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为什么人均40元的餐馆,改成40元自助,必然倒闭?

与很多创业者聊起经营时,他们说常常会遇到这类场景——

经营中碰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动作摆在面前,但是到底该不该做呢?

比如:

销售团队过度承诺,该不该管?

卖生鲜,消费者常常抱怨水果有烂的、有磕碰坏的,该不该给消费者退货?

竞品上了某个新产品,该不该跟进?

实际上,经营的过程,正是由这一系列选择构成的。

这些问题,都是经营中的选择题。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选呢?

为了更直观,我先举个开餐馆的例子。

01 

一个人均40元消费的餐厅,要不要改成40元的自助餐?

假设我们正在经营一家餐厅,咱们这个餐厅,每顿饭人均消费40元。

在经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用户抱怨,菜太大份了。如果想多吃几道菜,只能多凑一些人一起点才能吃上。要是人少,就点不了几道菜。

结果,很多想多吃几道菜的顾客,会去临街的自助餐厅。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不要也改成自助呢?

用户现在人均消费40元,我就改成定价40元的自助,也许能把用户抢回来。

这个改动,会有几个好处——

第一, 用户能吃到所有自己想吃的菜。

不会再有用户,因为嫌“人少只能点几道菜”而流失。

第二, 厨师的成本会下降。

此前,如果只有一桌客人点了宫保鸡丁,厨师就得单独为他炒一份。

现在,改成自助,厨师只有在菜被拿光时,才需要炒菜。每次炒都可以是一大锅,厨师的人工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第三, 服务员的成本会下降。

结账简单了,数人头就行,不用算账。

上菜、点菜的环节也都省掉了,服务员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第四, 翻台率还能增加。

大家不用点完菜等上菜,每一桌用餐时间减少了,翻台率(每一桌一天能服务多少客人)可以大大增加。

虽然改成自助,客人们难免会多吃一点,但是这些省掉的服务员、厨师的成本,看起来可以覆盖掉客人多吃带来的成本,整体还是能赚。

但实际上,你要是真变成自助餐,必然赔钱。

为什么呢?

只要你去观察,就会发现:改成自助后,女顾客会减少、男顾客会变多。

原先点菜时,女顾客吃得少、点得也少。

但你现在改成自助,女顾客吃得少,还得付和男顾客一样的40块钱。她们觉得自己吃亏,就不来了。

只有饭量大,觉得自己能吃回本的男顾客会来。而且很多男顾客,也会选择最饿的时间来。

今天没吃早饭,那中午来吃自助。

今天早饭吃多了,中午不饿,就不来了……

结果,售价40块钱的自助,原本以为可以覆盖人均40元的消费成本。

没想到因为定价方式改变,导致了客群变化。来的人饭量更大了,这些饭量大的人也吃得更多了。

最终赔掉了裤子。

这个影响, 被叫做“逆向选择”。

你看清楚了现在有AB两类用户,于是,针对当下的两类用户推出了新产品。但是你推出的产品,反过来影响了用户的选择,导致A变多了、B变少了,改变了用户的结构,影响了本来预计的动作效果。这就是“逆向选择”。

在你推出任何产品时,都会受到逆向选择的影响——觉得划算的用户,才会更多购买,觉得不划算的用户,就不会再来。

比如,购买意外险的用户,意外死亡的概率会更高。

因为觉得自己有可能发生意外的用户,才更有可能购买意外险。

所以,你要是按照正常人群的意外发生概率,来预估会赔付多少人,最后一定会赔钱。

所以说,每个经营动作背后的影响都是复杂的。

准确选择经营动作的前提,是能否看到一个动作全部的影响。

忽视关键影响,是导致错误经营选择的主要原因!

02 

优 秀的经营者会怎么决策?

