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从系统观点来考察生产运作,可以将企业中从事生产运作活动的子系统称之为生产运作系统。应强调的是,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有时也称为制造系统,是指直接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或实现劳务的过程,其工作直接决定着产品或劳务产出的类型、数量、质量和生产运作费用。
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除上述内容外,一般认为还应包括企业中的研究开发、生产运作的供应与保证、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等子系统。
研究开发系统是进行生产运作前的各项技术性准备工作以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了产品或劳务产出的效果;
生产运作的供应与保证系统的作用在于提供足以保证生产运作不间断进行所需的物料、能源、机器等各种要素,并使它们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将直接影响着基本生产运作的正常运行;
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系统,又称为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是对整个生产运作系统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其作用类似于企业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本课程所指生产运作系统是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
从本质上讲,生产运作系统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其职能就是将一系列投入转换为社会和用户所需要的产出。
生产运作系统体现为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过程,即对投入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加工转换以提供社会和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或劳务的过程。下图即为一运作示意图。
从此图来看,生产运作系统由投入、生产运作(转换)过程、产出和反馈四个基本环节构成。投入要素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加工对象,如原材料、零部件等,它们最终构成产品实体的一部分;
另一类是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对生产运作系统运行起决定作用的人力资源、设备、土地、能源、信息资源等。
生产运作过程是直接进行加工、生产或服务,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换的过程,处于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地位。生产运作系统的产出主要是社会和用户需要的产品或劳务,但同时还存在一些“副产品”,有些副产品是有用的,如知识,而有些副产品则是有害的,如噪音、边角废料等.企业应努力减少有害副产品的产出。一般常从用户在品种款式、质量、数量、价格、服务和交货期等方面要求的满足程度出发,衡量生产运作系统产出的好坏。生产运作系统的反馈环节执行的是控制职能,即收集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输出信息,并与输入的计划、标准等信息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分析差异及其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消除差异。
生产运作系统包含两类要素: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一)生产运作系统的硬件要素
生产运作系统的硬件要素——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那些要素。主要包括:①生产技术;②生产设施;③生产能力;④生产系统的集成。
硬件要素是形成生产运作系统框架的物质基础,建立这些要素需要的投资多,一旦建立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组合关系之后,要改变它或进行调整是相当困难的。
(二)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
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在生产运作系统中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要素。主要包括:①人员组织;②生产计划;③生产库存;④质量管理。
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的改变和调整较为容易。因此,采用何种软件要素,决策风险不像硬件要素那样大。但在实施过程中,软件要素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类要素的掌握和控制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