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审计(Knowledge Capital Audit)
目录 |
目前,对知识资本审计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人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AnnHylton认为,知识审计是对公司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考察和评估,针对公司的知识状况,提出诊断性和预测性的报告。
DavidskyrmeZ认为,知识审计是识别组织核心的信息和知识需求,分析知识差距和知识流,并判断它们对经营目标的影响。
Brooking和Motta3认为,知识资本审计是理解组织知识资本本质和内容的第一步。
知识资本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个延伸,是由相关机构和人员依据有关的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或被审计项目知识资本的状态与价值,使用效率与效果进行考察、评价和监督,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义所指的内部审计并不是说知识资本审计必须由内部的相关机构和人员来实施,正如上一章 ACS的审计案例中外聘Delphi集团进行审计一样,本文认为审计主体并不是界定知识资本审计性质的标准,内部审计同样也可以由外部人员来实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目标的不同,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以评促建,而外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鉴证与评价。基于以上的理解,本文将知识资本审计界定为内部审计的一个延伸。
知识资本审计的对象是知识资本审计行为所指向和作用的承受体,知识资本审计的内容是审计对象的具体化。明确知识资本审计的对象和内容有利于区分它和一般审计的差别,规范知识资本审计研究的外延,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
知识资本审计的对象因审计目标而异。但是,无论是审计组织全部的知识资本还是某一特定的知识资本,审计实施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即从人、知识与知识环境三个方面来审计。
人是知识的拥有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因此,知识资本审计的首要对象就应该是人。知识资本审计对象所指的人不仅包括组织内部的知识人员,还包括客户、供应商等外部知识主体。
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数据库、文档等载体之中,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所以,知识资本审计实施时,不仅要审计显性知识也要审计隐性知识,而且,对隐性知识的审计才是知识资本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环境对知识活动起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知识环境有两个方面:技术环境与组织环境。技术环境主要是指信息技术,也可以理解为IT设施。组织环境包括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组织设计指组织的流程和结构,组织文化间接地反映知识共享的文化和组织的价值观。
审计的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是由审计自身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并反映出审计的本质。审计职能是围绕审计目标而产生的固有功能,它受到审计目标的影响,并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
知识资本审计的职能对确定知识资本审计的任务、发挥知识资本审计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知识资本审计的职能主要有:
识别公司现有的知识资本是知识资本审计的基本职能。它是指全面检查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本,核实企业知识资本的使用、管理情况,并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审核,以获得公司知识资本的现状、每项资产的详细情况以及经济性的资料,为公司知识资本战略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
知识资本审计的评价职能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管理是否适当,项目和投资是否可行,利用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收益如何等做出切实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知识资本审计的评价职能要利用识别职能提供的必要信息,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出切实而恰如其分的评价,就必须首先建立起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这些标准或指标体系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能够如实的反映一个企业知识资本拥有、使用、管理等情况,反映其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得到切实的结论。
除了对企业知识资本的总体情况做出评价之外,知识资本审计还可以对知识资本的创造、使用与管理进行监督。实施知识资本审计的人员在组织中处于较为超脱的地位,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比外部人员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从而有助于监督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支持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
知识资本审计的目标是知识资本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知识资本审计活动的方向和出发点,也是知识资本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
企业知识资本相关信息的需求者,不单单是公司的内部人员,企业外部的潜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等也都需要了解企业知识资本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所以,知识资本审计对于不同的目标团体,其目标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将知识资本审计的目标分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两部分。
(l)核实企业目标的实现能力企业目标能否实现,不仅涉及到有形资产,而且还涉及到无形资产。由于缺乏有形资产如现金、设备等导致的失败比较容易判断,但判断是否缺乏无形资产则比较困难。通过知识资本审计,企业可以找出实现成功战略的差距,核实实现某一目标的能力,并根据审计结果,及时调整目标定位。
(2)评估企业实际价值。
过去,人们依据账面价值衡量企业的实际价值。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公司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距甚远。通过知识资本审计,既为公司管理当局提供了无形资产的详细信息,也能使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价值和知识资本的状况。
(3)规划研究开发工作。
在传统的会计和审计中,对于研究与开发工作,往往是进行研发费用的核算以及研究成果的资本化。知识资本审计时关注的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所获得的专业技能。这些专业技能可能会构成公司独特的竞争优势,增强公司未来的竞争力。如果知识资本审计的实施者能够注意到这一点会对这种竞争优势加以保护和发扬,并且充分利用来规划今后的研发工作。
(4)规划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资本审计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企业没有管理自己的知识资本,或者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开始管理,那么,可以将知识资本审计作为知识管理实施的切入点。通过审计,企业可以识别和明确自己知识资本的所有现况和管理现况,从而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战略。而且,在以后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知识资本审计也是一种检验建立和执行情况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知识资本审计的外部总目标是向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人传递企业知识资本利用、管理、收益的有关信息。