总的来说,区分优秀经营者与一般经营者的一个关键因素是——

是否“先看到一个动作全面的影响,再做出选择”。

通常任何一个动作的影响,会分成两个维度:

影响有“长期”和“短期”,也有“收益”和“成本”。

常常的决策错误,会发生在——我们盯着一个象限,打算做某一个动作,结果忽视了另外三个象限,最终掉到了坑里。

老老实实列出每个选择可能产生的所有影响,决策会稳妥很多。

经营者逐渐成熟的过程,就是能看到越来越多影响的存在。

我们说的“认知”,很多时候就是“知道这个动作,原来会在另一个地方产生这样的影响”。

我们寻求的“框架”,很多时候框定的就是一类动作的影响范围。这些影响范围,就是选择动作时,需要考量的边界。

做出经营决策时,最容易被忽视的影响是什么呢?

第一, 以成本为目标时,忽视收益,于是降低了成本,但是产生了更大的业务伤害。

比如某健身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去掉了“前台”。

的确,成本低了。

但是没有服务人员辅助新手选课,新手可能选了太难的课,初次体验就受挫;没有前台接待,新手突然进入了一个周围都是老学员的环境,感觉自己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又会容易流失;更何况,健身总是难以坚持的,有人定期催一催,才能鼓励学员更好坚持、更多消费。

降低了成本,但也更大程度上降低了业务效果。

第二, 以收益为目标时,忽视成本。于是成本超支。

大多数企业扩张时——比如餐馆开分店,常常会忽视管理成本的增加、需要的固定投资、管理者的精力分散,于是扩张时消耗了超出预计的资源,导致了企业的崩塌。

第三, 以短期为目标时,忽视长期。

只看眼前的动作,忽视能力建设,于是越做成本越高。

在追求规模时,忽视品牌,于是获客越来越难。

只看订单,忽视了用户的感受,最后坑走用户——比如做生鲜电商,如果用户会高频购买,那么售后增加的成本需要和用户留存的价值,放在一起仔细计算,才能知道到底该不该有售后。

第四, 以长期为目标时,忽视了资源与风险。

明明在做“长期主义”“正确的事”,但是,不知不觉耗尽了资金。

本来在等着长期回报,但是忽视了形式突变的风险,于是死于环境变化,并没能等到长期投入变成业务收益的那一天。

比如,销售团队过度承诺,该不该管?

过度承诺,看起来是不好的事儿——它会抬高用户期望,最终用户实际使用后,发现期望落空,会抱怨重重、影响复购。

但是,并不是所有产品的复购都有价值,如果你的产品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虽然过度承诺看起来不道德,但却是最符合商业利益的选择。

如果你的企业正处在资源耗尽的边缘,过度承诺有可能会伤害品牌,但是品牌是长期的,当资源即将耗尽时,哪怕伤害了品牌,也应该先不遗余力拿下眼下的订单,先拿到资源才有以后的事儿。

当你能看到全面的影响时,你才能理解,所有动作都既有成本、也有收益。

很少存在只有“成本”的成本问题。

也很少存在只有“收益”的收益问题。

一切问题,都是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问题。如何不断提高收益与成本的性价比,就是“效率”。

所以,每个动作,要不要做,本质上是个综合了所有影响之后的效率问题。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经营原则:

高效经营的7个原则-原则一: 一切问题,都是效率问题。

03 

怎样才能让自己能看到全部的影响呢?

我们说随着经历,人的认知会提升、经验会增长。

其实主要增长的就是对两个认识的积累: 一是“可能性”,二是“相关性”。

“可能性”是我们见过更多的做法,知道更多可能有效的做法。于是,在面对一个陌生问题时,总能比别人想到更多、更有效的办法。

“相关性”是我们见过更多的“做了之后的效果”,于是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原来这个动作会对另一件事产生影响”。

“可能性”与“相关性”才是积累业务经验时,最应该积累的东西。

通过对“可能性”的积累,提升了我们的创造力。

而对“相关性”的积累,最终会提升我们的判断力。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看到每个动作更全面的影响,你可以做下面几件事:

