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在旅游美学研究中,旅游审美心理亦即旅游美感。旅游美感具有广义与狭义2种含义。
广义的旅游美感也称作旅游审美意识,它可以包括旅游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诸如旅游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审美感受心理,旅游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审美动机等审美个性心理。
狭义的旅游美感则专指旅游审美感受,指旅游审美主体对于当下客观存在的某一旅游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由于无论是审美观念、审美理想抑或审美能力都要通过具体的审美感受心理过程才得以体现,并且这种理想、观念、能力一旦形成也必然要对种种具体的审美感受过程发生作用,引发出种种独特的心理反应活动,所以在整个旅游审美心理活动中,旅游审美感受心理处于核心地位。[1]
旅游审美心理的特点旅游审美心理的特点是指在旅游这一特定活动中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审美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旅游审美主体是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其特点分为两方面论述。
1.旅游者审美心理的特点
旅游者游览过程中的审美分为自然审美历程和被动审美历程。所谓自然审美历程就是旅游者自己观赏时的审美过程。在自然审美过程中,旅游者自身的心态、知识文化和艺术倾向影响美感的产生以及产生的程度。被动审美历程是指在旅游工作者(导游员)引导下的审美历程。在被动审美过程中,旅游者的知识文化、艺术修养和联想力影响着旅游审美历程。总之,旅游者的美感的产生依赖于旅游工作者的引导和自身的审美心态。
2.旅游工作者审美心理的特点
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历程可分为“潜在审美经验”和“引导审美历程”。所谓潜在审美经验是指贮备在旅游工作者景点介绍台词里的内在美感的经历体验。潜在审美经验与旅游工作者自身的文化素质、艺术涵养和准备的景点知识有关系。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旅游工作者只是死记硬背美丽景色的台词,就好比初学钢琴的人脑子里的谱曲音符,只是符号没有情感内涵。但对于一个艺术修养高,而又博学多才的旅游工作者来说,同样的符号会蕴涵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在内。引导审美历程是指旅游工作者口头语言对实际景点描述中所蕴涵的美感过程。“引导审美历程”与旅游工作者的语言,即语音、语调、语速有关,还与选择的词汇和表达的人的整体容貌有关,也与语言所描绘的实质和景点的结合程度及旅游工作者态度的热忱程度有关。旅游工作者的审美特点是“潜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的“引导审美历程”特征所决定的语言、心态,即用语言和心态来感染游客的旅游工作者审美历程。
广义的旅游审美心理要素包括旅游审美的观念、能力、理想、趣味、需要、动机、感受等。
(1)旅游审美观念
旅游审美观念简称旅游审美观,由旅游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归纳而成的概念形态;是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念。它能使旅游审美主体以更自觉的态度,主动积极地接受对象的信息,并直接指导主体的审美实践活动。
旅游审美观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随着世界观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旅游审美观又与世界观不同,它是与具体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通过审美对象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审美主体的思想观念,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旅游审美观又是与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通过审美对象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表达审美主体的思想观念,是表情达意的,不是理论的。审美观还和个性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又是个性的。这是审美对象之所以能从情感上打动主体的重要因素。
(2)旅游审美理想
旅游审美理想是指旅游者向往和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它是在旅游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是这种经验的高度概括。作为旅游审美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它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旅游审美理想是相对的,具有可变性。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旅游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旅游的发展而变化。
旅游审美理想表现的不仅是个别人的旅游直觉趣味,而且是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阶级的旅游审美关系的实践,因而它所概括的旅游审美感知和旅游审美体验比旅游审美趣味来得更为深刻、自觉、广泛,更鲜明地显示着一定时代、阶级的历史必然的理性要求。
