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条河》 五指山水遇知音

《口述海南·葩姐说》第二期发布的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条河》(即《五指山歌》)再次被圈粉,第三期经典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创作故事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海南文化的热诚关注。

《五指山五条河》这首婉转动听的民歌,唤起了几代人的记忆。尤其让人感佩的是,通过这期节目,我们终于拨开历史的云雾,寻觅到第一位为《五指山五条河》填词的海南词作者吴乾鹏。仿佛他与他的时代被一首老歌呼唤回来了,也借此揭开了一段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往事……

一首歌就像一条河,

它不是静止的,

它会流向不同的方向,

奔涌不息。

一首歌就像一座山,

它潜藏着许多宝玉,需要人们一层层剥开,

终见光彩。

云雾缭绕的五指山。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口述海南·葩姐说》第二期发布的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条河》(也即《五指山歌》)穿越历史的河流,将人们引回到源头,辨析过往的痕迹,寻找文化的根脉;第三期发布的经典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又让我们看到那座深藏着美妙音符的五指山,它给历代艺术家带来的创作灵感,至今未息。

谁是《五指山五条河》的填词者?

节目播出之后,我们收获许多留言。海南学者、已故琼崖纵队文工团团长郑放先生之女郑小枚女士留言:音乐很妙,轻柔地把五指山的林莽、薄雾、曦光、流溪、船型屋呈现于歌的背景中,和着古韵的悠扬,声声入心。那些飘逝的歌声、那些远行的灵魂,仿佛都在眼前——许多人也许第一次知道,经典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的音乐母体原来是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条河》,而《五指山五条河》来自黎族曲调“罗尼调”。尤其让人感佩的是,通过这期节目,我们终于拨开历史的云雾,寻觅到第一个为《五指山五条河》填词的海南词作者——他与他的时代被一首老歌呼唤回来了,他就是琼崖纵队有名的才子、“琼崖公学”校长、海南师范学院院长吴乾鹏先生。

吴乾鹏旧照。资料图

吴乾鹏(1911年~1952年),原琼山县大致坡人。他的父亲吴泰三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国画家。自小得到家庭熏陶的吴乾鹏,音乐、绘画、篆刻互为贯通,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1927年,年仅16岁的他考上北京大学美术系,专修西洋美术,六年学业,四年修毕。1931年提前以优秀成绩获得毕业证书。时值抗日烽火连天,吴乾鹏利用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他曾到山东曲阜师范任教。1933年夏天,吴乾鹏回家探亲,被琼山中学恳留任教一年。此后,他放弃了出洋留学专攻美术的梦想,留在故乡海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乃至后来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琼崖革命事业。

根据琼崖纵队文工团的邢浪平先生生前回忆,大约是1948年,吴乾鹏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听到了一曲动听的“罗尼调”,他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敏感,敏锐地捕捉到这首调子具有传唱性。他随即为这首罗尼小调填词,才有了后来在海南传唱极广的黎族民歌《五指山歌》优美的歌词。

“《五指山之歌》(《五指山五条河》的俗称)是琼崖纵队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一带时,由琼崖纵队文工团根据黎族‘罗尼调’改编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前面四句‘五指山咧五条河,你知道哪条流水多……’之外,第二段的歌词‘蒋军兵败流下海,红军胜利流回来’,就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也是我爸爸所唱的版本。记得当年他唱时神情忧郁,我尚年幼不明其意,也没深究,后来听他讲了吴乾鹏伯伯的故事,才知道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这首歌歌词创作与吴伯伯的关系。”郑小枚女士追忆道。

1942年,吴乾鹏设计、绘制的“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正面。林少青 摄

根据《琼山文史资料(第六期)》(1990年刊发)记载,1948年2月,中共琼崖区党委决定成立东西南北四个专署,任命吴乾鹏为北区专署专员。11月,琼崖区党委在乐东县番阳岗恢复“琼崖公学”,急需一位力能胜任的人来担重任,于是吴乾鹏从北区被调去负责琼府文教工作兼任“琼崖公学”校长一职,从此,他的艺术生命留下了五指山深深的印记。他转战到黎村苗寨,体味到五指山地区的民风民情,也听到了那些令人感动的歌谣。他与好朋友郑放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重逢了。此时,郑放先生担任琼崖纵队文工团团长,在根据地用文艺吹响时代的号角,鼓励革命斗志,创作了一批文艺作品,成为琼崖革命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海南解放前夕,吴乾鹏(右)与战友李光邦的合影。资料图

