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酗酒、唱歌、叼着烟卷。这样一个女人死得不明不白。”诗人西川用不到百字,概括了性感女神、美国好莱坞顶级女星玛丽莲·梦露的一生。
玛丽莲·梦露生前曾留下两句口头禅:“我只穿香奈儿五号入梦”“我还需要一杯香槟”。
语言,折射的是玛丽莲·梦露的生活习惯。她极爱香槟酒,睡前要喝,工作时也要喝。据说,为了拍到梦露的性感照片,《Vogue》杂志的工作人员曾专门为她准备了一整箱香槟。
1926年6月1日,一个女孩在洛杉矶的一家医院里诞生,当时名叫诺玛·简,后来叫玛丽莲·梦露。她是个私生女,父亲在她未出生时即远走他乡。她出生后不久,母亲因为精神分裂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而且几进几出,根本照顾不了梦露。
梦露的整个童年时光,被辗转寄养在11个家庭中,还在孤儿院待过。没了可靠的监护人,梦露备受歧视、冷落,甚至遭到了侵犯。这些,在她口述实录的《我的故事》里都有交待。
从小颠沛流离、缺少关爱和良好教育的成长经历,影响了玛丽莲·梦露的一生,尤其在人际交往方面最为突出。她习惯了孤独,做事没有边界感和尺寸感,与三任丈夫均无法共度一生,与生意合伙人反目成仇,与签约单位两度闹掰,最终在36岁时死得不明不白。
职场上的不顺,情场上的失意,让玛丽莲·梦露精神上出现了压抑、焦虑,逐渐依赖上了借酒浇愁,最终酗酒,直到住院接受精神治疗。
现实中,玛丽莲·梦露最喜欢喝的酒是白雪香槟Piper-Heidsieck和香槟王唐培里侬Dom Perignon。睡觉前,她要喝上一杯;清晨起床后,再来一杯。
曾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女人,为香槟而生,因香槟而更加美丽。梦露,就属于这一种。香槟酒一度贯穿于她的生活和工作。
1951年,25岁的梦露在她的生日宴会上喝香槟喝得酩酊大醉。流传后世的画面里,她躺在地毯上,容颜妩媚,皮肤白皙,身姿婀娜,成为女性醉酒后的经典场面。
1962年2月17日,梦露给联邦德国驻洛杉矶总领事沃克玛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让外人津津乐道地是赠酒的故事。她俏皮地写道:“谢谢您送的香槟。它来了,我喝了,我快乐!”字里行间透露,连德国驻洛杉矶总领事也知道梦露爱喝香槟这个习惯。可见,梦露喝香槟的确名声在外。
四个月后,时装摄影师波特-斯特恩受《Vogue》杂志委托,希望为梦露拍一组“只穿Chanel No.5的写真”。梦露的条件只有一个,仍然和香槟酒有关:准备3瓶1953年的Dom Perignon。拍摄当天,梦露喝了一杯Dom Perignon,很快进入了状态。斯特恩从下午4点半一直拍到次日凌晨3点,后来还补拍了两天。然而,《Vogue》尚未来得及刊发这些照片,梦露便香销玉陨了。这组写真也成为了“The Last Sitting”。斯特恩从中选出部分出版了影集《玛丽莲-梦露:最后的肖像》,里面既有梦露手持酒杯、笑容灿烂的清纯一面,也有她抓着酒瓶、醉眼迷离的肆意瞬间。
法国作家米歇尔·施奈德写的《梦露的最后岁月》里,香槟也出现了。此书以心理医生拉尔夫·格林逊与梦露的交往为线索,其中有一段描述:“玛丽莲和格林逊一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她总是在格林逊家的冰箱里存一瓶Dom Perignon香槟,每次结束就喝上一杯。”
影片中的玛丽莲·梦露同样是离不开酒的。
电影《热情似火》里,当新来的贝斯手黛芬妮和萨克斯风手乔瑟芬与梦露第一次见面时,她正在偷酒喝。
电影《七年之痒》中,梦露扮演的那个女孩为自己的22岁生日买了一瓶香槟,却不会开软木塞,就带到楼下和那个中年男人一起分享。
虽然事业如日中天,虽然香槟美酒伴生,然而,残缺的原生家庭,畸形的寄养家庭,破碎的自建家庭,让玛丽莲梦露始终是一个孤独的酒者。她的一生,创伤无法愈合,漂泊无处安放,身体和心灵虽曾几次短暂停留,最终仍是孑然一身。
“有时候,我去参加派对,整晚没有一个人跟我讲话。”
“我知道我属于公众、属于世界,这不是因为我的才华或美貌,而是因为我从来都不曾属于任何东西、任何人。”
“我是那种人们发现已经死在空荡荡的卧室里的女孩,手里拿着空荡荡的安眠药瓶。”
“我总是一个人!总是孤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