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管理学(So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目录 |
社会信息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社会信息工作、社会信息事业和社会信息产业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通过对社会信息现象、人的信息行为以及对社会信息工作、社会信息事业和信息产业的组织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探讨整个社会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形式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从而为优化社会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提供理论支持,提高信息工作、信息事业、信息产业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1]
社会信息管理学是在信息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在系统总结社会信息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信息管理理论的优秀成果,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探索信息时代社会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就是说,社会信息管理学是一门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文、理、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社会信息管理学是社会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的成果,它既是管理科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一方面以管理科学、社会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作为自身的科学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
社会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现象、人的信息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信息管理系统。社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的结构形式、运行模式与运行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管理理论与技术,则是社会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些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与管理工程研究三大部分。
社会信息管理学学科承担的任务是:根据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通过对社会信息现象和社会信息管理系统理论和有关技术的深入研究,优化社会信息管理系统的社会组织结构,理顺、协调各方面管理要素,运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有效地组织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社会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益的最佳化,推进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门学科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每一门学科所包含的大量的各方面知识内容,均由若干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结合而成。这些知识单元按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集合,这一知识系统就是该学科的学科体系。社会信息管理学是运用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对社会信息现象和社会信息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工程三方面内容。
1.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其理论意义不言而喻。一个科学的学科理论大厦,必须以坚实的基础研究作为学科发展依据。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1.1关于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的研究
这是对本学科定性、定向、定内容、定目的的研究。对学科建设而言是基础建设中的基础,这方面研究的深度,直接关系到本学科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这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大计。
1.2关于基本概念的界定
基本概念是建立科学大厦的第一基石,基本概念的准确定义是学科建设是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基本保证。基本概念的定义和表述如不准确,势将动摇整座理论大厦。要建设一座气势恢宏的科学大厦,首要任务是确定一定数量定义明确,并用规范的语言形式(术语)对相应定义予以表述的基本概念。没有这样一批基本概念,欲建成一座稳固的能经受住历史检验和科学检验的理论大厦是不可能的。
对于社会信息管理学而言,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社会信息管理这四个概念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将重点对这四个概念予以深入研究,准确定义和表述。
1.3关于社会信息管理学科学基础的研究
由于社会信息管理学是信息科学、社会学和管理科学交叉研究的成果,因此信息科学、社会学和管理科学及其自身的科学基础都是社会信息管理学的科学基础。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将侧重于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哲学基础、信息论基础、系统论基础和社会学、管理学基础四个方面的研究。
1.4关于社会信息管理现象与其社会运动规律的研究,即关于社会信息与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社会信息管理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基础;同时,也是开展社会信息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缺乏这一方面的研究,便失去了社会信息管理学的本质目的。我们认为,应按时间的纵轴,分别从历史、现状、未来三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一关系,从而引出信息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
1.5关于社会信息运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的研究
这方面研究,将为社会信息的社会传播形式与信息控制理论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因此,这部分既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理论接口。
2.应用理论研究
社会信息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这一学科的整体建设而言,应用理论研究和信息管理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是这一学科的主体部分。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应用理论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关于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研究
这一研究包括系统结构、运行模式、社会形态与社会管理与控制的一般方法的研究。
2.2关于社会信息系统的研究
这方面研究同样包括系统结构、社会组织形式、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管理方式等。
2.3关于社会信息与社会信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的研究
这方面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关于社会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与非文献信息)的信息采集、处理、揭示、传递、控制、提供利用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以总结一整套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信息载体的组织与管理,以及信息处理、信息传输方面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研究。
2.4关于社会信息服务与信息用户的研究
社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社会功能,直接体现在这一系统向社会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高水平、高质量、适应信息时代历史和社会需求的社会信息服务,必须以相应水平的社会信息服务与信息用户研究为理论支持和工作依托。没有这一领域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理论研究,便不可能产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工作。当前社会信息管理系统某些领域的信息服务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不前的局面,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方面的因素外,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也是重要原因。从社会信息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和学科研究任务的角度看,社会信息服务与信息用户研究在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活动研究、用户信息需求的“心理-行为”研究以及社会信息服务工作自身的组织与管理理论研究等。
2.5关于作为社会信息管理系统社会构成要素的社会信息事业、信息产业、信息市场的社会管理及其社会管理手段的研究国家信息政策与信息立法是现代社会对社会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这方面的研究构成了社会信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3.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工程研究
社会信息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工程研究是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这一领域主要包括信息控制技术、信息管理工程、预测技术、运筹学方法等在信息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其中信息管理工程又包括信息检索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等。
以上只是粗略地反映了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结构。目前这一结构是这一学科处于初创阶段的结构状况;如果着眼于这一学科的未来发展,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将形成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如图所示,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社会信息管理学的整体结构;第二个层次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分为平行的两个分支结构,其一是“理论与技术基础学科”,其二是“社会应用性学科”;第三个层次是在“理论与技术基础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出“基础理论学科”、“应用理论学科”和“技术理论应用技术学科”三个并列的分支群,每一组学科群均由若干具体的分支学科构成。第二层次的另一支,即“社会应用性学科”直接由若干具体分支学科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息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伴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信息事业和社会信息管理实践必然是一个十分活跃、飞速发展的领域。与此相适应,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也必将以一种十分活跃、蓬勃发展的局面成为人类科学之林中的佼佼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信息管理学科体系必然将伴随社会信息管理实践和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不断作某些局部调整。
