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
目录 |
职业培训也称职业技能培训,又称职业技术培训,在台湾称职业训练,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教育之上,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面向从业人员、有就业要求和意愿的待业人员,通过传授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技巧及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内容,使其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满足岗位要求的一类职业教育活动。
《教育大辞典》将职业技术培训定义为:“职业技术培训是使从业人员获取某种职业所需专业知识或技能而进行的培训工作。其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安全卫生等方面。一般学习时间较短,不以取得学历资格为目的,学习结业经考核合格后,可按国家规定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这一定义对职业培训的内涵、特点、所包括的内容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国内职业培训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关裕泰老师在他所著《职业培训50年》一文中,对职业培训的定义如下:“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训练成为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的劳动者,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它以培养训练工人和其他熟练劳动者为主,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是劳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介于教育和经济部门的不可缺少的事业。”这一定义明确了职业培训的目的、内容、地位和性质等。
在张琪等所编著的《职业培训》一书中,对职业培训定义的描述如下:“职业技能培训,又称职业培训,是我国国民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按照社会的需要,对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开发劳动者智力及培养人的职业兴趣和训练职业能力等社会活动,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这里,职业培训被明确阐释为一种培养劳动者技能技巧的教育方式。
在李立志等编著《现代培训》一书中,作者从职业培训的历史沿革开始阐述职业培训的概念,认为:“培训是一个常用的术语,它在不同的场合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含义。对动物的“培训”,即是指对动物的训练。……现代语汇中,培训这一术语主要在就业界使用。在历史上,当开始出现学徒时,对学徒的指导就被称为培训。培训使得大家能够承担那些生活要求我们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培训,就是指通过教育和实验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能够按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工作。”这一定义主要强调了职业培训的目的是达到职业能力标准。
欧阳河老师在其所著《职业教育五十论》中,对职业培训的概念阐述更为简单扼要,认为“职业培训是指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包括就业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其它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职业培训被定义为一种职业教育,为我们理解职业培训的概念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职业培训在台湾被称为职业训练。台湾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专家杨朝祥老师所编《技术与职业教育辞典》中,对职业训练的定义是:“广义的职业训练系指各产业部门所属企业机构,自管理阶层至领班以下人员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就业或升迁训练。”它对职业培训的对象和类型作了规定,这对我们定义职业培训有参考价值。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9年12月1《日制定了ISO-10015标准(国际教育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它是专门针对教育培训管理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它对职业培训的定义是:培训是提供及开发知识、技巧和行为以使其符合要求的过程。这一定义给职业培训一个很大的外延,凡是为达到某一要求而进行的提供和开发知识、技巧、行为的活动都可称为职业培训。
由以上各种表述可见,虽然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有的概念强调职业培训的教育目标,有的则强调职业培训的经济功能,但总体来说,它们揭示出了职业培训的共同内涵,即职业培训是一种为达到职业能力要求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概念揭示事物的内涵和外延。用于定义事物概念的“定义者”应该是清楚的、无二义性、肯定性的逻辑关联的词汇集合。通过比较以上各种概念并分析职业培训与各教育种类的关系,已经对职业培训概念的轮廓有了初步的认识:职业培训面向的对象是从业人员、有就业要求和意愿的待业人员,它不面向也不要求所有的人都接受职业培训;职业培训的目的是满足就业要求,达到能胜任该职业要求的能力水平;职业培训的内容是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知识、技能、技巧及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
通过上述对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职业培训具有显著的自身特征:
①周期性短。职业培训培养人才一般只需要一两个月左右,即便是长期职业培训一般也不会超过一年的期限。
②适应性强。职业培训能快速地、较完美地满足劳动力和人才市场需求。能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培训便可以马上培养该类人才。
③实用性强。职业培训是紧密结合生产和工作的教育,它以工作岗位所需技能类别来划分专业,以工作所需要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达到工作需要的技能水平为教学目的,培训的内容新,并且要求动态更新。
以上从内涵、内容、特征等不同侧面对职业培训基本概念进行的分析表明,职业培训实质上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着眼于培养劳动者的职业素养,以一种实践的视角来审视职业活动,强调实用性、适应性。它的概念及特点并不是从其他理论推导出来的,也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基于实践的、动态的对职业培训这一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
最常见的职业培训形式可能就是一个或几个培训者给几个到几十个或更多的受训者在室内培训。当然,除此以外,培训的另一种常见类型就是到外地参观访问。职业培训的类型或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职业培训的目的仍然是建立和提高受训者的工作能力。按不同的标准,培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职业培训内容的性质,职业培训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方法培训及技能培训两种。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可以包括厨师培训中的营养学部分,相应的技能培训为如何做菜,包括如何选料、如何配置以及如何烹调等。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类只是一种相对的分类,其实,大多数培训既包括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包括实践技能部分,只不过在不同的培训中这两部分的比例不一样。有的培训偏重于理论,而有的培训着重于实践技能。
按培训的组织者,培训可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前者指的是由受训者的机构或企业自己组织;而后者则是由受训者以外的部门或机构来组织的培训,这些部门或机构往往是职业培训机构。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事业机构或企业单位,它们一般都设有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其职能之一就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组织对员工的培训。培训的目标则往往是和组织的目标紧密相连的。
