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虽然我国不少地区进入到冷空气的频繁影响,但是,海洋区域的热带扰动或者说台风发展,依然是不少。
这不,今年的22号台风尼格可能又要生成了,这个台风胚胎的发展趋势非常强烈。
从云图上来看,这个台风已经发展出了“中心环流”,并且风速已经达到了15m/s,日本气象厅也发布了TD预警,美国联合预警中心已经发布了生成警报。
所以,今年的22号台风尼格即将生成,这个基本可以确定的。不过,这个台风的接下来发展的强度,已经走向能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没错!这个台风胚胎已经在菲律宾东北部缓慢发展起来,并且在持续增强之中。按照GFS的模拟数据来看,预计在10月22日左右,将会发展出来1000hpa气压值,也就是这个时间可能正式命名为台风。
而过后,它将偏西行走,所以,是要进入我国南海区域的一个台风。 那问题又来了?会不会给我国南方带来降雨的缓解呢?
很遗憾,这个台风如果发展出来了,它与今年的20号台风“纳沙”走向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要想输送大量的水汽,这个概率基本上为“0”。
并且,我们也可以明确看到,在这个台风胚胎发展起来的同时,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副热带高压也出现了增强,笼罩我国南方地区了,那必然是没有机会靠近我国沿海,所以,只能在海区发展。
而且,就算是有水汽,副热带高压也可能将其“挡住”,难以进入,至少相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这个可能性极小。
所以,我国南方大范围地区受到这个台风胚胎发展起来,输送雨水的可能性依然是“极低”。
而且,不仅不能大规模输送水汽,还将可能吸收更多的水汽走。所以,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坏台风”。
没有办法,秋台风的特点就是偏西,加上副热带高压,北方冷空气不断。所以,也难以北上,这就是原因。所以,后续如果出现了改变空间,那么冷空气,副热带高压的转变都可能发生才行,然而,事实上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很多人可能看到孟加拉湾气旋的发展,可能输送水汽过来,但是趋势依然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可能性较低。
同时北方的冷空气又出现了,这一波冷空气进入我国,预计在10月22日之前都会发展,就算是有台风出现,那么也是吸收冷空气南下,造成更大范围的降温。
但是趋势来看,这一波冷空气的并不强,只有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北部等地,上述地区有4~5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6℃。
所以,南方的朋友不用过于担心,这一波冷空气并不是什么极强的冷空气。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今年的气候变化的确非常特殊,我国在10月以来,遭遇多次冷空气影响之后,我国真的是大面积入冬,入秋的区域也就更大了,甚至我国华南就进入入秋局面了。
所以,相对于常年的状态来说,这算是“反常”现象了。
为什么这样说?肯定是有数据支撑的。在10月上旬时段,我国西北,东北等大范围地区都出现了常年同期气温偏低的情况,并且入冬进程也是相比常年明显偏早。例如:
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等地都较常年偏早一周——也就是1天左右,而银川偏早近10天。
同时,入秋就更加强烈了,今年福建西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都已经达到了入秋的标准。
什么情况?入冬多地偏早,华南入秋也出现了,还在加速,你说这样的气候正常吗?的确,相对来说有一点“反常”了。
所以,10月以来,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助推秋冬季节转换进程加速。当然,为何今年气候如此极端化,说简单一点,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模式多变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引发冷空气十分活跃的气候现象,那就是我们说的——罕见三重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出现之后,的确容易引发我国受到的冷空气高度活跃,主要是因为它会导致北极漩涡的强烈发展,并且出现强烈的震动。所以,导致冷空气更加容易输送我国,这也是一种的一个原因。
然而,秋季我们却感觉到“一夜入冬”,气候异常的寒冷。但是,对于2022年来说,更冷的时刻可能还未来,因为还未进入寒冷的冬季。
在常年的冬季之中,我们都会感受到冷空气的活跃高度频繁,并且也会出现“季节性”变化之中的寒冷。
但是,这还是秋季,我们还未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所以,到了冬季,我们还可能遭遇更加寒冷的气候模式。
并且,我国气候中心也发布了预警,在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冬季时段,我国一般情况会出现——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
而且,通过对拉尼娜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之下,冷冬的出现数据也是远高于暖冬。
数据显示,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所以,我国今年冷冬概率高,后面必然可能更冷。
而在强烈的气候波动之下,我国在罕见“三重”拉尼娜现象之下,出现极端性寒冷,强寒潮等气候现象的概率也是较大了。
所以,今年最冷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至少从季节性变化,拉尼娜现象等气候现象影响之下来讲,的确是这样的情况。
不过,这里也需要提醒一下,那就是历史上发生连续三年拉尼娜事件的样例较少,无法给出统计上的定论。
同时,此次拉尼娜事件强度将处于中等强度的范畴,后续如何发展和影响我国气候,仍需不断地滚动预测,才可以增强其可信度。
同时,拉尼娜现象的发展,也是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我国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气候的复杂化更强。
但是,可以说明的一个趋势,无论是气候波动有多大,极端性的寒冷气候现象,的确相对来说——在全球变暖的波动之下,也更强了,所以,大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