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能(Accounting Function)
目录 |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利作用,包括对宏观经济发展和对微观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各种作用。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所以会计模式的主要职能是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这是会计自身的内在职能。由于不同国家会计模式的构成和运行方式不同,在会计模式主要职能之外还赋予其不同的社会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固有的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再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我国会计界通常把“控制”理解为监督,把“观念的总结”理解为核算(或称反映,但反映这一术语,其含义比较广泛,不具有会计专业的特点,所以我国《会计法》中称为核算)。会计的职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内容、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着。传统的会计主要是记帐、算帐、报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数学、现代管理学,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会计领域,会计的职能有了新的发展,具有了新的特点。会计具有核算(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1.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
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核算的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与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相比,与传统的会计相比,现代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是:
① 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价,综合反映各单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用实物量、货币量、劳动量三种度量。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条件下,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就必须广泛地运用价值形式,综合计算生产的占用、劳动的消耗、销售的收入、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
② 会计不仅是记录和陈述过去,如实反映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包括预测未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传统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是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后反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企业不仅要随时了解经营状况,检查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标,还要周密地规划企业未来的行动。
③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只有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会计信息,才能有效地、准确地掌握其经济活动情况,考核其经济效益。
④随着电子计算机引入会计领域,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使会计信息变得更为完善,更加及时、灵活、准确、更能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最为突出的是从手工会计的批处理逐步向电算化会计的实时处理转变。
2.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
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各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其特点是:
①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核算是主要利用价值指标进行的,而监督又是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会计监督也就主要依据这些价值指标进行。
② 会计监督是在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会计部门在参与编制各项计划和费用预算时,依据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审查,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前制定的目标和要求为准绳,通过分析会计资料,对已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考核和评价。会计监督按其执行者是否属于本单位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
会计职能的性质是属于管理性质,而不是生产性质。即会计工作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它是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为提高生产的效率服务的。
会计职能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会计方法来进行的。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和会计检查的方法。
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二者的关系是:核算是基础,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会计监督是如实核算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既要核算又要监督。
1、信息职能
信息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会计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借助于特定会计方法,收集加工、记录和报告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从一项应用技术发展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所固有的信息职能为世人所公认。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之交,会计模式的信息职能也必然因此而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2、行为规范职能
在会计仅仅用于记录剩余产品数量时,或是仅仅作为累计家庭收支的工具时,还没有具备行为规范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进步,需要通过会计核算与记录的业务数量越来越大,参与会计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会计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监督会计人员忠诚与否和考核其工作效率高低的需求,会计模式对会计行为的规范职能应运而生。
3、资源配置职能
会计模式的资源配制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由人们逐渐认识并逐步强化的。会计产生于对剩余产品的计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生活中开始出现合伙与委托代理等形式的两权分离,并发展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形式,会计开始走出家庭和庄园,逐步演进成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的资源配置职能因此更为人们所重视。
4、利益保护职能
利益保护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的延伸。在发挥会计模式的资源配置职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也就是说,无论是通过会计制度制约会计人员,还是依据会计准则规范会计信息,都是借助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实现对某些利益主体的保护。
5、行业管理职能
各国会计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职业及其组织通过法规、制度等对会计行业进行规范。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会计职业在该国家的工作范围和法律责任有所差别,制定规章条例的机构也会因国而异。因此,会计模式的行业管理职能也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在我国,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并在八十年代达到高潮,从"一职能"学说、二职能"学说到"全职能"学说,各种观点都有,分歧很大,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目前,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占主流地位的是"二职能"学说,即反映(核算)和控制(监督)这种观点主要是从马克思对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这种观点已明显滞后于会计实践。为此,本文将站在会计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会计在新时期的特点,对会计职能进行重新界定,以求人们对会计职能有一更完善的认识。
一、对马克思关干会计基本职能论述的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认识角度不同,因此,对会计职能的理解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监督本身的含义为"监察"和"督促",而会计监督则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从过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其二,从"观念总结"中的"总结"来看,德文原意是"合成"、"综合",因此,将"观念总结"理解为"反映"有过窄之嫌,因为,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说,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二、会计职能的定位
要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把握会计职能,需要对会计职能有如下认识:
1、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集中表现
目前,在我日会计理论界,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最主要有两种观点: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话动论。
会计信息系统论的支持者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及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与以往的诸如强调会计是一种提供财务信息的规则和方法的会计工具论相比,会计信息论无疑有其先进之处。首先它认为会计是一个过程,从而否定了"工具论"。其次,它还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从单纯的财务信息扩大为经济信息。但是,会计信息系统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杨纪琬教授就曾指出,"以信息系统来概括会计的全部内容有以偏概全之嫌,即使抛开很难用信息系统来概括的管理会计的内容来说,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稽核监督制度、防弊措施等也随处可以显示会计的管理职能。
