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设备润滑管理是指对企业设备的润滑工作,进行全面合理的组织和监督,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设备的合理润滑和节约用油,使设备正常安全的运行。
润滑管理贯穿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领导的关注,建立健全企业的组织和制度予以保证。其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物质管理是指润滑剂的采购、运输、库存、发放和废油处置等方面的工作;技术管理是指润滑剂的选用、维护、分析检测、润滑故障的分析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实施润滑管理需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建立和健全润滑管理的组织
建立和健全润滑管理的组织是实现润滑管理的目的和落实润滑管理全过程的基础。从企业多年的实践来看,在各级设备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设备润滑管理人员,建立各级润滑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专业润滑技术队伍作为技术骨干来具体实施润滑管理的全过程,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由千百个设备操作者进行的分散、落后的管理。
(二)制定并贯彻各项润滑管理工作制度
润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非常复杂而细致的,涉及各个方面,必须制定各种管理制度来规范和保证润滑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由于各企业所拥有的设备不同,设备的润滑装置和所用润滑剂品种不同等,使得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使用、检测等方面的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制定润滑管理制度时,必须与各单位的设备实际相结合,这样制定的润滑管理制度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三)明确润滑管理相关人员职责,特别是润滑管理技术人员和润滑工的职责
1.润滑管理技术人员职责
(1)拟定各项润滑管理制度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定期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提出改进管理方案并负责实旋,逐步提高润滑管理水平。
(2)制定设备用油消耗定额和年度、季度用油计划,提交供应部门及时供油,并统计其实施情况。指导检查润滑工、维修工、操作工按照润滑规范进行加油或清洗换油工作。
(3)编制润滑图表和卡片,并指导润滑站(点)及下属单位的润滑工作,定期召开润滑会议。组织润滑工、维修工、操作工的业务学习并相互交流,不断改进工作。
2.润滑工职责
(1)熟悉设备润滑系统和润滑装置。按润滑规程和“五定”要求正确加油润滑,并及时排除润滑故障,若不能解决应及时通知维修工解决。
(2)对设备漏油要做到:查(查清漏油点、漏油量)、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治理漏油部位)、管(管好设备、合理润滑、经常保持清洁)。
(3)指导操作工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承担定期保养工作。
(四)加强润滑站建设和管理,实施润滑“五定”
润滑站是设备润滑管理的重要组织和核心,在长期的设备润滑管理实践中,人们总结出润滑“五定”这一有效的管理方法。所谓润滑“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其含义如下:
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点,保持其清洁与完整无损,实施定点给油;
定质——按照润滑规程规定用油,润滑材料及代用油品需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
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和定量换油,做好废油回收,治理设备漏油,防止浪费,节约能源;
定期——按照润滑规程规定的时间加油、补油和清洗换油;对重要设备、储油量大的设备按规定时间取样化验,根据油质状况采取对策(清洗换油、循环过滤等);
定人——按照润滑规程,明确操作工、维修工、润滑工在维护保养中的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五)强化润滑状态的技术检查,做好废油的回收利用
润滑状态的技术检查,是实施润滑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对设备润滑状态的技术检查,一是可以真正做到按质换油,减少设备润滑故障的发生;二是能够及时发现润滑隐患,排除故障,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六)建立健全设备润滑资料档案,做好信息处理工作
设备润滑资料档案是实施设备润滑管理的基础,是确定润滑方式和选择润滑油脂的基本依据。设备润滑资料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参数、润滑部位、润滑要求、润滑油脂等设备润滑的基础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相关资料中获得。将以上信息按设备型号、种类整理成档。
同时,根据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还应建立润滑油脂采购进货台账、润滑油脂质量检验台账和设备换油台账等。此外,在设备运转记录中,应有反映润滑油脂加油、补油和换油的记录。
为了反映设备润滑管理的效果,应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以便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指导润滑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1.设备润滑的“五定”和油品的“三级”过滤
设备润滑“五定”是:
(1)定点根据设备技术规范或图纸指定的润滑部位进行注油、补油和换油。
(2)定质按设备说明书或润滑图表中规定的油品对设备进行润滑,并保证油品质量。
(3)定量按规定的数量对各润滑部位注油。
(4)定人每台设备的润滑都要有专人负责。
(5)定时定时间加油,定期补油,定期换油。
设备换油期的长短不应简单地规定,应参考设备出厂说明书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
油品“三级”过滤:
