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无接触配送”,就是指配送员不与消费者产生直接接触,双方协商约定将物品放在指定位置,避免直接面对面,从而尽可能降低人传人风险。
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保障春节期间居民基本生活,美团外卖于2020年1月26日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无接触配送是指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同时,闪送也于1月26号,上线了“无接触配送”服务模式,闪送员与用户的物品交互环节中,为避免人与人的感染风险,闪送员与用户保持2米的安全距离。闪送“一对一急送拒绝拼单”的服务模式,确保每次只服务一笔订单,避免了拼单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为安全递送更添一层保障。
1月26日,美团外卖发布官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美团外卖率先在武汉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美团外卖表示此举是为了保证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传人的几率,无接触配送是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特殊时期推出的应急措施。
美团外卖 “无接触配送”服务已经覆盖数百个城市,将快速实现“无接触配送”全国覆盖。
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美团外卖高度重视,紧急抽调产品技术人员,在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完成了“无接触配送”方案的研发及上线,从接到需求到完成上线不到二十四小时。美团外卖率先在武汉优先试点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并陆续在北上广深等城市上线,目前已实现全国覆盖。美团外卖负责人表示,“无接触配送”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是在要求骑手全面配备口罩、消毒餐箱等举措的基础上,为用户和骑手提供更进一步的保护。
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送货入柜和投递入柜。
除了我们常见的智能快件箱,外卖领域也开始了类似的尝试。比如美团最近批量投放外卖柜,丰巢在湖北、北京等地也开始试行快餐入柜。每日优鲜也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南京等地开始铺设无接触配送存放点。
二是约定投递,客户自提。
具体讲就是消费者在下单的时候,同时将可以接收外卖或货物的具体地点进行备注,外卖员和快递小哥根据消费者的备注“按址配送”,之后消费者自取即可。
以饿了么为例,1月30日至2月3日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期间全国共产生了6.6万个“无接触配送”外卖订单。在这些订单中,让配送员把外卖挂在门把手、放在门卫室和门口鞋柜是消费者的三大主要选择,占比分别为65%、14%以及9%。
三是有距离配送,1米外签收。
对于不方便自取,或者必须当面签收的货物,快递员在配送的时候,除了事先做好消毒处理以及佩戴口罩外,货物送达和等待签收的过程中,要始终与客户保持1米或者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最大程度降低人传人风险。
2020年2月11日,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官网关于公开征求对《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显示,该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0年2月26日。该标准从平台信息服务、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服务流程环节为消费者提供了翔实的无接触配送服务模式。[3]
美团外卖发布业内首个“无接触配送”服务标准《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从术语定义、平台信息服务能力、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界定了外卖平台推行“无接触配送”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标准全文共包括7部分,规定了外卖服务中餐品的无接触配送服务术语和定义、平台信息服务能力要求、服务流程以及服务质量控制要求。[4]
在平台信息服务能力方面,标准要求平台在用户端和配送端分别具备三项信息提供能力,以便骑手和用户能够即时沟通,确认送餐位置并保证餐品送达。[4]
服务流程共包括用户下单、配送员接单、配送员送达、用户取餐四个步骤。若其中出现异常情况,需根据相应的处理流程机制,由配送员转交给客服人员进行后续流程的处理。[4]
服务质量控制部分,要求平台的配送管控部门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外卖配送员情况监控、每日订单完成情况监控、突发异常数据监控、项目执行情况监控、风险控制数据监控、核心指标完成情况监控。[4]
影响1:消费者收派习惯的养成
无接触配送背后的快递入柜也好、投递到站也好,这种自取自提的收件方式,对末端快递网点的经营至少可以带来三大利好:
一是极大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
二是降低末端派送的成本,如人工等;
三是能够有效减少因为无法“送货上门”带来的相关投诉和罚款。
上述三个利好落地的同时,末端网点也才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自己的门店,比如拓展更多的本地生活服务,提供更多的便民举措,进而提升服务体验。
末端的竞争和生态演变,也会越来越良性。
影响2:末端运力形态的改变
一般来讲,在末端派送上最常见的就是“人+车”式的运力组合,即一个快递员/外卖员搭配一辆电动车,走街串巷,如是往返。
这次疫情下,更多的新运力形态开始找到用武之地。我们看到:京东物流的无人车已经在武汉街头穿行;菜鸟的无人车也开始在医院扫楼;顺丰的无人机也正式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运送急用物资。
如果说“人+车”的传统运力组合是拼体力、拼经验,那么以无人车、无人机为代表的新运力形态拼的就是智力和算法。
新的物种已经诞生,正在裂变。
疫情之下,“无接触配送”正在按照现有的路径延展空间、并开拓新场景,同时加强快递行业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协同是解决之道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人机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用来消毒,如果空域限制和政策能够开放,规模化投递包裹或运送物资也完全不是问题。
除此之外,在快递转运中心基本实现自动化后,随着疫情的倒逼,网点公司的自动化也将大大提速,那些能够减少人力参与的设备,如自动分拣机、伸缩机、自动装卸设备等,都将迎来利好。
网点收派中“去快递员”化的驿站、第三方代收代发平台以及叠加零售、本地服务等商业形态为一体的门店,也将迎来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