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education funds)
目录 |
教育基金是指企业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用于企业职工培训和提高文化科学水平的一项专用基金。它主要是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用于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加强技术研究,技术交流,以利提高文化科学水平,以及按照规定由教育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
1.广泛性。教育基金的多方筹资渠道,打破了原有国家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单一化,逐渐形成了多渠道基金来源的新格局,从而也确定了教育基金来源的广泛性。我国人口众多,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资金紧张的状态下,只有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挥人民教育人民办的优势,实行多渠道集资办学,才能补充教育经费之不足。实行多渠道集资办教育,不是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权宜之计,而是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它与各社会团体、各行各业及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生产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必须提高教育社会化程度,还要增强公民对教育的认识,把发展教育、为教育做贡献,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实效性。充分利用教育资金是提高投入效益的重要一环。教育资金筹措不易,数量有限,必须提高其使用实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要提高其使用的实效性,除必须专款专用外,还要考虑资金投向的有效性,尽量避免投入的重复和浪费,要根据需要合理定额、严格审批、计划使用,充分发挥现有资金的最大效能。
3.不稳定性。教育基金是通过社会多方集资形成的,其数额的增减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程度的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也是不断加深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基金数额的变化。它既影响教育基金的需求量,又决定着教育基金的可能量。另外,实行多渠道筹资办教育时间较短,还没有法律上的保障,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现阶段教育基金筹措数额的不稳定性。
建立人民教育基金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在我国有限的经济力量条件下办学,只靠国家的投资是不够的,教育经费不足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基金制度,多渠道集资办教育,是个相当长时间的任务,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2.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积极性,推动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3.教育基金的合理投入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改善了办学条件,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素质,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