(3)旅游审美能力
旅游审美能力指旅游者在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直觉美、认识美和鉴赏美的造诣水平和程度。通常包括旅游审美感受力、旅游审美想象力、旅游审美理解力和旅游审美鉴赏力等。每个正常的人都能欣赏旅游之美,但所获审美享受不尽相同,其中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健康,有的庸俗,这不仅取决于人的世界观、审美观,还与旅游审美能力有密切关系。具有较强旅游审美能力的人有一种敏锐性,能迅速发现美,准确识别美;能够区别美的程度,鉴别美的种类;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某一审美对象区别于另一审美对象的独特性状,并发掘出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本质性的东西,使旅游审美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人的旅游审美能力受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旅游审美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人们的旅游审美活动始终伴随着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因人而异的,因而旅游审美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性。
(4)旅游审美趣味
旅游审美趣味是指旅游者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好尚和追求;又称“审美情趣”。它是人的审美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并且是它们的结果。
旅游审美趣味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乃至体质、特定心境都有密切联系,是通过个人主观爱好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旅游审美趣味。即使同一时代、民族、阶级的不同的个人,也有不同的旅游审美情趣、兴味。旅游审美趣味既有个性差异的一面,又有时代的、阶级的、民族的共同性的一面。这种社会性的共同审美倾向,反映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愿望,集中地表现在一定时代、阶级、民族的审美理想之中。
(5)旅游审美的需要、动机与感受
旅游审美的需要与旅游审美的动机是旅游审美行为的内在推动力。旅游审美感受是旅游审美心理的核心。
每个旅游审美主体——旅游者身上,都存在着一个旅游审美心理结构系统,在这个结构里积淀着三个层次的审美心理,即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时代、阶级、民族等群体的审美心理,个体独特的旅游审美心理。这三个层次的审美心理不仅分别体现在人类审美、群体审美与个体旅游审美活动中,而且共同体现在个体旅游审美活动中,使个体的旅游审美活动既是个体性的又是群体性的和人类性的,而人类性的、群体性的旅游审美活动又必然以个体的旅游审美活动出现。
一、人类共同的旅游审美心理
如孟子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为什么存在人人“所同然”的共同审美心理呢?
(一)人类拥有共同的感性器官和意识结构
人类拥有的共同的感性器官(眼、耳、鼻、舌、身)和意识结构(情感、想象、直觉、思维等),是人类系统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以共同的程序和原理作用于人与外在世界的各种关系,包括审美关系。由于作用的程序和原理相同,从外在世界所接收到的美的信息就必然具有共同性,共同的审美信息经过大脑内化处理而成为共同的审美心理。比如,形式美感、自然山水美感、爱情美感、哲理美感,就是这样获得并成为共同的审美心理的。
(二)人类有着共同的生命体验
春天万物生长,充满蓬勃生机,使人感觉就像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一样;秋风萧瑟、万物凋零、落叶遍地,使人想到生命的枯竭与衰亡。这些感觉来自人类对生命的共同体验。又如,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比无生命的东西美,生命力强的东西比生命力弱的东西美,活动的东西比静止的东西美,有益于生命的东西比无益于生命的东西美,这也是人人所共有的审美心理。
(三)人类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共同认识
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应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惩罚,这样的共识转化为共同的审美心理就是对生态美的喜爱。人类的旅游审美活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形式美到自然美再到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无所不有。这里面最突出的是共同的形式美感。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多样的形状、缤纷的色彩、奇妙的天籁之音、生动的线条等形式美是谁都要为之迷恋、为之陶醉、为之赞叹的。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还有一种突出的共同审美心理——猎奇。猎奇的审美心理如上节所述,作为审美欣赏最初层次的悦耳悦目的审美感受具有求新求异的特征,追求美感形态的变异性。猎奇求新的审美心理促使旅游者不断地寻求新的旅游审美对象。
二、群体的旅游审美心理