按培训的目的和作用可以将培训分为上岗培训和在岗培训。上岗培训往往是针对那些刚到机构或公司工作的新人。这种培训可以由机构内部或外部来组织。培训的目的是熟悉本组织以及受训者工作岗位的规则、制度、机构文化等。在岗培训几乎是培训中最常见的一种,针对正在机构工作的人员。培训的目的主要是钊·对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上的不足之处来进行提高,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
从培训的组织地点可以将培训分为国内培训、国外培训以及第三国培训。其中,第三国培训指的是受训者来自不同的国家。这种培训往往是一种跨国家的区域性培训,通常由国际组织来进行,其目的是通过相同的培训使这些不同国家的受训者在受训内容方面得到提高,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按培训计划制定的方式可以将培训分为预先设计好的正式培训和根据用户要求而制定的量体裁衣式培训。第一种是培训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即由培训职业机构提供综合的“打包式的”内容给受训者。这些职业培训机构可能包括大学、研究所、培训中心、政府或非政府部门等。第二种形式在实践中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它有针对性地试图解决第一种培训中的缺点,即职业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吻合受训者的需求和特点。
按培训的授课方式可以将培训分为面对面式培训和远程培训。前者与后者相比较显得更为常见。远程培训是依靠广播、电视、电话、电子邮件和因特网等进行远距离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受训者可以达到很大的数量,这样单位受训者的培训成本就能降低,同时学员可以自己决定他们投人多少时间来学习,其灵活性比传统培训更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工作作息时间的差异,这种培训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当然,现在这种方式仍比较少见。但很多职业培训机构已经进行了多年这样的培训,这些职业培训机构正试图扩大这种方式的应用。
组织这个词一般被定义为由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所组成的单位。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组织的整体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日标,需要充分调动组织所占有的人、财、物三种资源。而在这三种资源中,人是其他两种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前提。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充分考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培训。一个组织中的培训部门应该成为领导者的参谋部,及时地为组织内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职业培训在组织中的作用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组织保持和组织发展。所谓组织保持,是指组织发挥现有职能;所谓组织发展,是指为组织将来发挥新的职能作准备。一个组织不能仅考虑保持,满足于现有状态,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考虑将来在各方面是否仍具有竞争力。如果一个组织仅考虑当前,就有可能失去将来的市场。对于一个组织机构来说,可能会失去它所应具有的优势和功能;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可能会面临倒闭或被其他公司吞并的局面。同样,如果一个组织仅考虑将来的发展,沉湎于对未来的憧憬和准备之中而忽略了眼前现实的经营管理策略及合理运筹,往往最终不会实现所设计的发展目标。因此,任何组织都应寻求组织保持和组织发展之间的平衡。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工具。它的重要性在于,组织保持和组织发展,都离不开组织内所有人员素质的提高。组织的保持需要人们有能力面对现实的竞争,组织的发展需要人们有能力迎接将来的挑战。
一个社会由于资源和文化的不同,使得人们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会有很大的差别。在一个地区也许表现为贫富的差别,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造成制度安排的区别。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是一种社会变革。这种变革的原始动力是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观念的改变来自学习,而职业培训为人们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当然,职业培训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它在社会变革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长久作用。
(1)学习者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这种改变来自于对问题、潜力和机会的识别和优缺点的分析等。
(2)学习者通过培训机会来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得以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
(3)个人和团体得以学习如何有效地发挥集体的作用,从而强化组织功能。
(4)个人和团体通过培训改变态度和行为,从而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培训为学习者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学习机会可以引起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变化。因此可以说,职业培训就是一个引起变化的过程。
开展职业培训的机构主要有以下类型:
(1)就业训练中心。是将新生劳动力、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养成为具有初级技术业务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以实用技术和适应性培训为主;
(2)技工学校。是由国家、社会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职业培训机构,通过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培训中、高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将初中毕业后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培养成为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技术工作的中等专门人才;
(4)职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院校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将中等职业培训合格人员和在职职工培养成为具有大专以上水平的专门人才;
(5)社会力量办职业培训机构。主要是按国家职业标准对社会劳动者开展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培训;
(6)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主要承担本企业职工技术业务培训。
一般认为, 职业培训学校同职业教育地位并列,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通常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范畴, 专指职业学校教育, 它的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属于广义的职业教育范畴, 它的对象包括了待业人员和在职人员, 范围要比职业学校教育广泛。职业培训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将它视为现阶段我国改革职业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职业培训和普通教育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改善国民的教育状况, 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但两者在培养对象、内容、目标上又有一些区别。普通教育一般也称为学校教育, 它是职业培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普通教育侧重一般性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侧重于知识水平的提高, 其对象主要是进入社会职业岗位之前的青少年群体, 旨在为国家培养后备劳动力。而职业培训是专业教育, 是在一定水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 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发展, 其主要对象是从业人员、有就业意愿的待业人员等群体。比之普通教育, 在内容上,职业培训的内容就是工作内容, 是极为具体的职业技能和行为; 在效果上, 职业培训能快速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而且其结果一般是可量化、可测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