险资产。负风险溢价是与债权人经济体内私人部门所持有的美元债券和汇率波动趋势及预期升值幅度呈正相关。
在异质信念假设下的证券市场均衡并不排斥负风险溢价现象Miller(1977)认为.在卖空约束的市场主要反映了乐观投资者的态度.有可能产生市场泡沫.进而形成负的风险溢价。Cecchetti,Lam&Mark(1987)假设投资者不会去学习新的信息并更新信念的资产定价模型,认为在经济收缩时,市场会呈现负风险溢价。Lamont(1998)则认为较少的分红可能会导致负的风险溢价。Veronesi(2000)基于动态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投资者可能不能观察到真实的股票预期红利率,认为有关红利的负面信息冲击可能会导致对股票的过度需求。从而可能产生负的风险溢价。如果市场的投资者由于各种约束不能够根据已经实现的市场数据和信息去学习,从而调整和更新信念结构,那么负风险溢价现象将得以维持此时。如果市场上的一部分理性投资者能预见到市场的这种负风险溢价的现象.他们会在其投资组合中选择卖空具有负风险溢价的股票组合选择理论告诉我们,作为价格接受者的投资者会卖空那些他们认为具有负风险溢价的股票来改进其投资组合的业绩然而,在卖空约束的证券市场上,人们投资股票的资产占其总资产的最低权重为O。因此,卖空约束下最优投资组合所能提供的目标效用至少不大于无约束f完全市场)下的目标效用。也就足说,卖空约束损害了投资者的效用。
“负风险溢价”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是十分明显的:
其一,私人部门就业没有得到风险补偿,导致有效的、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不足,而公共部门吸引了过多资源。在供求力量失衡之下,公共部门只有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的准入标准,通过设置远远超过实际工作需要的门槛进行筛选,市场才能出清。有些博士生为了进入政府部门,宁愿从事最基础的接待工作,纳税人为此支付了不应有的成本,而这些人才自身也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其二,在公共服务规模由政府自己确定,而不是由纳税人决定的情况下,公共服务常常是过度供给的,公共部门规模庞大,结构上叠床架屋,不仅浪费了纳税人大量钱财,而且干扰市场机制的发挥。在上述两点中,如果说第一点是纳税人支付了过高的服务单价,那么第二点则意味着纳税人支付了过高的服务总价。此外,“负风险溢价”造成的扭曲还向全社会扩散,还导致全社会创新精神严重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