主要有时代群体、民族群体和阶级群体,此外,还有从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区分的群体,如青年、中年、老年、男性、女性、知识阶层等群体。某一群体的审美心理相对于别的群体表现为差异性,相对于本群体内部则表现为共同性;这是与不同群体各自所特有的生存环境、历史现状分不开的,是特定群体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心理在审美心理上的折射,折射到旅游审美活动中又形成特定的旅游审美心理。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特定的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历史遭遇以及文化传统,因而必然有一个民族特定的民族气质、性格、精神等心理素质,并形成一个民族特定的旅游审美心理。就以对自然美的旅游审美来说,虽然无论什么民族都有共同的自然形式美感,但是不同的民族对自然的审美重心却往往有差异。各民族有着各自的审美心理特点,这就决定了各个民族有其特殊的旅游审美兴趣、偏好、重心。
一个时代的审美群体,又有一个时代的特定审美心理。时代审美心理不仅表现在处于相同时代的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审美心理上,而且表现在同一民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心理上。如魏晋时期,受佛教影响以瘦骨清相为美;唐代尤其是盛唐讲究“盛唐气象”,以肥硕丰满为美。古希腊著名雕塑《米洛岛的维纳斯》的遭遇也分明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审美心理的差异。在西方的“黑暗时代”,它被斥之为伤风败俗的女妖,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它终被树立为艺术美的典范。一切审美活动包括旅游审美活动,都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群体的审美心理还包括阶级的审美心理。由于社会各阶级有着各自的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因而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审美心理——诸如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对此,鲁迅先生以《红楼梦》为例,说贾府里的看门人焦大是绝不会爱上林妹妹(林黛玉)的。贵族公子的贾宝玉与劳动者的焦大审美心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他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职业差异等所造成的不同群体的旅游审美心理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年轻人多喜在自然山水中跋涉,中老年人多喜欢在名胜中访古;女人偏爱优美景观,男人偏爱壮美景观等。各个群体有各个群体的旅游审美心理。
三、个体的旅游审美心理类型
个体的审美心理个性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原因。先天原因是指,每个人的生理素质、神经类型、气质、禀赋等自然条件是千差万别的。从感知器官的角度看,视感、听感或其他感知的灵敏度会各有差异;从意识结构的角度看,或情感丰富、敏感,或想象丰富、奇特,或理解深刻、独到等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对审美心理个性形成的作用也不一样。后天原因是指,每个人的生存实践、人生经历、学识教养、文化层次、职业特点、审美经验等是十分丰富多样的。无论先天还是后天都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相对而言,后天的个体发展、成长道路更是千差万别。由此而形成的心理个性表现在审美活动中的不同特征就是审美心理个性。
审美心理个性和每个人的个性生命一样,也是无限丰富多样的。从旅游审美对象的选择看,有人喜欢历史人文景观,有人更喜欢民俗文化景观;有人喜爱欣赏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戏曲,有人则对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态民歌情有独钟。从审美形态上看,有人对险峻、雄浑的自然景观表示惊异和赞叹,有人则对秀丽、柔媚的自然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人执著于在历史遗迹的废墟中追寻往日的悲剧与崇高,有人则醉心于在访寻才子佳人的遗址中获得喜剧般的体验。由于个人经历和文化修养的不同影响着对内容的理解和审美的深度,不同审美心理个性的旅游者对同一旅游审美对象的反映,也出现明显的差异。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个体的审美心理个性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由于旅游审美心理个性千差万别、无限多样,所以我们只能从审美心理个性相对稳定的一面出发,给个体的旅游审美心理个性划分出一些相对的类型。
(一)以对不同领域美的喜好划分
1.偏于自然型
主要是指向自然美欣赏的旅游审美心理动机,即所谓偏于自然型。这种类型的旅游审美主体最热衷的旅游审美活动是“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生态之美成为他们旅游的首选目标。诸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四川九寨沟、长江三峡、黄河壶El瀑布、海南椰林、北海银滩、美国的大峡谷、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名胜,以及一些仍保持着自然原生态的山水景观。名山大川中蕴涵着历史文化之美,为不同偏于自然型审美特质的旅游者提供了选择的空问。
2.偏于民俗风情型