对于外部利益相关人,这些信息可以使企业更加具有可见性,也更加具有吸引力。换句话说,通过知识资本审计,外部相关人可以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从而更能吸引人才、客户,甚至是投资者。
基于上述的总目标,知识资本审计有以下的外部具体目标:(l)向市场传递公司稳健发展的信息,树立良好的形象;(2)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团队;(3)对外公布审计报告以完善企业的财务报告;(4)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5)相对竞争者确立企业在竞争所处的位置。
知识资本审计的原则是审计人员从审计实践中总结出的,体现知识资本审计本质特点的基本指导思想,它贯穿于知识资本审计的全过程。
前面已经说过,知识资本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延伸,因此可以用内部审计准则对知识资本审计加以规范。内部审计准则是制约、协调和评价内部审计活动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规范性、权威性要求。它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可以有效地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的提高;指导内部审计人员正确履行职责,为衡量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提供依据。
知识资本审计除了需要遵循常规的审计原则,如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职业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等,还要遵循一些特有的原则,如沟通与交流原则。即在进行知识资本审计时,审计人员应主动、积极地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进行沟通与交流。实施知识资本审计时,可以用货币量化的信息不多,已经文档化表达的信息也不多,因此,审计人员单凭观察和分析文字与数字资料,可能并不能得出切实、充分的信息,自己的理解也会与管理当局的意图不一致。
所以,审计人员应通过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获得被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以利知识资本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知识资本审计程序是企业知识资本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基本工作步骤及内容。制定严格的知识资本审计程序可以使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对加强知识资本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提高审计效率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知识资本审计的具体实施程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制定审计计划。
知识资本审计的第一步应该制订出一份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前,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熟悉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及其知识资本相关活动的背景资料和其它资料,据以决定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确定审计目标。
通过制定详实的审计计划,可以使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资料;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与被审计部门和相关人员发生误解,更好地与之合作,共同完成知识资本审计,达到预期目标。
审计计划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l)审计的目标
(2)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即审计组织中的哪些或哪一知识资本
(3)审计的方法
(4)审计的进度安排 (5)审计的费用预算
(6)审计团队组成及每个人的责任
(7)审计报告的形式
审计计划确定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审计开始后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修订调整。通常,审计计划由审计项目的负责人编制。该计划应该形成书面文件,并让所有参与审计的人员都清楚了解计划的内容。
一旦确定了审计计划并得到批准,就可以开始实施知识资本审计。
知识资本审计的第二步是由审计人员收集知识资本的相关信息。
为了获得这些信息,审计人员可以查阅公司的文档资料和数据库,还可以面向公司的全部员工做问卷调查,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访谈的对象可以是企业中的任何人员,如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人等等,审计结果往往建立在对这些人员访谈的综合评价上。在访谈中,审计人员的访谈技巧至关重要。
通常,一个恰当的问题可以从相应人员那里得到书面资料所不能给予的信息,而且可能会对审计结果的最终评价产生影响。这些通过不同途径收集来的信息将在之后的审计程序中,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分析处理。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上一步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提炼与处理,运用各种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知识资本的构建、维持、更新和利用状况,以进一步取得证据了解被审单位知识资本的有关情况。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审查,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和分析,找到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症结所在。这一阶段的结果将为组织未来的发展提供详细而必要的指导。
针对重点审计领域,还可以根据审计计划,具体实施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单项具体审计。通过这种专项性审计,可以较深入地剖析企业知识资本的管理活动,对于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以加强企业对知识资本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知识资本审计的最后步骤是形成审计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的载体,是审计结果的正规、书面的表达。一般来说,有关知识资本的资料是一个企业的重要信息,包含着大量的商业秘密,企业很可能不愿意将这些资料公之于众,因此,最后形成的报告可能仅内部流传用于内部管理,或只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对外予以披露。
知识资本审计的报告是知识资本审计的最终成果,也是审计效益的集中体现。由于知识资本审计不是强制性审计,执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态度。因此,知识资本审计的报告并没有固定的范式,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及管理当局的需要灵活确定最终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通常,审计报告要重申审计的目标、对象、程序、方法和问题发现的过程,列示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本的整体情况、管理政策和手段,针对管理现状以及资产的收益情况发表意见与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得出审计报告并不是知识资本审计的最终目的,知识资本审计是为企业知识管理服务的。因此,审计报告中反映的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的建议,都应当得到重视,管理当局应当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吸取好的建议,并适当修改现有的知识管理政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编写审计报告也可以看作是整个知识资本审计程序的新的开始,或者说,整个审计的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企业应该定期实施知识资本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