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对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形成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新信息的信息劳动过程。职业信息分析师,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于2005年发布的一个新职业,它是建立在统计学和信息学的基础之上,针对就业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而开发出来的。
职业信息分析师职业定义: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职业信息分析师是指从事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采集、整理、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具体来说,职业信息分析师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涵盖就业失业、职业供求、工资价位和社会保险等在内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就业领域市场行情的监测和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部门、就业者以及相关业内机构提供第一手的分析数据和信息。
(1)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采集;
(2)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
(3)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工作建议乃至政策建议。
目前,全国有数十万人员在从事与劳动保障信息有关的工作,工作层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县)、街道和居委会。相关业务范围除劳动保障系统外,还涉及人才市场、信息咨询、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学校、企业等诸多部门。
随着我国劳动保障工作的飞速发展,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量日趋增多,如职业供求,劳动就业,工资价位,社区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要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将有关信息转化为实用成果,使劳动保障业务信息分析成为各级政府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决策的依据,指导各项劳动保障业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信息分析人员,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实施预测分析、监测预警和政策评价,为管理监督提供参考。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信息技术发达国家在企业中推出了"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概念,CIO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分管信息化建设辅助企业的高层决策和长远规划,全面负责从制定战略到确定推进规划到执行采购方案,实现企业全面的信息管理。日韩等国在劳动部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推出了"职业信息分析官"的概念,他们熟知各职业概况,针对一段时间内的职业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向社会各界提供职业引导信息。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信息系,有的还成立了信息学院,专门培养信息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
职业信息分析师职业的设立符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专业队伍,培养信息化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它的确立有利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就业服务要实现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指示精神,有利于加强劳动保障与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宏观管理,并对规范社会信息服务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带动各行业培养一批信息分析专业人才,促进各级部门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开发信息资源,科学合理管理信息资源,充分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强力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
职业信息分析师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
助理职业信息分析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相关专业大专毕业证书,参加相应培训。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职业信息分析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参加相应培训。
(2)取得助理职业信息分析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3年以上,并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专业文章2篇者。
(3)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7年以上,并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专业文章2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