社会信息管理学一般应采用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81页)。唯物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世界观,对于科学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唯物辩证法同时也是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维现象的思想方法。正是这一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科学研究的科学手段。这一思想方法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和不断发展的观点作为自己的基本观点,摒弃孤立的、静止的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尽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人类思想史的发展由于其特殊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使辩证唯物主义自产生那天起,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不断被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加以曲解和误解,但人类社会20世纪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惊人发展,却以无可辩驳的科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思想方法和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无论是相对论的产生,还是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的发现以及量子力学的建立,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建立以及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学的重大进展,都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论证了唯物辩证法作为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的科学价值。其中,信息论的认识意义、系统论的系统的观点与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内在一致性,十分有力地建立起唯物辩证法与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内在的和直接的联系。需要说明的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应用,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哲学思想方法的排斥和拒绝。恰恰相反,我们正是在此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其他哲学思想方法中的合理成分,将其纳入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之中。如对信息科学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知识学派”代表人物布鲁克斯(B.C.Brooks),他的理论就是以奥裔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波普的否证思维方法(又称为证伪主义)在他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这一科学现象,我们就有必要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吸收其合理的理论营养,并作出科学的解释和结论。
2.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的构成要素、结构形式和结构性能的整体,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和分析研究对象,从而把握这一整体的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以实现有关问题的最佳处理的方法。系统方法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佳化。由于这些特点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学说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系统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研究特定对象时的一种具体体现和具体运用。
具体运用过程中,系统分析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系统地提出问题;确定并说明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建立数学和逻辑模型;分析系统的特点和研究采用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选择最好的系统;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和系统设计建立系统。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过程中,数学方法是系统方法的技术基础。与此同时,数学上的优选法及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等各种规划方法都是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
以社会信息现象、信息行为、信息活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信息管理学,不但需要对各种形式的社会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也要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活动的信息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采用系统的方法,将上述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得出关于社会信息系统整体各部分之间、系统与其各构成要素之间、系统整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在对这些关系、联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关于社会信息系统管理的科学理论体系。
3.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运用信息的理论和观点分析研究系统的结构、性能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信息方法的特点是以信息概念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不考虑研究对象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形式,把对象系统的有目的性和功能性的运动抽象为一个大体由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反馈五个环节构成的信息过程。信息方法现已成为科学技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技术系统、生物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系统的各领域的复杂事物的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方法是一种研究复杂运动形态,把握事物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可缺少的科学方法。这一伴随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而产生的科学方法不仅为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社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手段,而且引起科学方法的革命性变革。人类社会的信息现象、人的信息行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无比庞杂的社会大系统。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信息管理学,无论是对社会信息的生成和传播规律的探讨,还是对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规律的探讨,只有通过信息方法的采用,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认识。
4.控制论方法
控制论方法是指出从控制论的研究中概括出来并能自觉运用到有关控制和通信的一切领域中去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控制论方法包括一系列具体方法,上文提到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此外还有功能模拟方法、黑箱方法、反馈方法等都是控制论的具体方法。我们这里所讲的控制论方法是指综合应用控制论这些具体方法对信息、信息流、信息过程和信息系统进行科学分析以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信息生产、传递、加工、存储、揭示、检索和利用这一社会信息工作流程中的最佳控制手段和控制方式,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信息控制理论,以解决社会信息管理学中的信息控制问题。
5.结构方法
结构方法就是把事物或系统在其存在和发展的某一确定时间点上进行横断面的剖析,从研究这一事物或系统的构成成分、构成要素以及各个成份或要素是以何种方式,怎样的相互作用力并以怎样的顺序互相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的。就是说,结构方法是从共存于同一空间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揭示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认识事物或系统的功能的根本方法。显然,社会信息管理学只有有效地采用结构方法,才能深入揭示关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内在结构及其质的规律性。
6.社会学方法
社会信息管理学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学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对社会信息管理的研究离不开对社会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揭示。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社会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不但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从社会信息管理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相互关系角度开展国家信息立法和信息政策等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方法和社会学综合研究的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信息管理学作为一门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新兴学科,自它产生那天起就面临着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问题。这是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问题。信息社会化问题解决了,社会信息化问题也迎刃而解。信息社会化问题其实质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信息形态问题,而社会信息化问题,其实质则是信息管理学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的社会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要完成这一跨学科的历史重任,有必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信息管理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7.逻辑—历史统一法
在科学研究中,逻辑方法是从纯粹的、抽象的理论形态上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成研究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构筑科学理论体系。历史方法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来分析和阐释历史进程的内容及其规律。逻辑方法的重点在主观思维过程,而历史方法的重点则在对客观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从形式上看,这两种方法基点不同,相对独立,但实质上二者互为表里,存在内在统一的基础。历史的逻辑是客观的逻辑,是主观逻辑的客观基础。主观逻辑只有反映客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相统一才具有科学认识价值。因此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应当统一起来,形成逻辑—历史统一法才是科学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表现为总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点结果的基本一致,而非机械地在细节上的一一对应。应用逻辑—历史统一法开展科学研究,要求我们在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认识与历史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人类的信息行为、社会信息现象、信息活动的历史同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而古老,并将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
因此,对人类的信息行为、人类社会的信息现象、信息形态、信息系统的研究,在采用上述诸多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必须进一步采用逻辑—历史统一法才能最终得出科学的认识,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
以上是社会信息管理学的七种基本研究方法。在开展一些具体的专门性问题研究时,有时还要在采用上述主要方法的同时,辅之以诸如数学方法、思想实验法、移植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推理法以及上文谈到的功能模拟法、黑箱法、反馈法等一系列具体方法。
关于社会信息管理学的研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一个个具体方法的罗列,而是互相联系、共同构成社会信息管理学科学研究方法的统一整体。各种方法之间,特别是几种主要方法之间内在紧密联系,不但具有统一的哲学基础和认识论基础,而且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因此在应用这些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时,往往要同时考虑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取得理想的研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