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经验数据法是以报告年度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与正常年份的这一比例进行比较,作为衡量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依据。
经验数据法是1958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现金流通量(全年平均数)与商品零售额1:8为正常。以此作为正常年份的比例,同各个报告期对比,用以反映货币流通状况。
1964年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再次肯定了1:8这个经验数据,并提出了现金流通量还要同商品库存和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作比较。因为商品零售额上去了,如果吃掉了库存,下一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在供应市场的商品中主要是农副产品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晶。这样农业收成和农副产品收购状况也决定了货币流通状况。当时提出“四、五、八”的经验数据,即每流通一元现金,需要收购四元农副产品,有五元商品库存和八元的商品零售额。
贷币周转次数= | 某年社会商品零售额 | |
某年流通中的市场现金量 |
具体算法是:选择某年为正常经济发展和货币流通的午份,一般认为1965年是经过调整后,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该午商品零售额为461亿元,下均货币流通量为513亿元,两者的比例即货币流通速度为8.9次,即一元货币相当于8元商品流转额。1:8即为通常所说的经验数据。
以此比例数据为判别货币量的依据,然后根据各计划年度平均状况加以对比分析货币需要量正常与否的原因并加以判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是传统体制下测算需要量的重要方法。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经验数据法测算货币需要量,显然不适宜或不全面了。
(一)用现金量同商品零售额比较,是体现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的,符合1979年以前的历史情况。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在决定货币量的因素中,一方面是商品价格总额,另一方面是货币流通速度。我国过去商品零售额是允许进入市场的,可以用现金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它与现金流通量相比,就是货币流通速度。这在严格限制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明确划分现金流通范围的条件下,是能够体现现金流通与商品流通平衡关系的,是能够反映市场货币流通状况的,因此多年来一直作为参考数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用流通中现金同商品零售额相比较的经验数据,有它的局限性:它只包括现金流通和通过现金交易的商品,同时它又是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数据,而速度是经常变化的。过去三十年之所以变化不大,是因为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制约,进入市场的商品和现金是严格限制的,价格是严格控制的,整个国民经济按产品经济管理,并逐步走向实物化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开放,出现了新的局面。使用现金量不断扩大,居民持币量增多,个体户、集体企业、乡镇企业铺底现金增多,从而使现金流通速度减慢,使经验数据不适应于当前的实际情况。
(三)过去在产品经济管理条件下,习惯于从静止状态来研究经济和金融,试图找出永恒不变的公式长期套用,这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千变万化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情况的。我们应当学会在动态中研究经济和金融,在变化中研究变化,不能也不可能用固定的经验数据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去鉴定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
经验数据法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商品零售额可以掌握,计划价格不会变动,货币流通范围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确实起过一定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方法明显暴露出其缺陷。
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正确反映商品价格的变化。因为这种方法的着眼点放在货币和商品比值上,而没有看到价格水平变化是否合理,如果货币数量增加,商品数量不变,相应地商品价格就上涨,但从比值上看,仍然不变。而实际上,货币实际流通最已大于货币需要量。
第二,这种方法不能反映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采用经验数据法是以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的,其实,货币流通速度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着的。由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货币收入和手持现金大大增加,城镇职工收入的明显提高,使手持现金额相应增大。这些因素都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流通速度放慢,相应市场货币量就要增加,仍按经验数据法来确定货币量就不会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