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代际剥削是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在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和父母对子代婚姻责任强的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生有儿子,父母又把子代婚姻当作自己的人生任务,子代结婚所需的彩礼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了父代的负担,在花费半辈子积蓄完成后代的婚姻的同时,父母不仅得不到太多回报,还可能搭上自己的养老金,甚至负债累累。
因此,看似是孩子成婚,实际上父母才是其背后婚嫁成本的实际承担者,形成了代际剥削。
在农村的代际之间存在着残酷的“代际剥削”。正在奔向老年的中年人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们似乎甘心情愿地向着这个命运奔去。为的是拼命让儿子买房、娶妻、生子,但老人得到的养老回馈也许微乎其微。这是中国社科院调查报道的在农村日益常见的现象。
为儿子娶媳妇,抱上孙子,是父母的基本责任,是父母的人生任务,这就是历代中国社会传宗接代的观念。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生命可以通过无限的血脉和香火相传而获得永恒,这是中国农民的宗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对其最为生动的说明。[1]
老人挣钱子女花,这种模式在富裕地区和普通地区不太相同,富裕地区如苏州,老人有多种收入来源,土地、政府福利、工作机会等,这里老人不辞辛苦地持续工作到七老八十,大部分财富通过对子女婚姻的投入转移给子女,这些子女一般也有工作,但不辛苦,赚着小白领的收入,过着中产阶级的轻奢生活。在普通地区呢,比如中部地区,老人一直参与劳动,主要是务农,收入不但够自己的,还有剩余补贴给子女,但是补贴数额有限,这些父母晚年需要照顾时,得到的照顾比较潦草。甚至有些地区,老人为了不拖累子女而自杀,子女有没有什么压力。
就是未老先养,发生概率总体不高,但在广东相对落后的地区比较普遍,父代,尤其是男人,在子女结婚后就不再辛苦赚钱了,尽管自己还不到五十岁就开始了心安理得的养老生活,到不能自理的时候更是心安理得地享受子女照顾,这种模式亲子两代是绝对不能分家的,但是夫妻关系比较不受重视,经常会有老头和老太太分别在自己不同子女家养老的安排。城市里,个别养女儿的家庭也可能出现这样的代际经济模式。
就是父代和子代互相的帮助界限比较分明,父代不会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子代身上,同时不会无限度地供应子女,子代也不会背负父代的生活责任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这种模式也分富裕和普通二种情况,富裕的情况以珠三角的富裕地区为代表的“富老自养”模式,这些老人因为有土地房屋等资产转变为分红和租金收益,他们可以悠闲轻松地过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能自理时因为有财产也不担心没人照顾。普通的情况呢,姑且称之为“穷老自养”,主要是华北地区的普通人,他们在子女结婚后自己单独生活,与子女是亲戚关系,而不再是一家人。他们不能自理后也依赖子女,但是能够得到的照顾比较疏离。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是人们对老年生活的美好期待。但遗憾的是,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却没有如此美好、从容,尤其是那些在晚年,在绝望中,选择以自杀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老人。这些老人想到的不是为人的尊严,而是自己的作用—当他们已经无法为这个家庭作出贡献,反而将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时,他们宁愿以死的方式,为这个家庭做最后的努力。
而这种看法,不仅仅在老人身上存在,当周围人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老人自杀,他们同样在把老人看成一种负担,一种累赘,而不是一个被家庭掏空、为社会贡献了一生的,亟需赡养的老人。这时,老人在他们眼中也是工具,当一个工具不能再用时,存在显然没有价值。这也就是专家所说的代际剥削。
其实,这种工具化的思维不仅仅在老人身上存在。即便是把他们视为无用工具的人,自己也在扮演着工具的角色。他们一样在为子女后代的事情打拼着,他们就像是还债的工具,要为孩子的教育、住房、婚姻,生活的所有事情操心、劳力。
在县城买房的年轻人就不只是不赡养父母,而且通过代际剥削将父母从事农业生产所获收入拿到城市消费。新的通过代际剥削而成的城市对农村的剥削便已成型。
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在动员农民进县城买房置产。但在当前中国农民其实并无可能通过在城市务工来获得相对体面的城市生活的条件下,这样一种政策导向将不仅是推动了城市对农村的新的剥削,而且这种剥削还是通过年轻人来剥夺老年人这种最残酷的方式进行的。
改变人的工具化思维,当然不仅仅是改变个人观念那么简单。就像那些于无望中走上绝路的老人,跟他们说人生的美好,跟他们说家庭的温暖,跟他们说生活的精彩,有什么用呢?他们就是这样真实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可能重病缠身无钱医治,他们可能寂寞无聊厌倦人生,他们可能矛盾重重无法安生。他们根本没有地方去躲避。其实,对于农村老人自杀的原因已经清楚,但答案显然复杂—不是重视,不是改变个人观念,不是增加家庭温暖那么简单。在社会悲剧面前,个人的力量通常是孱弱的。
所以,还需要改变的是,社会的观念以及社会的制度。需要反思的是,社会有没有完善的医疗制度、养老制度,覆盖到农村老人的身上,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是家庭的负担,而是社会需要救助的对象?如果,老人的心病不能解除,喊几声关怀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