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蛛亚目—鹫蛛总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螯肢亚门
蛛形纲(蜘蛛纲)
蜘蛛目
新蛛亚目
鹫蛛总科
鹫蛛总科(学名:Gnaphosoidea),又名平腹蛛总科,是蛛形纲蜘蛛目新蛛亚目之下的一个总科。
1.下属
沙蛛科(Ammoxenidae)
琴蛛科(Cithaeronidae)
加利蛛科(Gallieniellidae)
平腹蛛科〈鹫蛛科〉(Gnaphosidae)
灯蛛科(Lamponidae)
粗螯蛛科(Prodidomidae)
转蛛科(Trochanteriidae)
2.平腹蛛科(鹫蛛科)
平腹蛛科(学名:Gnaphosidae),又名鹫蛛科,包括有约110个属、接近2000个已描述的物种,其多样性在目前所有蜘蛛的科排行第7大。常见的属计有:平腹蛛属(Gnaphosa)、Drassodes、Micaria、Cesonia、狂蛛属(Zelotes)等。这些物种均与袋蛛科关系密切。截至现在本科物种没有已知含有会毒害人类的毒液的物种。
(1)形态及习性
如同其他同属新蛛亚目的复杂生殖器类物种,不科物种皆有八只眼。
所有平腹蛛科物种不会结捕捉猎物的网,一般只会沿着平面去追赶猎物。它们普遍在晚间捕猎,日间躲藏于丝质的避静处。
(2)生活环境
由于在白天较少见,且体色单调,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平腹蛛是土壤动物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及保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
(3)香港蛛属
香港蛛属(学名:Hongkongia)是平腹蛛科之下一个蜘蛛的属,由中国蛛类动物学家宋大祥及朱明生于1998年描述。其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包括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其国境横跨东亚及大洋洲的印尼;另有一产于西非的物种Hongkongia incincta由其他属被重新分类至本属。本属的学名源于其第一个物种的发现地香港,而模式标本保存于香港大学的生态学系(即现在理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的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学系,位于新建的嘉道理生物科学大楼)。
①宋氏香港蛛
宋氏香港蛛(学名:Hongkongiasongi)是平腹蛛科香港蛛属的一个物种,于2009年在台湾发现,是当地的特有种。本物种目前仅见于垦丁国家公园。
②胡氏香港蛛
胡氏香港蛛(学名:Hongkongiawuae)是香港蛛属的模式种,分布在香港和苏拉威西岛,由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的自然护理主任胡嘉仪发现,并以其名命名,属名则取自其研究地香港。
(4)狂蛛属
狂蛛属(学名:Zelotes)为平腹蛛科的一个属。种类较少,主要生活在落叶层、石块下及树干或墙缝隙间,多昼伏夜出。由于在白天较少见,且体色单调,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①亚洲狂蛛
亚洲狂蛛(学名:Zelotesasiaticus),又称辉黑蜘蛛,为蛛形纲平腹蛛科狂蛛属的一种节肢动物。
a.形态特征
体长5-8mm,雌蛛6mm,通体黑色,具圆柱状丝疣,前丝疣较后丝疣长,与草蛛科的后丝疣最长不同。
头胸背板宽大,前窄后宽梨形状,略扁具微弱光泽,中涡及放射纹明显,上颚发达,具细长的触肢,雌蛛端部膨大,长,末端尖,腹部密生短毛。
b.生活习性
栖息草坡,习性敏感。
②广州狂蛛
广州狂蛛(学名:Zelotescantonensis)为平腹蛛科狂蛛属的动物。该物种由宋大祥与诺曼·普拉特尼克于1986年首次描述。蜘蛛喜欢在夜间捕食,白天躲在岩石和树叶下。蜘蛛的身体呈椭圆形。
③小狂蛛
小狂蛛(学名:Zelotes exiguus)为平腹蛛科狂蛛属的动物。分布于古北区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常见于草丛的石隙间。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400至1100米。
④波氏狂蛛
波氏狂蛛(学名:Zelotespotanini)为平腹蛛科狂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山西、山东、新疆、青海、北京等地,常栖息于草丛之石块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山西。
3粗螯蛛科
粗螯蛛科(Prodidomidae),蜘蛛目的一科。
粗螯蛛属(学名:Pachygnatha)是属于粗螯蛛科下的一个属。