我国最早提出会计管理活动论的会计学家是杨纪碗教授和阎达五教授,他们在1980年的<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一文中指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看,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具有管理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我是倾向于"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因为,无论从微观的角度还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会计在组织、综合经济信息方面和利用经济信息管理方面都是紧密结合的。近年来涌现出的宝钢、邯钢经验部已充分证明了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管理作用。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经济管理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它通过其特有的方法,对经济信息进行核算处理,并依据自己处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而作出决策,以实现管理的职能。虽然从表面上看,决策是由最高管理层作出的,但事实上,决策并非仅仅是拍板的一瞬间,它是一个过程,它包括有确定解决的问题、拟订各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而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最关键的,它实质上充当着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如果会计核算不正确、反映不真实、预测不准确、分析不透彻,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所以,我认为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职能是充分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的。
2、会计的管理职能是在会计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发展起来的
(1)会计职能的形成阶段
当会计处于原始或者雏形阶段时,"单式记帐"会计的职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计量",即人们通过头脑的或帐本上的简单计算来衡量其劳动成果。当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通常需要对这种计量进行必要的核查及比较,此时会计的管理职能就诞生了。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我认为,计量这种最初的会计行为就是在人们"关心 "的想法下产生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的看到:计量不仅体现了人类原始会计思想的产生,还体现了人们对生产活动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生产生活资料进行合理配置,
虽然这种管理行为本身也是原始的,但它却是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的。当然在这一阶段,会计的管理职能还远未成熟,会计的职能也主要体现在"计量"、"核查"、"比较"上。如果用一职能来描述时,"核算"应是这一阶段对会计职能较简明及准确的表述。
(2)会计职能的发展阶段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给当时欧洲,特别是英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由此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适应资本主义大企业需要的经营形式-股份公司出现了。而此时,会计已经从原始的"单式记帐阶段"转变"复式记帐阶段",会计的管理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使资本向有良好效益的企业积聚,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由于股份公司的所有者分散于广泛的社会阶层中,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多数所有者远离经营实体 ·失去支配能力。但作为所有者集团,他们又关心其投人资本的保全,以维护其利益的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管理职能就逐渐显得重要起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申指出,管理工作最初是由财产所有者自已从事的,但他"一旦有了足够的财富,他就会把干这种操心事的‘荣誉’交给一个管家。"马克思的这段话是和会计的核算、管理职能思想相一致的,尽管在这一阶段,会计的对内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但其本身所具备的核算及管理职能的事实已无可质疑了。
3、会计职能的逐渐成熟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泰勒的"科学管理法"逐渐渗入产业界,为现代意义上的经营管理打下了基础。科学管理的管理思想给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冲击,而会计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方面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现为管理会计地位的不断提高及"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管理"等会计管理方法的出现。另外,多种形式的会计分析方法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逐渐开始得到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由此产生了急剧的资本集中,许多大规模的投资活动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管理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便会计的管理职能开始被社会广大阶层普遍接受。
4、对会计职能基本内涵的认识
会计职能的基本内涵在会计发展的不同时期并没有发生改变,唯有其实现的深度、广度及精度等会因经济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提到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下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影响范围及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会计由原来的主要服务于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的需要转向服务于包括国家在内的股东、债权人及社会的其他方面。另外,代理人理论、产权经济学等新兴经济学前沿理论也给企业会计管理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会计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会计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枢。
5、小结
根据上述认识,我认为会计的两大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地、连续地和系统地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管理职能可具体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管理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虽然,核算职能、管理职能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核算职能只是为管理职能提供铺垫和服务,管理职能才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三、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方法、作用之间的关系
会计职能同会计目标、方法、作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顺人们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1、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的关系
会计目标概括地讲就是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具体而言,会计目标就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与会计职能相比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是会计应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满足有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会计职能作为会计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它的内涵是会计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另外,会计目标是适应于特定经济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使会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变化性的特点,而会计职能则是相对稳定、单一的东西。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会计目标是人们的主观要求,而会计职能则一种客观存在。会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同会计职能相吻合,如果脱离了会计职能,会计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得到实现。这好比一个人只能挑100斤的东西,你硬要他挑200斤,这是力不能及的。所以我认为,会计职能是会计所能达到目标的前提。职能在先,目标有后。
2、会计职能和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会计人员运用特定的技术作用会计对象行为的程序或方式。会计工作的进行是有具体的会计方法构成,并有会计人员的行为推动,因此,会计方法是会计职能由潜在的有用性转化为现实作用的关键。会计方法选择不正确或不科学,很可能导致会计职能窒息。要便会计职能得以良好发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方法。所以,我认为,会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是在于不断改递和完善会计方法,便之更好地实现人们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3、会计职能与会计作用
会计作用是指会计活动茬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经济环境下实际产生的效果。会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外部环境,即会计工作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二是会计活动本身,即会计职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程度。由于会计的作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会计作用可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会计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会计无论在宏观经济管理还是在微观经济管理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是在人们对会计职能的有效利用下实现的;会计的消极作用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的失真上,它不仅便会计的职能难以有效发挥,而且还会造成人们对会计正面作用的怀疑。所以,我认为,要使会计作用得到充分展现,我们必须在有效利用会计职能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找出当时会计工作实际运行效果和会计职能需求之间的距离,发现会计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挖掘会计工作的潜力,从而逐步完善和加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四、总结
无论是从会计本质来看,还是从会计的发展及现状来看,我认为,将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和管理是合乎情理及科学的。虽然,在目前,会计的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从会计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会计的管理职能作为会计的首要职能必然会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