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手段(Opinion means)
目录 |
舆论手段是指社会各方面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运用各种宣传,新闻媒介,以舆论的方法对政党,群众团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各种经济行为进行监察,督促和制约的手段。
舆论手段的实质是利用社会舆论对经济领域的违法、违纪、悖理现象予以揭露,并有针对性、倾向性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和要求,从道义上批评某些不合理的经济现象,从而达到监督人们的经济行为,控制经济运动的目的。
不论从其操作主体,还是从其作用对象来看,舆论手段都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广泛性,从其操作主体看,虽然执行监督职责的主要是党的各级宣传部门和国家的新闻、舆论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但实际上每一个公民都享有行使舆论手段的权力。从其作用对象看,舆论手段可广泛运用于经济运行的各方面、各环节及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领域。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各民主党派,无论是国家权力机关还是行政管理部门,无论是经济管理人员,还是广大职工群众,都是舆论手段的作用对象。
舆论虽可以私下流传,但主要是公开的,尤其是能产生监督效应的舆论,总是在社会上公开传播的。采用舆论手段,可将监督内容,监督对象从一开始就摆在社会公众面前,使广大群众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监督结果,形成一个开放的监督系统。另外,从舆论手段的作用形式看,决策监督主要是质询,讨论和建议,必要时可对重大问题进行群众公决,行为监督则主要是揭露和批评,卒些形式本身就具备公开化的性质和条件。
形成舆论的一般是社会敏感问题,群众对这些问题的反映非常快,往往一触即发,而且这种自发性的反映往往只须经过大众传播媒介这一环节,就能迅速地、直接地反映出来。舆论手段效应的发挥,特别是在制止错误的发展、引起思想警觉等方面的效应,往往快于其他监督手段。
一、有助于“体制政策”的实现,如对市场经济的宣传、对制度创新的鼓励。舆论手段这方面的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曾发挥过巨大作用,并且还将进一步发挥重要影响。
二、有助于“过程政策”的实现,如政府通过对经济发展目标、宏观经济态势和走向的判断和预测,来影响公众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以达到把社会的预期调整到既定的经济目标上。
在经济生活日益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经济日益成为一种信心经济,社会心理和公众舆论对未来经济走向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轨迹。这使舆论手段日益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并且,其作用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虚拟化程度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一、舆论手段的操作主件真主要是党的各级宣传部门,各级政府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门,各新闻单位,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各种组织的新闻发言人,基层组织的宣传或新闻通讯报道员。从广义上说,其操作主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
二、舆论手段的作用对象,包括执政党的经济行为,国家机关的经济决策、行为和经济调控行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经济行为,以及个人的经济行为。
三、舆论手段的作用形式,包括新闻报道、经济评论、发表群众来信,民意测验、社会协商对话,公开批评、内部通报、公开讨论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