润滑油品从进库到加注到润滑部位上,一般要经过几次容器的倒换、存储和搬运。为保证油品的清洁,要求从大桶到油库贮槽,从贮槽到油壶,从油壶到设备之间要进行三次过滤。三次过滤网的密度要逐次加密,故称为“三级”过滤。“三级”过滤所用滤网要符合下述规定:
(1)大桶到贮油槽(箱)之间为40—60目;
(2)贮油槽(箱)到加油壶之间为80目;
(3)加油壶到设备之间为100目。
2.编制润滑技术档案
(1)设备润滑图表标明设备润滑部位、油品牌号、加油量及时间间隔。
(2)润滑记录卡注明设备名称、加油部位、油品牌号,加(换)油日期等。
(3)根据装置内设备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设备清洗,换油计划。该计划一般应尽量与设备检修计划相吻合。
3.设备润滑状态管理
(1)设备润滑状态检查设备润滑状态检查是巡检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意设备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如供油压力,回油流量,油杯或油桶液面,油路是否畅通及油质情况等。对设备润滑装置或润滑系统部件缺损或故障要及时补充或更换。
(2)定期对主要运转设备的润滑油进行常规分析,进行铁谱或光谱分析,检查润滑油中的杂质、金属微粒等,了解设备的润滑状态和磨损情况,常规分析是状态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4.装置润滑油品计划管理
(1)润滑油品计划每年应根据装置润滑油的使用和消耗情况编制年、季度用油计划。
(2)油料存放与检验油品进入装置,必须进行分析化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油库内油品需分类贮存,定期抽检。
(3)油品选配与代用一般机械设备说明书都规定或推荐使用润滑油(脂)的种类、牌号及有关规格指标。选配和代用油品的依据是设备出厂说明书,据此查找相似的油品和牌号。重要设备润滑油的选配与代用必须慎重。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如转速、轴承载荷、工作温度、润滑方式、环境状况等,提出专业性报告,必要时要经有关技术机构进行代用油的试验,方可进入试用阶段。在试用代用油(脂)期间要严格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定期取样进行油质分析,及时检查,试用效果良好的,可由主管部门备案正式作为代用油。
企业润滑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设备的及时、正确、合理润滑,在此过程中同时注意安全、环境及节约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做好润滑管理工作,可达到以下目的:
(1)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设置和维修费用;
(2)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和利用率,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4)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5)文明生产,节约劳动力;
(6)促进设备的现代化管理,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润滑管理以摩擦学为理论基础,现代润滑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摩擦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润滑管理的技术策略应符合摩擦学的有关理论;参与润滑管理的每个人,不论其在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如何,都应具备一定的摩擦学知识,才能胜任其在润滑管理中的角色。例如,润滑工和操作工等一线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摩擦学知识,做到“知其然”,才能更好地完成日常润滑保养工作,并提高发现润滑早期异常的能力;润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应具备更深的摩擦学知识,做到“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指导下级员工,才能不断提高润滑技术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而企业领导只有懂得摩擦学对企业的意义,才能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
设备润滑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企业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润滑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润滑管理制度,拟定有关润滑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条例,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
2)编制各类设备的润滑卡片和有关技术资料,指导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润滑人员正确、及时地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3)制定设备检查、清洗、换油计划和油品配制、切削液、废油再生、润滑油脂等的材料申请计划及消耗定额,制定和修订设备清洗换油周期。
4)协同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认真做好设备润滑的防漏、治漏工作和废油的回收、再生、利用工作。
5)管理切削液和特种油品的配制及应用。
6)协同管理、环保单位,对切削液等的工业油污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7)指定专业人员切实做好精密、大型、稀有、关键设备的润滑工作。确保各类设备润滑系统装置齐全,油质符合要求,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无漏油、漏水现象。
8)全面贯彻制造设备润滑的“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要求,切实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9)进行设备润滑状态的监测,做到:
①对所有选用或配制的润滑油脂、切削液、掺配油、再生油等,都必须检定其质量性能,合乎要求才能使用。
②润滑油、切削液等都要实行“定期检查、定质换油”的状态监测,不合格者都应及时更换。
③对设备摩擦部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发生的非正常磨损,应通过各种诊断手段了解其与润滑的关系,为改进润滑条件提供依据。