(1)克氏粗螯蛛
克氏粗螯蛛(学名:Pachygnathaclercki)为肖峭科粗螯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欧洲、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吉林、山东、新疆等地,常见于稻田和果园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5.00—6.20。一雌蛛体长5.85:头胸部长2.25,宽1.75;腹部长3.96,宽2.88。背甲光滑,黄褐色,中央在眼区至背甲后缘之间具一窄的褐色纵条斑,胸部近侧缘具一褐色纵条斑,中央纵条斑与胸部近侧缘纵条斑之间的头部亦有2个褐色斑。颈沟和放射沟明显。中窝暗褐色,为一“V”字形的小凹陷。两眼列均后凹,后眼列稍宽于前眼列。各眼均具明显的黑褐色眼斑。前中侧眼间距大于前中眼间距(0.20:0.10);后中侧眼间距稍大于后中眼间距(0.20:0.18)。中眼域长0.35,前边宽0.35,后边宽0.40。前中眼>前侧眼=后中眼>后侧眼(0.15:0.13:0.13:0.10)。
额高0.18,约为前中眼直径的1.2倍。螯肢、颚叶和胸板黄褐色,下唇暗褐色。螯肢的形状一般,前齿堤有3齿,后齿堤有4齿。下唇宽大于长,长约为宽的1/2。颚叶远端牛部向内倾斜,近端部最宽。胸板不与背甲连接。触肢跗节的跗节器小,位于跗节内侧接近顶端。步足黄褐色,无刺和大的刚毛,仅膝节顶部具一细弱的刚毛。腿节Ⅰ、Ⅱ和Ⅳ近基部各具4根短的听毛,腿节Ⅲ无听毛;胫节背面具2列10—16根听毛;后跗节具1列2~8根听毛;跗节无听毛。跗节器位于跗节远端1/3或1/2处。
步足测量:Ⅰ 7.87(2.25+2.83+1.80+0.99), Ⅱ7.15 (1.98+2.61+1.62+0.94), Ⅲ4.63 (1.44+1.62+0。99+0.58),Ⅳ6.75(1.98+2.43+1.53+0.81)。步足式:1,2,4,3。腹部卵圆形。背面和侧面土黄色,密被银黄色鳞斑。背面具两侧边缘呈浅黑褐色的叶状斑。腹部腹面黄白色,生殖盖的中部颜色较深。生殖盖宽大于长,梯形。纳精囊肾形,中部内侧具一三角形的结构。
b.雄蛛
体长3,78~4.60。一雄蛛体长4.32:头胸部长1.98,宽1.71;腹部长2.52,宽1.75。身体的形状、斑纹及眼的排列与雌蛛近似。螯肢较大,具婚距,前齿堤有3齿,第1齿靠近螯牙的基部,第2、3齿相互靠近并远离第1齿;后齿堤有4齿;螯牙背面近中部具一尖突。
触肢和步足测量:触肢2.87(0.99+0.31+0.49+1.08);步足Ⅰ7.96(2.25+2.92+1.80+0.99), Ⅱ7.37(2.11+2.74+1.62+0.90), Ⅲ4.63(1.39+1.71+0.94+0.59),Ⅳ6.61(1. 89+2.38+1.53+0.81)。足式同雌蛛。触肢器的盾板呈亚球形,精导管呈“S”形,引导器顶部具一细尖,副跗舟远端半部呈指状。
②生活习性
生境:栖息于草丛的底层,稻田的稻株上。
③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
国内分布:河北、吉林、陕西、新疆。
(2)四斑锯螯蛛
四斑锯螯蛛(学名:Dyschiriognathaquadrimaculata)为锯螯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中国的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苏、安徽、北京等地,常生活于稻田植物底层及水边以及旱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雌蛛:体长2.50—4.00毫米。背甲梭形,红褐色,正中央有一较浓的棕褐色三角形斑纹,两侧黄褐色,边缘深褐色,整个背甲散有小凹形粗点,以中央部位为最多。前眼列后曲,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后眼列平直,各眼间距相等。中眼域长、宽约等,后边略大于前边。前后侧眼基部紧靠。螯肢红褐色,前齿堤具三齿,螯爪基部的一端无齿,约在近爪基1/3处开始有三齿;后齿堤4齿,第一齿位于离爪基一段距离处,再隔一段距离,连续有三齿,其最后一齿并列前齿堤倒数第一、二齿之间。背甲与胸板在步足基节间相连。步足淡褐色,腿节不具刺,跗节末端无爪。腹部椭圆形,背面灰褐色,有4个灰褐色圆斑(此圆斑有的个体不明显),腹背两侧,有银色光泽的鳞斑,此斑亦可扩大到腹背中央。腹部腹面灰褐色。
b.雄蛛
雄蛛体长2—3毫米。螯肢短予头胸部,螯爪基部无突起。前齿堤有3齿,近爪基部的一端有一大的齿状针刺,其尖端可分叉;后齿堤四齿,第一齿最大,位于近螯基处,其它3齿小,最后一小齿并列于前齿倒数第一、二齿之间。触肢器的插入器尖端向内弯曲,引导器末端钝圆,呈螺旋状。
②分布范围
四川,吉林,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广东,贵州,云南。
③用途和价值
此蛛喜在稻田及潮湿旱田内生活,捕食飞虱、叶蝉等小型昆虫。
(3)柔弱锯螯蛛