民俗风情旅游,是当代最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区问民俗的鲜明差异,使相当一部分旅游者偏爱民俗风情旅游,希望了解、体验异地异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
3.偏于艺术型
优秀的艺术,具有永恒的美的魅力。在旅游者中就有不少偏爱艺术的审美者,这些旅游者一般有较高的审美修养、爱好艺术并具有一定的审美欣赏能力。旅游中对艺术的欣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视、听艺术,时间、空间艺术和综合类艺术,而且包括了古代、近代、现代的艺术,高雅艺术与民间艺术,以适应有不同追求的偏爱艺术的旅游审美者的需要。
此外,还有偏于科技美型、其他社会美型的旅游审美心理类型。
(二)以审美形态类型的喜好划分
1.倾向优美型
优美感是典型的审美感受,给人平静、舒适、和谐的快感,最能体现审美的情感享受性质。有不少旅游者特别倾向于优美或阴柔之美。对待优美就像对恋人一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爱恋感,正如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一般地说,正处恋爱时期的青年男女尤其倾心优美的旅游审美对象,如鸟语花香、山涧溪流、花前月下、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等。寻求休闲和身心放松的旅游者,也喜欢优美的旅游审美对象。中老年旅游者、温柔娴淑的女性旅游者,也多倾向于优美或阴柔之美的旅游审美对象。
2.倾向壮美、崇高型
性格坚强、志向坚定的旅游审美者,其审美心理倾向于壮美型的对象。“壮美”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西方称之为“崇高”。壮美、崇高感较之优美感要复杂得多,其情感激荡而多变,在壮美、崇高的对象面前令人产生惊叹、自豪感。如,以快步登泰山,在艰辛的跋涉中感悟“一览众山小”的浩然气概;在峡谷中漂流,在与险滩、风浪的搏击中证明自身的力量与意志。攀险峰、漂激流,到原始森林、沙漠、岩洞中的探险,乘伞翼在空中遨游……这些旅游活动都能给人以壮美、崇高的体验,最能够让主体体验到生命的力量。
3.倾向悲剧型
有些旅游者的性格倾向于悲剧型。其表现一是多愁善感、悲天悯人的审美心理特质,对于旅游审美对象中关于爱情悲剧、生活悲剧的审美形态非常感兴趣。二是对人类与民族历史给以深情关注,在历史悲剧审美对象中寻求激荡、动人心魄的审美感受,并在这深切的审美感受中获得超越个体、超越有限、使自己获得昂扬奋发的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如,旅游者在楼兰古城的废墟中感悟历史,在唐山大地震纪念碑前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的亲情,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中领悟民族过去的不幸,激发自身的民族意志与民族精神。
4.倾向喜剧型
有些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是倾向于喜剧型的。幽默是智慧的艺术,富有娱乐性的幽默与滑稽的喜剧型审美活动,不仅给人们带来欢愉,也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富于喜剧感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往往会对景物有独特的、俏皮的解释和理解。比如,漓江边上有一处景观,本来是平平常常的、两座几乎等高的山峰,但经过具有喜剧审美心理的人的想象,左边山头光亮似和尚的头,右边山头长有灌木似尼姑披巾,并给这处景观取名为“僧尼斗嘴”。这就使~处本不出奇的景观顿然产生了妙趣。
(三)从旅游审美心理特征划分
1.感性享受型
感性享受型的旅游审美者,在旅游中特别关注的是景物的突出的外观形式特点,如形态的怪诞、色彩的鲜艳、声音的美妙等,从而获得感官的愉悦。这样的旅游审美者一方面注重对象的引人形式,另一方面注重这些形式对生理的影响,在旅游中追求“悦耳悦目”的审美享受。
2.想象体验型
想象体验型的旅游者,在审美时往往由对象联想到与之具有对应性的主体的精神、气质、情感、性格等,通过想象把主体的形象与对象形象叠合在一起,从而在对象身上体验到主体自身的生命,在旅游中追求“悦心悦意”的审美享受。
3.理性思索型
审美往往排斥逻辑推演,但并不拒绝理性思索。有些审美者以理性思索见长,在旅游审美中往往在观审景物形象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沉思之中。他们的审美乐趣往往不停留在感官愉悦上,也不驻留于想象体验上,而在于获得某种既产生于对象物又超越于对象的哲理情思。其情感在审美欣赏中激荡,其灵魂则在哲理的浸润中得到净化、提升并受到震撼,达到在旅游中追求“说志悦神”的审美境界。
中西方在旅游审美文化上的差异亦即重人和重物美学思想的差异。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构;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当然,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和相互渗透,这种差异有可能逐渐缩小或者发生某些变化,但那必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1)重人与重物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偏重于人,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偏重于物。
