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一万小时定律

  	      	      	    	    	      	    

目录

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人做一件事,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都能从普通人变为某一领域的顶级人才

  国外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如果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需要10000小时的磨练,如果按比例计算的话,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然而该数据还只是理想状态,除去我们日常吃饭、睡觉、应酬的时间,若是想凑够10000小时,起码需要7年的时间。

一万小时定律的提出依据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一万个小时是怎么算出来的?

  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对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流畅、好懂的文字。在调查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每天3小时的练习只是个平均数,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同。上世纪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也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验证。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为什么是一万个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音乐神童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他音乐家的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到他21岁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时,可想而知他已经练习了多少小时。象棋神童鲍比·菲舍尔,17岁就奇迹般奠定了大师地位,但在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时间的艰苦训练。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一万,反复出现。

  这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

一万小时定律的案例

  一、爱迪生

  谈到大发明家,可能大多数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肯定就是爱迪生。爱迪生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的发明共有几千项,包括电灯、电话、电报机等等,堪称是影响万千现代人生活的伟人。

  然而您可能并不知道,作为一位被世人夸为天才的发明家,爱迪生也在背后吃过不少苦头。当时的爱迪生有一个想法,他试图发明一种移动电源,用于改良传统电源笨重的特点,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可即便如此,爱迪生并没有放弃,而是花了整整十年的时光不断研究,最后终于成功发明了蓄电池,正是在这十年之中,他却经历了近五万次的失败。

  二、郭靖

  金庸先生的著作《射雕英雄传》中,其主角设定极为突兀,金先生一改主角机灵聪明的设定,而是变成了痴傻愚笨的傻小子。傻小子郭靖生性木讷,在江南七怪的教导下学习功夫,但江南七怪的能力的确有限,只能让郭靖寒暑练习基本功。江南七怪的教学方式虽然看似落后,实则也是在帮助郭靖打牢基础。换一个角度而言,如果郭靖没有深厚的基本功为根底,他也不可能从洪七公处快速习得降龙十八掌。由此可见,“一万小时定律”实在是帮了郭靖的大忙。

  三、王徽之

  王徽之是我国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造诣古今一流,但可能您并不知道,其实王徽之的弟弟王献之也同样是一位书法艺术家,只是因为哥哥的光芒太耀眼,致使自己的名气不太出众。

  王献之在练习书法时,其父亲曾交代称,只要他能涮笔到将院子十八口大缸的水全部染黑,就算是具备了最初的基本功。王献之听罢遵照父亲所说,苦练十年之后,终于将十八口大缸全部染黑,最终才获得了父亲的赞同。

  四、司马光

  司马光是著名的文豪,然而他儿时却十分贪玩,以至于被先生多次责罚。司马光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决定改掉贪睡的坏毛病。司马光为了能够早早起床,特意在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形的木头制作了一个警枕,一旦早上有少许翻身的迹象,头部就会自然滑落在床板上,想继续睡也成为了难事。正是靠着自己的警枕,他每天都早早地起床读书,终日坚持不懈,最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并为后世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五、莫泊桑

  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曾拜在福楼拜的门下为徒,他一直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得到老师的点评,却始终未能如愿。带着种种的疑问,莫泊桑询问福楼拜,而福楼拜的回答是,只要你能坚持写作十年,一定会有飞速的进步。莫泊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洋洋得意的作品其实都非常幼稚且无深度,为此,他开始刻苦钻研,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写作中,最后果然靠着《羊脂球》一举成名。

一万小时定律的争议[1]

  研究: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勤学苦练不一定成才

  美国知名网络杂志Slate发表了一篇题为《孰能不一定生巧》的文章。文章通过各种丰富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生而是不平等,自身的很多才能受到基因的影响。若在某个领域缺少“天赋”,其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卓越的水准。

  以下是文章概要:

  十年前,当时年仅13岁的马格努斯•卡尔森(Magnus Carlsen)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击败了前世界冠军阿纳托利•卡尔波夫(Anatoly Karpov),引起了国际象棋界的巨大轰动。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卡尔森又与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被誉为“棋坛巨无霸”的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打成平手。

  后来,卡尔森一跃成为国际象棋界的明星:2004年获得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称号;2010年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排名第一的棋手;2012年打破加里•卡斯帕罗夫保持了12年的最高等级分纪录。

  取得如此惊人成绩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些人在音乐、游戏、体育以及商业方面出类拔萃?这个问题一直是心理学领域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19世纪初期,优生学创始人、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表弟法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通过对数百位学者、艺术家、音乐家以及其他方面专业人士的族谱进行分析,发现人的成就往往由家庭决定。

  举例来说,他从巴赫家族中数出了20多位著名的音乐家,其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最负盛名。高尔顿总结认为,在某些方面有成就是由于“天生”禀赋如此。

  在近半个世纪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Watson)反对高尔顿的理论,他还笃定从婴儿中随机挑选一个,无论这个婴儿具有什么才能,他都能将其“训练成任何领域的专业人士,从医生、律师到企业家甚至是乞丐和小偷。”