自幼喜欢音乐和美术的吴乾鹏,除了给《五指山歌》填词之外,1949年,他还为“琼崖公学”校歌写歌词:“从城市到村庄,一切不同的方向,汇合到这块温暖而新鲜的地方……”校歌由琼崖纵队作曲家黄伯英谱曲,他们留下的歌声在五指山经久回荡。

“罗尼调”孕育出来的经典歌曲

海南自古是诗歌之乡,也是歌谣之乡。在黎族聚居或黎汉混居区域,由于生活条件、语言文化的差异,往往形成一种或几种较为流行的曲调,也称“唱调”。曲调的称谓一般取自歌中的衬词或其流行地名,或只是标明歌的内容、长短。例如:“罗尼调”“四亲调”“红毛调”“千家调”“欧欧调”“长调”“短调”等等。不同的唱调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用。

“罗尼调”主要流行在保亭、五指山一带。“罗尼调”的开头,由低往高,舒缓、自由地唱出衬词“罗尼”,语调舒缓,高亢悠扬,是海南具有代表性的旋律,多用于深挚的情歌,热切的赞歌等。

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自由舒缓、高远悠扬的旋律来自哪里?海南作曲家、原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音乐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海南卷》编委苏才霞老师在做客《口述海南·葩姐说》时,为我们揭示了这首歌的前世今生。

《口述海南·葩姐说》主讲人蔡葩(右)与苏才霞(中)、黄英森合影。海南日报记者 周达延 摄

苏才霞是海南人,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主持编辑广播音乐节目《宝岛新歌》《每周一歌》等,深受听众欢迎,并与海南老一辈音乐家结下深厚的友谊。作为音乐专业生,苏老师曾创作多首旋律优美、地方风格浓厚的海南题材歌曲,曾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歌曲评选金奖,代表作品有《海南姑娘》《醉了三月的山》等等。

“《万泉河水清又清》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插曲,那是由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共同创作的。1963年,他们为了创作这首歌来到了海南岛,通过跟音乐工作者的交流和民间采风,最后从很多海南民歌中挑选出这首《五指山歌》的旋律。‘五指山咧五条河罗……’这个旋律,经过他们的改编、创作、升华、转调,完成了这个作品。后来流行于全国的《五指山歌》(即《五指山五条河》),在我们海南岛早就家喻户晓了。”苏才霞说。

从1948年最早版本的《五指山歌》也即《五指山五条河》,到解放初期的版本,苏才霞老师可谓是如数家珍。她说,1952年,湖南作曲家解策励来到海南采风,在五指山一带转了一圈,他发现这个地方的民歌非常丰富,大为惊叹,于是,他收集整理出版了《海南民歌》,这就是海南的第一部民歌集。他把这首《五指山歌》也收录在里面,这就是1963年吴祖强和杜鸣心先生看到的版本。

相关链接

《五指山歌》于1948年前后在五指山传唱,1952年正式被收入《海南民歌》一书;1964年,创作灵感来源于它的《万泉河水清又清》作为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插曲而成为一代经典;进入1990年代,它又由著名作曲家张以达改编成合唱曲《五指山掠影》并由谢明晶率领的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夺得世界冠军;直到今天《万泉河水清又清》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场音乐以及各种国际盛会的海南主旋律。

万泉河在琼海博鳌入海。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2019年,《五指山歌》又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0首优秀歌曲,这个旋律已然成为海南最具有标志性的文化标识。这首从五指山来的歌,已经流淌在世界名曲之河。它的生命力让人对那座山,对那群创造美的人,满怀深深的敬意。(蔡葩 辑)

搜索建议:
热文

 氨基酸的脱氨与氨基酸氧化酶

氨基酸失去氨基称为脱氨,是机体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第一步。绝大多数氨基酸先脱氨生成α-酮酸,再氧化分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脱氨可分为氧化脱氨和非氧化脱氨两类,前者普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