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苍南县霞关镇东临浩瀚东海,西接福建福鼎,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素有浙江“天涯海角”之美誉。霞关镇九凤老街依山面海,历史悠久,风景独特,具有深厚的抗倭文化、港口商贸文化、南洋风格的房屋、历史印记的老宅、独具特色的“侨胞之家”等,反映出浓厚的历史底蕴。
过去鳞次栉比的商号遍布,见证了繁华的渔港往事,北至山东辽宁,南至广东海南,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交易,使得老街成为浙南闽北地区有名的“小上海”。老街有闽南、伊斯兰、欧洲等风格各异的房屋,一般都有六、七十年历史,最古老的建筑物已逾百年。
霞关镇古称镇霞关。明代初年,为防御倭寇入侵,朱元璋曾派兵镇守霞关,故冠之“镇”字。清康熙年间,水兵驻扎于此,据传,清晨时,水兵看到旭日东升,光照云海,红霞满天,五彩缤纷,清澈的海水映得一片通红,蔚为壮观,故又美其名为“霞关”。
这个霞关老街所在的霞关镇,是明朝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亡命入海的方国珍、张士诚残部勾结倭寇袭扰劫掠,在此设关,为浙南、闽北水师会哨临时锚地,并冠之以“镇”,名曰霞关镇。
霞关老街:老街入口“1369”的字样,证明她已经600多岁了,据说当年清朝的“海军”也驻扎在此。原先这里是一条商贸街,与当时的岭南,东瀛和南洋互通商贸,一头连着青山,一头连着鱼港,也算一方风水宝地。
码头附近那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古巷,青石路、吊脚楼、斑驳石阶、彩绘石墙……保存完好的南洋、民国、伊斯兰风格等特色建筑,加之慢节奏的市井烟火气,可谓是年代感十足。海边山坡上那些蓝白相间的地中海风格建筑,让小镇充满了现代气息与欧式海滨风情。
进入老街入口处,竟然看到了一座:“张琴清风馆”。
展馆内记录着张琴清正传家、廉风绵长的一家四代人生平,张家的“族规”与“家风”传承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张家后人。张琴,字奏南,号韵斋,苍南县霞关镇南坪村人,一生为官清正廉明。 张琴清风馆位于苍南县霞关老街一处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房屋内, 展陈面积120平米,于2022年1月揭幕开馆。
霞关镇的霞关老街依山傍海,街巷拾级而上,正所谓依山、依港而建,街内5道18巷,道道相通。每天外出办事,上下班,上学放学都要上下楼梯,感觉生活上还是有很多不便的。
霞关老街到现在仍然是狭窄的街道,斑驳的木门,坑洼的路面,历史在这里仿佛静止一样。
苍南霞关老街邮电所旧址早已关闭,只作为旅游参观历史的遗址。
张灯结彩的街口,色彩缤纷的墙绘,老街注入现代风情。
霞关老街正因为依山而建,所以没有平路,都是高低起伏的台阶。到现在为止,霞关老街仍然保留了数百间老屋。依山而建的老街,错落有致,四通八达。街道宽不过三米,路面多是青石板。走街串巷,抬头可见青山,低头可望大海。
这里,原先是一条商贸老街,依稀可见昔日繁华的商业印记。老街入口处的“1396”字样,就是霞关商贸历史的开端,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被设立海关分卡,与山东、岭南、台湾,东瀛、南洋等地互通经贸。
高高低低的石板台阶,贯穿了整条老街,虽然东拐西弯,但老街的路四通八达,看似犹如迷宫,小路却是相通相连,通往出口。
老街的建筑为民国时期,最古老的已超过百年,受600多年海洋商埠文化的影响,老街有石头房、木屋,民国小楼、南洋建筑等。
霞关老街旅游攻略:
1、走进霞关,错落有致蓝白相间的建筑群映入眼帘,极具地中海风情,这里曾是渔民的老住宅。艳丽的三角梅,白色的墙面,蓝色的门、窗、栏杆,整个建群群气质宛若“爱琴海边的圣托里尼”小村。
老渔民公寓是众多游客拍照、打卡的地方。穿行在这里的小巷,每一个转角会遇到不一样的风景,像是走进了一个梦幻的蓝白世界。在这里随便一拍,都充满了浪漫、文艺、小清新的感觉。
2、商贸老街: 沿着镇内景观游步道,来到霞关老街。霞关老街原是一条商贸老街,是霞关商贸历史的开端。从明洪武二年开始,它就被设立海关分卡,与山东、岭南、南洋等地互通经贸,在鼎盛期,更是被称为“小上海”。
霞关老街依山势而筑,靠山临海,一头蜿蜒至山坡,一头连着渔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四通八达,见证了霞关600多年的历史变迁。
3、渔港码头: 霞关渔港码头虽历经风雨,但依旧繁华热闹。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一艘艘归港的渔船泊满港口、一片片海货晒制热火朝天,尽是鱼米之乡的丰饶。
码头上还有一处海鲜集货市场,鱼、虾、蟹、螺、干货等琳琅满目。不论你是想要刚上岸的第一鲜,还是虾皮、烤虾、鳗鱼干、干贝等海鲜干货,都能在这里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