  这种“人才培养理论”在最近几十年中占据主导地位。1993年,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 • 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及其同事在心理学权威杂志《心理学评论》上发表文章称,人们在音乐以及象棋等领域的表现差异性很大程度是由于他们在专业领域“刻意练习”的时间多少造成的。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埃里克森和同事们从柏林音乐学院聘请了数位优秀小提琴家,并询问他们每年在音乐上“刻意练习”的时间,结果发现最有成就的音乐家“刻意练习”的时间最多。例如,优秀小提琴家“刻意练习”的平均时间为1万小时,而成就稍逊的小提琴家所用平均时间为5000小时。

  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这种情况在钢琴家中更加明显。成为一位出色钢琴家平均需要付出1万多个小时,而达到业务爱好者水平平均只需要2000小时。基于这些发现,埃里克森以及其同事认为,长久的努力,而不是内在的才华才是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区别。

  后来,这种理论经过过滤后进入了流行文化。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Outliers)中使用了“1万小时定律”(10,000 Hour Rule)。

  受此启发,Macklemore & Ryan Lewis在首张专辑《The Heist》中创作了一首名为《一万小时》(Ten Thousand Hours)的歌曲。后来,《The Heist》还获得了第56届格莱美最佳说唱专辑。

  不过,最近的研究显示,“刻意练习”虽然很重要,但只是专业才能七巧板中的一块,而且还不是不可或缺的最大的一块。认知心理学家福尔兰德•戈贝特(Fernand Gobet)和吉尔莫•坎皮特里(Guillermo Campitelli)的研究就首次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为了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国际象棋选手所花费的时间差异很大。

  例如,为了达到大师级水平,需要“刻意练习”的时间从728小时到16120小时之间不等。这也意味着一位棋手为了达到大师级水平,其付出的时间可能是某些人的22倍。

  由凯斯西储大学心理学家布鲁克•麦克纳马拉(Brooke Macnamara)及其同事近期完成的一篇分析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麦克纳马拉等心理学家搜索了9000多份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出版物,最终确定其中88篇研究报告收集了“刻意练习”的行为,并记录了“刻意练习”与相应技能行为之间的关系。剔除极个别情况,“刻意练习”与技能确实存在关联。这也就是说,勤加练习的人要比疏于练习的人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好。

  不过,这两者的关系并非永远成正比关系:“刻意练习”所造成的“无法解释”的变化要多于可以解释的变化。例如,在国际象棋方面,通过“刻意练习”而变得更优秀的比例是26%,这一比例在音乐领域是21%,而在体育方面则是18%。

  因此,“刻意练习”不能解释一切、或者说几乎所有人的表现,甚至连这些领域大部分人的表现也无法解释。具体而言,这些案例说明,即使是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也无法“保送”你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因为影响人们在某些领域表现的因素还有很多。

  在这些众多因素当中,其中一个可能是接触某个领域的年龄。在戈贝特和坎皮特里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即便是考虑到先开始下棋的国际象棋棋手要比晚开始下棋的棋手所进行的“刻意练习”更多,前者所取得的成就也比后者更高。因此,童年时期可能有一个窗口期,就如同学习语言一样,对于我们能否掌握某些复杂的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基因也能够影响成功。一项由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学家罗伯特•普罗明(Robert Plomin)牵头的研究给15000多对双胞胎做了出生记录,这些双胞胎被要求参加一系列测试问卷调查,其中包括记录孩子绘画人物的能力。

  在近期发布的数据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同卵双胞胎在绘画能力一致性上的能力要强于异卵双胞胎。这也就是说,如果同卵双胞胎的其中一个擅长画画,其另一个兄弟姐妹擅长画画的可能性也很大。

  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100%相同的,而异卵双胞胎平均只有50%的相同基因。这一发现表明,人们在基础艺术能力上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另一项基于这些样本的独立研究发现,在阅读上,专业人才与能力稍逊者之间一半以上的差异归咎于基因。

  在另一项研究中,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心理学家米里亚姆•莫辛(Miriam Mosing)的带领下,要求10000对双胞胎估算了自己花在音乐练习上的时间,并对他们在基本音乐能力进行测试。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虽然音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影响,但没有证据表明这项能力因练习而发生改变。对于一对同卵双胞胎来说,在音乐上练习时间较多的那个人在测试中并不比练习较少者表现更出色。

  虽然此次测试中所体现的音乐能力并不是成就高水平所必需的唯一因素,但也从一定程度表明,勤加练习在提升音乐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莫辛以及同事认为,在音乐领域,练习并不意味着完美。

  以同一种思路,生物学家迈克尔•隆巴多(Michael Lombardo)和心理学家罗伯特•迪纳尔(Robert Deaner)查阅了杰西•欧文斯(Jesse Owens)、马里恩•琼斯(Marion Jones)以及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等短跑名将的履历。

  他们发现,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这些运动员就凭借自身出色的素质脱颖而出,而这种能力在他们还没有比其同龄人累积到更多的练习之前就已经有体现出来了。

  所有研究都表明,我们在能力方面并不是生而平等的。这一结论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安,但却可以理解。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