中国曾有一句话:“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可以说,在我们国家,大多数有名的山水景观都是因为有名人贤士与之发生关系,因而得到永久的称颂。如江南三大名楼,莫不如此。岳阳楼的出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滕子京是很有才华的人,在楼落成之时,凭楼远眺,不禁诗兴大发。但范仲淹应腾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写得更好。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很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待人处世的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为世人所传诵。黄鹤楼的成名与崔颢的《黄鹤楼》是密不可分的。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为千古绝唱,也使黄鹤楼名声大噪。历代的名人如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都曾先后到黄鹤楼游览,吟诗、作赋,更使它添色不少。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扬四海,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所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盛赞滕王阁的名句。今人登上滕王阁,心头浮上的绝对少不了这一名句。
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比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来描写水:“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现出美,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的心里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四周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由此可见,西方人欣赏水的美,是美在它的形状、气势,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辉。水由于它本身的美而美,而不是所附载的其他的什么东西。
(2)重抒情与重写实审美旨趣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的印象重现,而西方人的旅游审美则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中国人偏重于抒情,西方人偏重于写实。
艺术家林风眠先生提出:东西风景画表现方法的不同,实则就是东西风景审美的不同。为了看出两者的差异,我们就拿中国的风景画——水墨画和西方的风景画——油画作一比较。中国的风景画“尺幅之间见深远”,不讲究比例尺寸,更接近于概括与含蓄的真实。“图外有画,咫尺千里,余味无穷”“只见片断,不逞全形”,以表现情绪为主,各家皆饱览山色而在情绪浓厚时一发其胸中之所积,所画皆系一种印象,从来很少对着画的。而西方的风景画则是对象的描写,以模仿自然为能事。中国国画采取非科学的“散点透视”方法,不重阴影明暗,不讲层次,立体感不强,虚实也不明晰,但却气韵生动,其内在精神与韵致得到充分表达,是谓神似。西画借助焦点透视法,重远近层次、阴影明暗,把模仿的逼真性(形似)作为衡量艺术成败得失的主要尺度。
(3)重理想美与重现实美审美目的性方面的差异
在审美目的性方面,中国人的风景审美目的在于舒适精神、怡乐性情,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偏于现实美的享受。
中国南朝诗人陶弘景曾作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据说当时的皇帝几次邀请陶弘景下山做官,都遭到他的拒绝。为什么呢?陶弘景以此诗说明了其中的原委。苏轼游赤壁,在赤壁那一望无垠的江面上,苏轼只感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忘记一切烦恼,只感到自己长了翅膀,就要成仙了。还有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些诗句都让人感觉到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所在。由此可见,中国人在旅游审美中以“自适、畅神”为宗旨,体现出重视人性自由的审美情调。自适、畅神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观照,是面对风景所产生的超功利的人性自由,是一种沉入意境的心灵状态。
而西方,因为深受自古希腊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十分看重物体的形式美。西方人认为“美”是一定数量关系的差异与统一所达到的和谐。比如,雕刻艺术,西方曾概括出人体雕刻美的3个原则:①头与全身比例为1:7;②重心在一只脚上;③动作与肌肉要有柔化。总之,身体各部分,都应按一定比例来造型。所绘物象,立体、逼真,虚实分明如可触摸。西方很多名作都是按照这些“美”的原则铸造的。例如,达·芬奇的名著:《最后的晚餐》,其总体设计为几何图形,以数学的对称为基础,一条长桌,后面3扇窗子,光线从中间射人照在耶稣身上,耶稣两边各有6个弟子,再分为3人小组,每人的动作在构图上形成匀称和平衡。总之,色彩的对比、光线的明暗、凸凹的立体感等形式美是西方人所追求的。
综上所述,中西审美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说中国人的审美是一种玄境的话,西方人的审美则是一种真境。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亦即重人和重物思想的差异。中国人偏于抒情,西方人偏于写实;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探讨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是有现实意义的。准确地把握这些差异,有助于组织对路的旅游产品,提供恰如其分的服务,从而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