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会计活动

  	      	      	    	    	      	    

会计活动(Accounting Activity)

目录

什么是会计活动[1]

  会计活动是指按照会计程序,采用会计方法,完成会计任务所发生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工作是将大量的经济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和整理而成为会计资料,提炼出有用的会计信息,然后输送给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银行财政税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阶层等部门。会计活动的内容以及所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会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有三大类: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注册会计师职业。

会计活动的主体和客体[2]

  会计活动主体是有头脑、能思维的从事会计活动的人。即有会计科学知识和技能、拥有相应权力、从事会计活动的人,亦即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主体必须具备会计知识、会计能力、会计权力、会计义务等。会计活动主体是会计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会计工作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活动主体。

  会计活动客体是指进入会计活动主体的人或物即会计活动领域的人或物,它是会计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会计活动的内容是由会计活动客体决定的。会计活动客体的基本形式是人、财、物。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会计活动的第一类客体,只有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推动会计的发展;物是会计活动的第二类客体,它既包括会计活动中使用的物,如帐簿、计算工具等。也包括会计活动对象的物,如机器设备、材料等。财是会计活动的第三类客体,它既包括会计活动本身使用的货币资金,如会计人员的工资等,也包括作为会计对象的货币资金。会计活动主体要发挥作用,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掌握会计活动客体。会计活动客体是会计活动主体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会计活动的表现形式[3]

  1.记录(记帐)

  将经济过程中所引起的资金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动,记录清楚。例如,生产性企业投入了多少资金,购建了多少机械设备和房屋建筑物,买了多少原材料、工具用具,发放了多少工资,支付多少其他费用,生产出多少产品,取得多少销售收入,获得多少利润,等等,都一一记录清楚。商业企业,要记录购进多少商品销售了多少商品,发生了多少流通费用,实现多少利润,等等。行政事业单位,则要记录清楚拨入的款项和各项费用开支,等等。这是会计的基础工作。

  2.计算(算账)

  计算包括多方面,一种是简单计算,如买了多少公斤材料?每公斤多少元?一共花了多少钱?等等。这种简单计算,一般和记录工作同时进行;另一种是较为复杂的计算,如某种产品生产完工了,总共花了多少成本?一个时期(如一个月)取得多少销售利润,这就要进行一系列计算,把记录的有关生产、销售的费用汇集起来,并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还要计算清楚各种应付未付费用和税金等等,这样才能确定税金和利润。这种计算工作往往单独进行,根据计算结果再进行记录或作其他用途。

  3.报告(报账)

  会计是为经济管理服务的,记录和计算本身尽管是一种管理活动,但只是整个企业、单位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它所记录和计算结果所产生的数据,却综合反映了整个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除会计部门本身要掌握外,必须及时报告给经营管理负责人、投资者和有关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以便他们从中了解、评价经营管理,进行决策。

  4.检查分析(用账)

  会计除进行上述三项活动外,还要进行检查和分析工作。检查,主要就是检查资金的变化,从而检查了起资金变化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财经制度规定和计划预算的要求,等等;分析,主要就是分析资金变化及其反映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原则,以及效益的大小和原因等等。例如,购买材料就要检查这些材料是否需要,是否符合计划,发货票是否合法,数字是否准确,入库等手续是否完备等等。如产品成本计算出来后,要分析比较是否达到计划要求,其中那些产品或其中费用项目是高了或低了,等等。会计的上述四种活动,在手工操作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帐簿或根据帐簿数据进行的,即将经济引起的财产物资变动登记入帐簿,根据帐记录进行计算,根据帐簿记录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编制会计报告(报表),利用账簿记录和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分析。因此,会计的活动,也就被称为“记帐、算帐、报帐、用帐”活动,(在用电子计算机操作情况下,记帐、算帐、报帐通过另一种媒体进行,变成了信息处理,会计的活动显然就变成“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活动)。足见,会计之所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管理,是以其特有的管理活动方式一一记帐、算帐、报帐、用帐为基本特征的。

会计活动要素[4]

  1.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会计活动的特定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计信息的用途、使用范围及所反映的内容都有所不同。现代会计信息不仅反映了会计主体单位的财产保管情况,而且反映了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情况与资金变动情况;不仅反映了会计主体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反映了会计活动各主体遵守财经法纪的情况;现代会计信息不仅是评价会计主体单位管理当局经营业绩的依据,而且是会计主体单位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各部门、单位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资料;现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包括会计主体单位内部各个方面,而且还包括会计主体单位外部各个相关方面,并且一个国家所有会计主体单位的会计信息综合,也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参考资料。显然,在现代经济的复杂系统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所有上述作用是需要专门考虑的问题。

  2.会计人才

  早期的会计是业主的一项附带劳动;随着会计技术的发展,大约在复式簿记出现不久,会计工作开始从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独立出来。正是这一社会分工的出现才导致会计人才的产生。从现代会计活动看,虽然全社会的会计人才并不一定都从事会计工作,但会计工作却离不开会计人才,会计信息是会计人才发挥作用或会计人才的劳动结果,会计服务是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活动的另一种方式;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既不可能存在没有会计人才的会汁主体单位,也不可能存在没有会计人才的会计服务单位。会计人才虽然包括在一般劳动者之中,但其知识和劳动能力又不同于一般劳动者,他(们)是具有会计知识和会计工作能力的劳动者,并且,由于现代社会会计技术的复杂程度使得会计人才类型和层次更加细分化,如何使不同的会计人才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也是一个需要专门考虑的配置问题。