柔弱锯螯蛛(学名:Dyschiriognathatenera)为锯螯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中国的辽宁、吉林、内蒙、山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广东、陕西等地,主要栖息于喜湿。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宽1.36。背甲长卵形,褐色,具很多圆形小凹坑,眼区至中窝之间具一暗褐色纵条斑,两侧具较宽的暗褐色边。颈沟深,暗褐色。中窝纵向,卵圆形。两眼列均后凹,后眼列稍宽于前眼列。前中眼间距等于前中侧眼间距(0.08:0.08);后中眼间距大于后中侧眼间距(0.12:0,10);前、后侧眼相接。中眼域长0.22,前边宽0.23,后边宽0.26。前中眼=后中眼>前侧眼=后侧眼(0.09:0.09:0.06:0.06)。
额高0.25,大于前中眼直径的2倍。螯肢长于头胸部长度的1/2,暗褐色;前齿堤有3齿,第1齿与第2齿的间距很大,第1齿位于螯牙的基部,第2齿与第3齿的间距近;后齿堤有4齿,第1齿大,位于螯牙的基部,尖端指向下方。下唇、颚叶和胸板均为暗褐色,胸板包围步足的基节,并与背甲相连。步足黄褐色,无刺和大的刚毛。腿节Ⅰ、Ⅱ具2根听毛,腿节Ⅳ具1根听毛,腿节Ⅲ无听毛;胫节具2列5根听毛;后跗节Ⅰ一Ⅲ各具1根听毛,位于中部约1/2处,后跗节Ⅳ及跗节无听毛。跗节器位于跗节的近中部。
步足测量:Ⅰ4.38(1.22+1.53+1.05+0.58),Ⅱ3.77 (1.05+1.33+0.88+0.51), Ⅲ2.51 (0.71+0.95+0.51+0.34),Ⅳ3.19(0.99+1.05+0.71+0.44)。足式:1,2,4,3。腹部卵圆形,背面具一大的黑色叶状斑,叶状斑中具一些银白色斑点,叶状斑的两侧银白色。腹部侧面中央具一较宽的银白色纵斑,腹部腹面灰黑色,散布少量银白色鳞斑,中央的两侧各具一浅色纵条斑,并与纺器至生殖孔中间的浅色横条斑相连,呈“U”字形。纳精囊1对,各呈横向的“6”字形。
b.雄蛛
体长2.00~2.50。一雄蛛体长2.52:头胸部长1.26,宽0.72;腹部长1.26,宽0.96。身体的形状、背甲、腹部的颜色、斑纹以及眼的排列等与雌蛛相似。螯肢大,约为头胸部长的4/5,前面近顶部的背侧具一婚距;前齿堤有3齿,第1齿距螯牙一段距离,第2齿远离第1齿,位于螯肢的近侧半部;后齿堤有4齿。
触肢和步足测量:触肢1.70(0.61+0.24+0.17+0.68); 步足Ⅰ 6.23(1.67+2.14+1.60十0.82), Ⅱ5.31(1.50+1.84+1.29十0.68), Ⅲ 2.97 (0.92+0.95+0.69十0.41), Ⅳ4.42(1.36+1.43十1.09+0.54)。足式同雌蛛。触肢器的引导器腹面近基部具一肾形导片,顶部呈半圆形,副跗舟的远端半部与近端半部几乎一样宽,远端半部呈镰状。
②鉴别特征
本种背甲的形状、螯肢齿的排列与高氏粗螯蛛P. gaoi相似,但雌蛛螯肢后齿堤的第1齿大,位于螯牙的基部,而后者后齿堤的第1齿小,不在螯牙的基部;本种雄蛛螯肢的长度约为背甲长的4/5,触肢器的副跗舟窄,远端半部呈镰状,而后者螯肢的长度仅约占背甲长的1/2,副跗舟宽,远端半部不呈镰状。
③生活习性
生境:生活在稻田稻株的中下部,旱田则在较潮湿的环境活动。
④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韩国,日本。
国内分布: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陕西。
4.转蛛科
珍奇扁蛛(学名:Platorinsolens)为转蛛科扁蛛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多生活于树皮和墙壁的缝隙。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
(1)外形特征
珍奇扁蛛,体形极为扁平,能往返于门缝、窗缝间,行动迅速,1880年(清嘉庆5年)法国生物学家E·西蒙(Simon)于北京采集1只雌蛛,并予命名。
雌蛛体长6~8毫米,体扁呈橙黄色。头胸部宽大于长,呈半圆形,色较深;眼8个,近于等大,排成2列,距离相等,后中眼为夜眼,侧眼位于小隆起上面。腹部略呈圆形,雌蛛腹面的生殖厣外观呈“北”字形。步足左右伸展,各基节彼此远离,第1对步足较短,第2对步足最长;步足末端各具有2爪,爪上有齿。肉食性,主要捕食昆虫,也吃其他种蜘蛛和同种柔弱个体。由于爬行迅速,不易捕捉。捕捉时常有断1条足的自切习性。
(2)主要分布
主要分布于北京,在旧式平房的墙缝、窗缝、居室或旧书内均能发现,集群分布,数量较多。由于身体极扁,所以常不被人注意。
这种北京人偶尔会在墙角、老屋、堆放日久的书本杂志间见到的扁蜘蛛,许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学名。其实它相当常见,只是一般人注意不到罢了。珍奇扁蛛为中国特有种,在河北北京 天津 山东 河南 山西 安徽 甘肃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