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新三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比亚迪汽车元plus车型生产线

伴随着流化床装置的低鸣声,绿豆般大小的颗粒硅源源不断地流入存储罐,等待着检测合格后打包入库……这是记者在协鑫科技颗粒硅生产基地看到的一幕。“我们公司目前的颗粒硅订单非常饱满,产能几乎达到满负荷状态,三个生产基地,工厂24小时不停机地倒班生产。”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当前,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表现亮眼。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在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位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2023年1—10月,我国光伏制造端产量同比增长超过70%,创历史新高,制造端产值超过1.3万亿元;同时,“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

从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到“新三样”,世界货架上的“中国制造”之变,正是我国制造业发展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新三样”的快速崛起,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注入信心和活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

“链”上发力 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走进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上机械臂不停挥舞,AGV无人车忙碌地来回穿梭。在这里,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看似纷繁复杂的汽车零部件只需60秒的时间,便可被组装成为一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

宁德时代阳极生产车间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目前,产业园以整车厂为核心,已形成最快3小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供应生态圈,可实现10公里内电池、电底盘、车身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100公里范围内80%以上配套供应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介绍道:“在100公里范围内构建主要的零部件供应,不仅可以减少运输、仓储环节,缩短供应周期,还可以加强上下游协同,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据了解,2023年,约有48万辆新能源汽车在这里生产,销往世界各地。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珠三角,目前我国正在形成长三角、京津冀、西南、中部等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产销量逐年攀高,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与相关行业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协同创新和相互协作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专家指出。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像一个“加速器”,为“新三样”的快速起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十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也离不开完备丰富的产业链。“我国光伏产业能够取得亮眼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光伏产业本身的竞争力。”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从高纯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到光伏产品应用的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并在各主要环节都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

合肥市肥东县梁园100MW渔光互补电站项目

在安徽合肥肥东县蒋集水库,层层叠叠望不到头的蔚蓝“风帆”浮动在水面上,恍若万舸竞渡。仔细看去,斜立于水面的“风帆”原来是一块块湛蓝色的光伏面板。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肥东县以“光伏第一县”为愿景,围绕贯通高效光伏电池片、组件智能制造及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力争达到千亿元级产业规模,打造全球光伏产业的智能制造高地。

“安徽地处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依托石英砂资源优势,我省培育了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多个产业链优势环节,光储产业布局较为完整。2023年,安徽光储产业创新能力实现跨越突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净新增62家、达到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4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总数达到6家;依托阳光电源、华晟新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和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先后诞生,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谈道。

安徽仅是我国众多光伏产业集群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青海、内蒙古、陕西、四川等多个省份均提出加强光伏产业集群建设,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创新驱动 点燃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三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是关键。

宁德时代“电池家族”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和生产水平持续取得创新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在动力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千里续航”麒麟电池量产交付,并发布全球首个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实现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400公里;由上汽投资的清陶科技,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研发量产,2024年,第一款搭载半固态电芯、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智己品牌纯电轿车将上市发售。在智能化方面,华为ADS2.0、小鹏XNGP等智驾系统都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小米汽车自研了全球首个可量产的“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可实现实时观察、动态调整泊入机械库位等超高难度功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从全球来看,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最新车型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率先推出,全球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也往往是在中国推出的产品中率先应用,这两个“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全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动力电池产业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宁德时代以创新发展为根本,建立了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商业模式等四大创新体系,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坚持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我们正在稳步推进钠离子电池、多元磷酸盐电池、凝聚态电池实现量产,同时积极储备面向未来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以期引领新能源行业降本增效。”该负责人表示。

凭借领先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开始由“用市场换技术”向“反向输出技术”转变。宁德时代采用技术授权的服务模式,帮助福特汽车建造自己的电池工厂;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

对此,业内专家纷纷表示,技术合作模式的出现,说明我国已不仅是单纯的汽车市场,还是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际企业在我国开展类似的合作。

“2024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汽车行业很多新技术会在中国市场率先应用,新车型也会率先在中国投放,汽车的定义策源地更多是在中国,可以说,下一代汽车产品将由中国市场来定义。”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未来两年,中国不仅会保持销量领先,在技术和规则的定义上也能保持领先: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将成为一大亮点,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标志性技术有望进一步突破,智能驾驶应用路线逐步清晰,汽车与ICT、能源与产业融合速度加快。

技术的迭代更新,也是推动光伏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发布的全球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图显示,自2023年以来,我国企业、研究机构5次打破纪录,目前保持在榜纪录7项。其中,我国企业创造的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最高纪录26.81%保持至今。2024年,这一创新趋势或将持续。

多晶硅是光伏上游的重要原料,它的纯度极大地影响着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囿于技术门槛高和知识产权保护严密等深层次原因,多晶硅行业几乎被传统改良西门子法统治。如今这一格局,因颗粒硅的大规模量产而被打破。

