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全面生产理论是指关于人类全部生产和生活乃至人类繁衍和社会延续的理论,即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全面生产”这个概念源自这里,马克思首先区分了“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然后进一步把他们区分为“片面的”生产和“全面的”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再次使用了“全面生产”这个概念,在叙述个人的真正精神财富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的思想时,马克思写道:“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的创造)。”在这里,“整个世界的生产”中的“整个”的内涵也就是“全面生产”中“全面”的含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这就告诉我们,全面的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的生产(家庭)、精神生产(宗教、法、道德、科学、艺术)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国家)。
马克思所说的“全面生产”,从结果上来考察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从活动的种类上来考察,包括人类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具体到“全面生产”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的生产;需要的生产;人类的生产;精神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生态的生产。
1、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的活动,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支配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活动,在人类活动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马克思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这些个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还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依据,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得以展开的起点。
2、人的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
马克思明确指出:“需要的形成是由于,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着需要的对象,而因此也就生产着需要本身。”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等,这些需要是人的实实在在的自然需要。“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一事实它遵循着被列宁称之为“需要的上升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还认为需要是一个发展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第一个层次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解决人自身生存的需要,第二个层次的需要即社会主义的需要。第三个层次的需要即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个人将获得全面发展;社会将“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从最初的生存需要开始,不断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并呈现出上升和扩大的趋势。
3、人类的生产与再生产。
马克思强调:“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存在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人类自身的生产主要是以婚姻家庭形式出现,家庭是人自身生产主要的社会形式,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同时又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法则的制约。人口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自然界中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地球上迄今为止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高级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有机体中的最高级形式,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人。
4、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
精神生产是特殊的创造性生产,具有个体性特征,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精神的生产与上层建筑的生产还是存在差异的,它还包括所有的社会意识,甚至是偶然的想象、思维和精神活动的生产。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精神生产创造了极其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精神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因。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强制性的社会分工被消灭之后,精神生产将成为每个人都能分享的、真正的、完全的自由自觉活动。
5、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们在进行上述四种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异化劳动时指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作为自然物的人必然与自然产生关系,同时,他们还在改造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以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关系,将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结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属于物质生产方面或经济生活方面的关系,即人们在社会物质生活、生产表现出来的关系。物质生产关系构成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决定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则属于思想意识以及以一定的思想意识为指导的政治、法律生活方面的关系。社会关系的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演变规律大致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使物质关系发生变化,进而要求种种思想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社会关系系统的根本变化。
6、生态的生产和再生产。
生态生产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物种生活必须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生产与再生产。“动物作为消费者利用植物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作为分解生物的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马克思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的协调,使物质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不息,体现着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在所有生产部门中都有再生产,但是这种同生产联系的再生产只有在农业中才是同自然的再生产一致的。”马克思在上述两篇文章中提出了“植物的生产”,“自然的再生产”等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自然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两类思想。
作为人类整体性实践活动的社会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多形式、多层次的内在结构构成了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然而,人们对于这一理论内在结构问题的认识却经历了由片面到全面、由粗浅到深刻的曲折过程,也即经历了由单一的物质生产类型到由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所构成的两种生产类型,发展到由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精神生产所构成的三种生产类型,再发展到目前多数研究者所认同的由物质资料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所构成的四种生产类型的认知过程。
随着我国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研究者在上述四种生产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五种生产类型。如,有学者将《手稿》中的“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解读为“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也有学者把它解读为“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认为它是生态环境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统一,是人类全面生产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新的社会生产类型。而对于原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提出的包括物质生产、需要的生产,人的生产(繁殖)、社会关系的生产(生产关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内的“生产的五种类型”,国内仍有部分研究者至今仍表示认同。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提出了“安全生产”的观点。他认为,所谓安全生产,通常包括国防建设或军工生产,医疗保健,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它是社会生产得以存在和进行的首要前提¨。遗憾的是,这种观点至今仍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广泛关注和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社会全面生产内在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始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在不同的具体历史发展阶段,各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是等量齐观的,由于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对此,马克思曾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就是说,无论如何,每一个时代总有一种生产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生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其特殊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究竟又是怎样的关系?对此,我国学术界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多数研究者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其他生产和再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对其他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关系的生产是其他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精神生产从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对其他各种生产既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生态环境的生产是其他生产和再生产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不过,有学者认为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其他生产得以进行的根本保证。还有研究者认为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我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作用曾被人们所忽视或轻视。因此,有学者强调,社会关系的生产介于生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既与物质生产具有始源性,又对精神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整个结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中介作用。还有学者把社会关系的生产置于更高的地位,认为社会关系的生产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基本前提和要素,但又必须随着其他各种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种生产不仅是其他各种生产的结果,同时也是其他各种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如何认识精神生产在社会全面生产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者认为,精神生产已成为当今、特别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物质生产虽然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其功能已由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向服务于精神生产、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方向转化。因此,对人类社会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生产经历了由“人类自身生产”为平台向“物质生产”为平台的转换,再向“精神生产”为平台的转换过程。也有研究者认为,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生产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矛盾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精神生产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有机体再生产的最核心环节;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人工生殖技术对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即家庭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如社会伦理关系和法律关系产生冲击;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与现实社会相对的网络社会悄然出现并产生与之相伴的虚拟社会关系,并对人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阐明了社会全面生产是体现人的全面本质力量的存在方式,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它为当代中国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首先,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是正确理解和确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全面生产和再生产是全面的、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辩证过程,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直接规定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规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质。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生产理论的内在要求和丰富发展。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统筹各种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社会生产的特性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建立在全面生产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飞跃。有的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从更高的哲学层面揭示了“人的生产”实质上就是社会全面生产,揭示了人们进行社会全面生产是为了人而立足于人,依靠于人并改造人,其目的和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信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社会全面生产的实践者及其成果的享用者,始终立足于、依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得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扩大、实现、维护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前提,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是关键。对此,有研究者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坚持科学的改革观,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加强对人口自身再生产的管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实现人口再生产同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更新观念,转变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之间内在的和谐统一关系,对我们确立和谐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对此,有学者指出,必须从由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所构成的生活的生产整体中来研究物质生产与人的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精神生产规律,处理好精神生产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在物化社会关系两重性的分析中,研究如何避免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关系生产的最终目标。还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启示在于,和谐发展的社会必定是各种形式的生产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其他各种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要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现实的发展中,要重视人的需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对生产关系进行必要的改革,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