④定期对润滑系统、润滑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测,对产生不良润滑的装置应及时更换或改进。
10)进行润滑状态检查工作,包括:
①日常检查:每天对设备的加油、缺油、少油情况进行巡回检查;每周结合设备大清扫,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情况检查;每月结合设备完好状态检查,抽查用油质量,了解润滑装置和润滑工具的完好情况。
②润滑普查:润滑专业人员每年应对所管设备的润滑状态最少进行两次普查,作为有计划改进设备润滑工作的依据。
③专题调查:润滑专业人员对设备存在的重要问题,应协同有关人员进行专题调查,以求得及时解决。
11)开展摩擦、磨损、润滑的技术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对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进行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润滑专业人员的摩擦、磨损、润滑的理论与技术水平。
12)建立设备的润滑技术档案。对每台设备都应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及生产实践制定和修改润滑图表、润滑卡片,收集润滑材料、润滑装置、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等技术资料,建立润滑技术档案。
13)要经常抓好设备润滑管理的查、治、管、教、收五个环节;对润滑专业人员,要强调做到四勤:
①勤检查设备的润滑状态。
②勤治理设备查明的问题。
③勤管理设备查治的效果。
④勤回收设备渗、漏和已失效的废油。
14)学习、试验、总结和推广有关设备润滑、摩擦、磨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润滑管理的先进经验。
建立设备润滑管理组织机构和专业素质较强的润滑队伍是保证设备润滑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特点,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
1.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机构
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组织机构有两种设置方式。
(1)集中管理方式集中管理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把全企业的设备润滑专业人员全部划归设备动力管理部门直接领导和统一调配。这样就便于合理设置润滑专业机构,合理使用润滑工具和材料,开展润滑工作。这样也便于组织互相协作,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于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提高润滑队伍的技术水平。采用集中管理方式的设备润滑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2.设备润滑管理人员的配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摩擦、磨损与润滑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生产上对设备润滑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配备适当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润滑技术工人来担负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
(1)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大型或较大型企业应设立润滑技术室(组),配备工程师、险测员、化验员、统计员等。中小型企业也应设立专职或兼职润滑工程师负责指导全厂的设备润滑管理工作。
(2)润滑操作工人生产企业一定要配备和培训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润滑操作工人来从事润滑工作,以适应润滑技术发展的需要。名额的多少可根据企业设备总体的复杂程度和技术性能的高低来确定。
3.润滑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
(1)润滑管理工作主管人员职责
1)负责全厂的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组织所有润滑工作人员正确、合理、及时地完成润滑工作,保证所有的设备润滑良好,防止发生润滑事故。
2)负责督促有关设备润滑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条例的贯彻执行,对违反规章制度及有害设备维护保养的行为,有责任及时对其加以制止、批评或上报有关领导进行处理。
3)组织编制润滑材料、润滑装置与工具等的需用与消耗计划,及时报供应部门采购。
4)切实贯彻润滑管理的“五定”要求,并根据上级批准的润滑管理制度和规定拟定执行细则,组织所属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5)经常组织润滑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6)经常检查库存油料、材料的收支及领用情况是否按规定,库房的防火安全设施是否完备有效。
(2)润滑技术人员的职责
1)熟悉和了解全厂设备的润滑情况,拟定各项润滑管理制度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条例,经领导批准后,督促有关人员贯彻执行。
2)编制全厂设备润滑图表、卡片、规程、图册和润滑材料消耗定额及有关润滑技术资料,供润滑、操作和维修工人使用。
3)掌握全厂设备的开动、使用和增减情况,及时编制各车间的设备润滑计划,报领导审批后贯彻执行。
4)编制本厂需用的特种润滑油品配制、使用说明,指导润滑工人、操作工人正确配制和使用润滑油脂。
5)根据生产需要提出设备润滑工作所需润滑材料的品种及数量,报供应部门采购。
6)试制与试用与设备润滑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和新工具,不断改进设备润滑工作,提高技术水平。
7)指导润滑工人、维护工人处理有关设备润滑的技术问题,参加设备润滑事故分析研究,培养提高润滑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
8)配合润滑主管人员正确进行设备润滑工作,切实执行润滑管理的“五定”要求和各种设备润滑规章制度。
9)学习国内外有关润滑管理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润滑管理先进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润滑工作。
(3)润滑工人的职责