协鑫科技5GW颗粒硅应用示范项目徐州基地生产车间

“相较于传统棒状硅,颗粒硅体积小、流动性强、无须破碎、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完全避免掺入杂质的风险,在品质、成本、减碳上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我们的颗粒硅产品不断迭代,金属杂质含量低于0.5ppbw(十亿分之一)的产品比例已超过90%,综合耗电量显著降低。”提起公司自主研发的颗粒硅产品,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骄傲地介绍道。

“当前,光伏电池技术正处于从P型向N型的转换期,对金属含量杂质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将颗粒硅产品的总金属杂质含量做到0.5ppbw,甚至更低,并力争实现N型硅料100%覆盖下游头部企业。未来在N型组件的使用上,颗粒硅转换效率有望超越棒状硅。”宋昊说道。记者了解到,当前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场占有率约为20%,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35%。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表示,光伏行业是一个以成本为导向的行业,提质和增效是其发展核心。高效率电池技术的量产应用对于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都是绝对的利好。随着P型电池转化效率逐渐接近天花板,2024年,N型电池产业化进程将迎来新突破:TOPCon电池量产规模将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HJT异质结电池加速推进降本增效,产能进一步释放。“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在保持主要环节技术领先的同时,还要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江华强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4年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达到13亿千瓦左右,总装机占比上升至40%左右。

“出海”提速 与全球产业链共赢

在上海海通国际码头,“上汽安吉申诚”号大型外贸滚装船旁,一辆接一辆造型时尚的新能源汽车正通过港口通道驶入船舱。随着一声汽笛鸣响,这艘装载着千余辆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正式启航,驶向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

比亚迪第一艘汽车运输滚装船首航驶向欧洲

而在3000公里之外的巴基斯坦荒漠中,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深蓝色光伏面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巴基斯坦首个应用N型组件的光伏电站,其采用的4万余块高效光伏组件产品均由我国光伏企业晶澳科技提供。

我国“新三样”产品持续“走俏”海外,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近30%。与此同时,“新三样”“走出去”的模式也更加多元,除了产品出口,到海外投资建厂也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选择。

从东南亚到欧洲,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海外版图不断延伸。比亚迪于上个月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一座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其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泰国工厂也将于今年正式投入运营;广汽埃安宣布投资23亿泰铢在泰国建设电动汽车生产厂,第一期预计于今年7月建成……

我国动力电池厂商海外布局步伐也明显加快。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电池工厂已实现电芯量产,其第二座欧洲工厂——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的建设也正在顺利推进中;国轩高科已在美国、德国、印度、越南等地布局海外生产基地;蜂巢能源也将在德国建立欧洲电池生产基地及欧洲研发中心。

“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其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是全球化的,材料部件也要通过全球采购。随着中国汽车生产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的外溢是一个历史必然过程。中国汽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把新技术、低碳产品与理念带给了国际消费者,同时中国车企在海外建厂、布局供应链,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福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介绍道。

但他同时也指出,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目前,中国汽车的海外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的成功转型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我们的智能化优势还会进一步发挥,发展潜力很大,未来可期。”付炳锋说道。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随着全球可持续性发展进程加速,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而以新能源汽车为增长主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将迎来规模效应与品牌效应的新机遇期。“新的一年,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到2025年前后,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增长到70%。随着中国汽车的‘出海’,中国品牌和中国技术也日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这同时也促进了各家中国车企在技术创新、产品革新、品牌竞争力等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们相信,未来随着中国汽车技术实力和品牌实力的不断攀升,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将显著提升,并迎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出海’阶段。”该负责人表示。

由晶澳科技与Orient Energy Systems携手打造的巴基斯坦首个n型光伏电站项目

光伏产业在产品畅销全球的同时,其“海外产业链布局”的步伐也从“区域产能落地”步入“全球化产能布局”的新阶段。“得益于技术和产能方面的持续积累,我国光伏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明显,成为海外客户的首选。预计2024年,海外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可观和稳定的增长,除了欧洲等传统市场,美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机遇也将不断涌现,成为拉动外贸增长新的增长极。”江华指出。

随着光伏制造端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光伏企业要想真正打响品牌,实现从“走出去”到“走得好”,必须着眼全球、多点布局。“我国光伏企业要想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必须敞开怀抱,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在海外建厂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并利用当地本土化发展政策,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还要和当地资源深度绑定,比如,培养当地本土化人才,充分利用当地资金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推动光伏产业链的全球化落地。”江华说道。

来源:中国电子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三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  生产力词条  加快  加快词条  形成  形成词条  
热文

 关于高中分科,有什么好的建议?

在高二的时候,学生通常都会面临一个分科的选择,选择文科或者是选择理科,很多学生对此表示很难以抉择,想不清楚自己究竟应该选哪一科,下面小编就为即将进行分班的同学提...(展开)

热文

 河伯办喜事

河伯办喜事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对于祭拜河神,将无辜的少女丢进河里,好让河伯开心,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效果,也总是非常的好。但是,最近几年河水却还是不断的泛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