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职场,谁不想升职加薪?想是一码事,实现是另一码事。当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许多人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只能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的管理风格。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的差异,能力、性格、背景、身份……以及早已形成的认知架构,导致了管理风格不同。
管理风格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流于表面的话,很难在管理过程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管理思维,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心法,任何招式都是有内功来催动。
所以,解决了思维方式的问题,管理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执行者”→“管理者”的思维陷阱
管理者大多数都是由于能力突出,业绩表现优异,最终成为管理者,很容易因为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就此延续下来。
“因为我做事努力,业绩好,所以得到了提升。”“因为迎合了领导,获得信任,所以才被提拔。”……一千个领导一千个样子,所谓的经验,也只是符合自己的经验而已,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所以,人们更容易掉进自我经验之谈的思维陷阱中。就像曾经听到的一个故事,两个人去西餐厅,牛排上端上来之后,一个人撒盐之后才开始食用,另一个人尝过之后才决定是否撒盐。
前者用经验告诉自己,撒盐之后才更美味,后者尝过之后,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度撒盐。对于就餐来讲,没有对错,只是习惯而已,但如果是管理团队,所谓的“经验之谈”可能会导致管理错位。
因为执行者是单维度,只需要想尽办法让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尽善尽美;作为管理者考虑多维度,不仅要考虑把事情做好,还要考虑如何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促使团队形成合力,减少内耗。
管理者的思维:从“我”到“我们”的过程
执行者到管理的变化,就是从“我”到“我们”的过程。这就像谈恋爱,开始追一个心仪的对象,那是自己的事情,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两个人的事情。
比如,追心仪的对象,可以选择送花、吃饭、游乐场、看电影……所有的追求手段,都是依据自己主观的判断去做。
但追到手之后,就是两个人的事情,送什么花,吃什么东西,去哪里玩,看什么电影,都需要两个人商量着来,不再是单方面的主观判断,需要两者之间的相互平衡。
由“我”自主的行为,变成了“我们”一起的行为,如果还是只是按照“我”的想法,那么哪怕在一起,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拿着“我为你好”的心态去要求对方,这本身就是一种枷锁。
同理,职场上也是这种状态,但更为隐蔽,比如,下属对上级不满,也只能藏在心里,久而久之造成了“怕”而不是“敬”。
下属对上级只有“怕”而没有“敬”,那么只是机械完成工作就好,就像算盘珠子一样,“拨一下,动一下。”如果是“敬”、“畏”相结合的话,不仅可以避免内耗,还能够积极主动地做事,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境界的提升:从“我们”到“大家”的提升
如果能做到从“我”到“我们”的思维转变,已经基本算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但如果想更进一步,那就不能只停留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
同样是两个人在一起,想要修成正果,就要组成一个家庭,那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从儿子、女儿,变成了女婿、媳妇,未来还会升级成为父母,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如果没有做好,从“我们”到“大家”的思维转变,那只能停留在合格的管理,无法更进一步。思维提升到“大家”的时候,格局就会随之提升,会做出更为长远的规划,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这也是从“管理者”到“决策者”的转变,或许职位上暂时还停留在原地,但思维能跟得上上级的节奏,站在“大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可以与高层达成“同频共振”,理解高层的意图。
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坐什么位置,考虑什么样的事情。但还有一个词叫做“未雨绸缪”,不是坐上了那个位置,才能考虑到那位置的事情,就像古代的谋士,他们并非权力的分配者,但能够站在更高角度去思考问题,谋划自然能得到支持。
如果说从“我”到“我们”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提升,那么从“我们”到“大家”就是一种思维上的主动升华,层次更高,得到的效果也会更好。
思维决定行为,思维的维度在不断地提升,职位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写在最后
职场上,职位提升不一定思维能够得到提升,但思维的提升必然会带来职位的提升。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智商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思维方式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思维方式更像是一种习惯,就像走路时不会刻意去考虑抬哪只脚一样。经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思维方式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