1)熟悉所管设备的型号、润滑系统及润滑情况,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2)切实贯彻设备润滑的“五定”要求,认真执行油料过滤和油箱、滤油装置的清洗制度。
3)每周巡回检查所分管设备的油箱的油位,并及时添加或督促操作工人加油,保证油箱中的油位符合规定要求,保持油箱清洁、无泄露。
4)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对所维护的设备在润滑工作上负全面责任,对违反润滑规定的行为,有责任对其进行纠正,以防事故发生。
5)严格按照规定及时配制润滑油品,以供生产需要。所配制的油、液必须经过常规检查或送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方能领用。
6)按期完成设备润滑状态的各项检查计划,登记好检查记录。
7)负责定期领取所管设备需用的油品材料,并分类储存和妥善保管,不得混杂、受潮和污染。
正确的认识是实施正确行为的前提条件,要实施有效的润滑管理,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念。首先是企业决策者对润滑管理要有正确的认识,不重视润滑管理部门和润滑技术人员,不重视润滑技术的投入和开发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事实上,润滑之于设备、润滑管理之于设备管理虽都处于“从属”地位,但如上所述,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若忽视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就会使设备故障与事故频繁发生,就会加速设备技术状态劣化,使产品质量和产量都受到很大影响,直接造成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领导、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和维修人员等,都应该重视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领导。
(一)企业润滑管理观念误区
(1)企业管理者认为润滑管理就是管润滑油,是个花钱、消耗成本的项目。
(2)润滑管理和技术人员润滑知识老化,对润滑技术和润滑材料的新发展了解甚少。
(3)企业的润滑规程不清晰或没有,润滑管理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例如:不管什么设备都使用机械油,认为有油就行。
(4)在选油问题上,有两个极端:一是认为用最便宜的润滑油就能满足润滑要求,还能节约成本;一是认为只要用最好最贵的油,就能保证设备不出问题。
(5)不能根据工况、设备实际情况和油品的状态实施科学换油,或者贻误换油时机、因油品劣化造成意外损失,或者将状态尚良好的油品换掉导致浪费。
(6)类似的润滑问题重复出现,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只有换油一种解决方式,不能通过润滑故障的综合分析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二)润滑管理新观念
1.润滑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日益重要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多方位的立体竞争,润滑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挖潜重点,其管理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润滑管理是点面结合的综合管理。大到整个企业集团的润滑管理策划与实施,小到一台设备甚至一个润滑部位,都是润滑管理的领域。润滑管理涉及的范围可以概括为人(管理、技术、操作)、机(设备)、物[润滑油脂、润滑装置及器具]、法(技术和管理制度)、境(软硬环境)五方面,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纵观全局、深入实际。
(2)润滑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过程。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润滑剂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润滑技术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创新;从企业内部看,设备升级换代和岗位人员的流动在所难免,这都对企业的润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调整润滑管理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润滑管理要求。
(3)润滑管理也涉及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层面,首先要求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润滑管理,其次参与管理的各层次人员都要有一定的专业润滑知识。
2.润滑创造财富,润滑管理能创造经济效益
设备润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与设备的安全和维修成本密切相关。润滑工作的实施效果会直接影响设备的维护成本。国内外许多企业设备润滑管理成功的经验证明:科学有效地开展设备润滑管理工作,能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1966年英国Jost的报告指出:英国工业企业在润滑管理中应用摩擦学中的相关技术,每年至少可以节约5.15亿英镑,约占当时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日本某钢铁企业改善润滑管理后,在约7年间全厂轴承的采购量下降50%,液压泵更换率下降80%,润滑油消耗量下降83%,各种泵的大修工作量下降90%,与润滑有关的设备故障下降90%。1986年,中国的《全国摩擦学工业应用调查报告》指出:根据对我国冶金、石油、煤炭、铁道运输、机械五大行业的调查,经过初步统计和测算,它们应用已有的摩擦学知识,加强企业润滑管理,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37.8亿元左右,约占生产总值(五个行业1984年的可计算部分)的2.5%。
3.润滑油是机器设备的重要零件
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的现代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的失效往往会引发很多运动零件失效,这些失效所导致的设备故障是隐性的、渐进的和比较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润滑隐患往往是设备故障的主要根源。因此,处理时要把润滑油和其他设备零件等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