第一, 有意的从过去的经验、过往的经历中,搜集“相关性”。

有意搜集、有意总结,将会帮助你大大提升对事物影响范围的理解。

你可以观察每个动作会产生的影响,不断总结、不断问自己“为什么”。

日积月累,量变会引发质变。

比如: 我也是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才 发现“ 对 于 大 多 数 产品, 要谨慎 降价” 。 因为 降价后 带来的 用户, 并 不等同于 降价前的用 户。 这些 对 价格更敏感的用户 ,哪怕为你此刻带来了增量,未来却很难从他们身上挣到钱。

比如:在不同的时机出现在用户面前,转化率会大大不同——用户在打游戏时,并不喜欢处理严肃话题。每个产品,要想提高转化率,除了做活动、改流程,首先要选择的,其实是出现在用户面前的时机。

第二, 借助框架,梳理相关性。

如果只靠自己积累经验提高决策质量,一是慢,未必来得及解决眼下的问题;二是很多被影响的对象,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比如,当你在思考当下的订单时,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品牌”的存在,也就更无法观察到获取订单的动作会对品牌产生的影响。

最有效的方法,是借助框架,针对自己的业务,建立一个思考业务的“结构”,将业务的相关要素们用结构组织起来——使得本来无比开放的业务决策,可以被限定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也更容易被整理和判断。

在下周的文章中,我会分享给大家一个判断“大多数业务动作影响”的通用框架。

第三, 多看书。

书籍里常常在写的,就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很多书籍在论述的,就是A与B有关联,你改变了A,会影响到B。

比如:《创新者的窘境》全书在论述的,就是企业现有的“价值网络”会影响创新——企业有现在服务得最好的客户、合作最成熟的供应商,这些构成了企业的价值网络。正常情况下,企业的每个动作,凡是服务于现有价值网络的,会更容易拿到好的结果。而一旦想要超出现有价值网络创新,更难拿到好的结果,相比之下,也就更难得到企业内的资源支持。

只不过,在读书时,有时书里描述的关联,会不符合我们过往的经验和直觉——先不要排斥——比起“不相信”,对于经营者,更好的态度是先“宁可信其有”。先假定书里描述的相关性是存在的,以此为前提去思考每个动作,慢慢自己的认知才会越来越全面。

04 

最后

每个动作,都有其影响。

错误决策,常常来自于决策时只盯着某一方面影响,而忽视了其他影响。

优秀的决策者,就是那些能看到更多影响的人。

在商业决策中,我们面对每一个选择,同时需要考虑的是长期、短期,成本、收益,这四个维度。

而错误的经营决策,常常来自于我们在决策时,只盯着一个象限,忽视了其他象限。

有意让自己多去看其他象限,这是业务经营者和一切决策者进步的过程。

在现实中,每一个动作的影响,常常是既有短期也有长期,既有成本也有收益的。

每个决策,要考虑的,都是综合了成本与收益之后的“效率”。

因此,才有了我们“高效经营的7个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

原则一:一切问题,都是效率问题。

这是“高效经营的7个原则”系列连载的第二篇。

下周的连载中,会介绍“如何借助一个通用的业务结构,判断业务动作的影响”。

最后 ,如果你是创业者,或者大厂、小厂的业务负责人,欢迎加入我们的免费社群。

社群的定位主要是和大家一起聊聊商业、创业、管理、业务增长等话题,难得的是,大家真的在认真讨论问题,而不是闲聊灌水。

目前社群成员已经近千人。

群里有各大厂小厂的业务负责人,包括但不限于腾讯、阿里、字节、美团、宝洁、亚马逊、小鹏 、 网易、小米、安克创新、滴滴、知乎、转转等……

以及各个阶段的创业者(从刚启动、A轮、B轮、C轮……到上市公司都有)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加入, 请提前备注行业-公司-岗位。

点一下 “在看” ,推荐给朋友👇

搜索建议:
热文

 中秋节的月亮作文500字

关于中秋节的月亮作文500字锦集七篇中秋节的月亮作文500字 篇1今天是中秋节,它可与以往的中秋节不一样——是国庆期间的中秋节。我想:那今晚的月亮是不是更圆更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