  3.会计服务

  会计服务是会计工作内部发生社会分工的结果。这一结果造成一部分会汁人才可能进入会计主体单位来从事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工作,从而成为狭义上的会计工作人员,另一部分会计人才可能进入会计服务单位来专门从事会计服务工作而成为注册会计师或其他会计眼务人员j虽然会计服务产生的动因是验证会计信息的需要,但是在会计服务产生以后,其业务范围却在逐步扩大,到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会计信息的验证过程,不仅渗透到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过程,而且还扩大到会计教育、会计信息使用以及与会计管理有关的各个方面。也正是会计服务业务范围的扩大,增加了人们对会计活动范围加以认识及对会计工作环节进行划分的难度-从未来会计活动发展趋势看,可以肯定,会计服务是会计活动不可缺少的构成环节,特别是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范围还会扩大,验证会计信息、提供会计技术的会计服务也会越来越重要。而面对如此复杂的状况,要使一个社会的会计服务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也是-个需要专门考虑的社会性配置问题。

会计活动要素的特征[4]

  1.会计活动要素的资源性

  我们研究会计活动要素是否具有资源性特征的目的在于:通过肯定会计活动要素是可能以一种会计资源形式而存在的,来为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在会计活动要素配置中发挥作用奠定理论基础。资源就其本意来讲,应是可以利用或依靠的物质来源;按经济学的一般意义来理解,资源应是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存在物,而经济资源则是指那些既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又存量有限、需要节约使用(经济利用)的那部分存在物,它既可以是可再生资源,也可以是不可再生资源。据此考察会计活动要素,我们会发现:会计信息,会汁人才,会计服务都是具有经济资源基本特征的会计资源,即它们都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开发、用以满足社会会计活动需要、以会计活动要素形式而存在的一种存量有限的经济资源;并且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的范畴,不过是其各自的再生周期各不相同而已。会计活动要素的有用性是十分明显的,但不同的会计活动要素,其稀缺性和再生性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会计信息的稀缺性受两个因素的制约而形成:一个是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即在有效时间内使用者不可能取得所需要的全部会计信息;另一个是会计信息的垄断性,即会计信息由于受部分集团或个人的控制而不能使需要的人们随意获得。一般地,当垄断程度越高时,获得者可能会得到越多的使用效益,但其获取的可能性却越小;会计人才的稀缺性受人力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会计人才供应中社会环境、教育投资结构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会计服务的稀缺性成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才的稀缺性,二是会计服务行业的高风险性。会计信息的再生性一方面表现为会计信息奉身的更新,即随着会计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发生,新的会计信息会不断地形成;另一方面表现为会计信息的重复利用。会计人才的再生性一方面表现为随着整个社会会计教育的发展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知识更为丰富,更为先进的会计人才;另一方面表现为会计人才个体的知识更新和层次结构调整。会计服务的再生性来自会计人才的再生性和会计服务组织形式的更新。相对而言,会计人才的再生周期较长,这是因为对人的教育总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

  2.会计活动要素的生产力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生产力阶段、近代生产力阶段和现代生产力阶段。在现代生产力阶段,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量和配置状况。智力资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而会计信息是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会汁人才是人才资源的构成内容,因此,在现代生产力阶段中,会计活动要素的生产力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某些会计学者所言:“会计也是第一生产力”。会计信息力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对会计信息的利用程度或会计信息发挥作用的程度,它包括联结力、调控力和决策力等三方面内容:会计信息的联结力是指会计信息能够联结社会生产力诸要素内部及相互之间,使之形成有机整体并发挥整体功能的能力;会计信息的调控力是指会计信息可以调节和控制不同层次的社会生产力系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以及与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有效、合理地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能的能力;会计信息的决策力是指在整个决策过程中,通过对会汁信息的使用而使决策结果形成科学的系统目标与行动方案的能力。会计人才力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会计人才的使用,一则可以相对节约会计工作时间,包括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时间和会计信息的验证时间;二则可以相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从而有利于会计信息力的发三则可以相对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会计服务力是会计信息力与会计人才力的一种转化形式,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3.会计活动要素的商品性

  我们的分析已经肯定了会计活动要素的经济资源性和生产力性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资源和生产力要素都一定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其配置过程的;所以,研究会汁市场的含义还要考察会计资源能否成为会计商品,即成为会计资源的会计活动要素是台具有现代商品的一般性特征。相对而言,会计活动要素的商品性特征产牛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受到会计活动本身发展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但无论怎样来认识,所谓会计商品都应是那些为满足会计活动需要而生产的、用以进行市场交换的、具有价值及使用价值和价格的一组会计知识产品。虽然当复式簿记方法的学习还停留在少数贵族子弟和修道院修士时,或者当会计信息的使用还停留在会计主体单位内部时,会计活动要素的经济资源性和生产力性也可能已经有所体现,但在那时,人们获取会计知识的目的却不是为了给他人提供会计工作能力或会计服务能力,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也不是为了满足会计主体单位外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即会计活动要素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并未发生分离,尽管它们都已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也还不能充分表现出其商品性的特征。从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上看,如果会计活动要素在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配置并不是在双方进行了双向、自主、自愿、公平的选择后所形成的结果,而是由政府部门配给的,那么,会计活动要素的商品性特征也不可能得到充分表现。我们研究会计市场的经济背景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会计活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人学习会计知识、培养会计工作能力的目的都不是为其自身提供会计工作能力或会计服务能力,而是为了交换,即通过为他人提供会计工作能力或会计服务能力来换取自身利益的满足,同时,所有的会计主体单位也都必须对外传递会计信息。所以,只有到现代,会计活动要素的商品性特征才能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其表现也才能够明显起来。

参考文献

  1. 毛丹.经济管理基础.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 于玉林主编.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3. 企业法人经营管理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05
  4. 4.0 4.1 马晓芳著.三友会计论丛.第三辑.会计市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