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两大厂主动拆墙,联手搞事,两点心得:
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老祖宗讲得没错。
阿里1+6+N大分家,属于“合久必分”,阿里+腾讯这一波携手,属于“分久必合”。
上一次大厂破圈合作,是爱奇艺(百度系)、腾讯视频前后脚接入抖音。 时代才是真正的推手 ,阿里腾讯这一波携手,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
明面上,阿里腾讯双十一赋能商家。暗地里,阿里腾讯更像是抱团对抗字节。
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这是教员的原话。
阿里以电商为主,腾讯以游戏为主,按理说,从创始团队到企业文化千差万别,为什么老死不相往来呢?
两大厂的对立,主要源自一场又一次的商战,比如说,马云2013高调推“来往”,要硬杠微信,没成;2015年微信支付在春晚发10亿红包,抢下支付宝地盘,马云比喻为“珍珠港被袭事件”。
再后来,就是代理人战争,腾讯持股投资的京东、美团对垒阿里本家、旗下饿了么,打仗一旦打多了,难免伤和气。
最搞笑的是,每年“双十一”属于阿里高光时刻,那一天,恰好是腾讯的每年司庆日。你说,腾讯员工会不会有点尴尬?
来看看他们的合作细节。
1、属于二级部门的合作。
阿里妈妈,腾讯广告在公司内部,都算是现金流部门,主要对接商家/品牌方,负责变现的,字节直接叫商业化部门。
字节目前最核心收入就是广告费,阿里还有商家服务费,腾讯还有玩家的充值费。
一级部门,比如淘宝和微信,体量太大了,产品类型多、用户(消费者)需求多样,对接起来过于复杂,特别是支付体系。
想一想,腾讯跟美团、京东深度合作那么多年,最后,京东、美团还不是各搞各的支付体系。
2、不是第一次合作。
通过梳理发现,从2021年开始,腾讯与阿里相关部门,早就想拆墙了。
3、这是在上海发合作通告
这一波携手通告,既不在杭州,也不在深圳,可见,上海的“包容度”无人能比。
其实,他们也可以考虑在北京,北京是字节的大本营,看来还是有点保守。
最后,还有一个感慨—— 形势比人强。
张勇刚卸任 不久,他最成功的作品就是“双十一”,眼睁睁被拆墙与昔日的对手联手合作。有一种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既视感。
不过,说实话,最近两年,阿里的双十一战绩都不太理想,原因当然不能简单归因张勇,像京东的六一八也搞得不怎么样。
眼下,“BP团队”(字节跳动+拼多多)贴脸挑战“JAT团队”(京东阿里腾讯,互联网营收三强),好戏连连。
作为月薪3000的职场人,这些事,有什么启发?
一、顺风局,怎么浪都行,逆风局,会组团、蹲草丛就很重要。
二、上头松口了,大厂下面的人才流动,文化交流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