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总结
主要沟通上海新发布充电桩政策,实际是原来政策的延续,另外对比其他地区的政策,力度不是很大,但预计今年的新增的随车配送的充电桩应该能超过 340 万台,保有量应该会超过 600 万。新增的一个公共充电桩应该会达到 97 万台,将近 100万台,其中交流桩大概是在 56 万台,直流桩在 41 万,增量会远远高于去年充电桩板块。目前充电桩板块炒了一波政策,短期机会不大,但今年基本面和景气度持续改善,可以持续关注后续机会。
一、政策与市场
政策与市场双驱动,2030 年之前充电桩行业仍处于政策和市场双驱动的阶段,2030 年之后将逐渐完全市场化。
地方政府支持和补贴政策,南方城市重点关注,运营补贴有利于充电站用好,建设补贴扶持充电桩厂家的建设。
国有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具有土地、人力等资源优势,能够快速在加油站内或站外进行土建,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利补充。
二、基础设施建设
充电站配建多种服务,为企业带来增值收入,为车主提供更好的体验。
充电站服务维度主要体现在场站的便利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用户体验。
充电站的建设需要分析当地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行驶路径和充电习惯,为不同类型的充电站配建不同的服务。
三、补贴政策
充电厂家的经营性底座式充电设施充电场站免收电力基金的费用和工程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网决定这个费用暂时免收。
不同地方补贴政策不同,有的地方延续到 25 年或 30 年,有的地方每年都有不同的政策。
充电桩市场还处于快速增长期,政府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短期内补贴可能会继续存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成本的降低,补贴可能会逐渐减少或取消。
不同地区补贴退坡时间不同,南方城市可能会在 25 年左右开始逐步退坡,而北方城市可能需要到 30 年。
四、企业发展
未来将会优先掌握当地土地资源和电力资源的企业,在乡镇乡村等地发展速度会更快。
充电桩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变得更加分散化,地方性的头部企业会越来越多,这种企业可能会成为地方性的龙头。
充电运营企业分为自己建设自己运营自己持有资产的、不持有资产但是做 SARS平台的、以及只做互联互通平台的三类。
充电运营企业需要在发展中及时调整策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持竞争优势。
Q&A
Q:对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在充电桩建设和运营方面的效率和经济性,您是如何看待的?
A:我认为国有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能够提供非常有力的推动和补充,因为这些企业拥有自己的资源,比如加油站的土地和人员,能够快速在内部或外部建设充电 桩,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的补充。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逐渐提 高,传统能源企业也将面临能源转型的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到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至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性,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企业的定位和资源不同,其经济性和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Q:您认为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在充电桩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A: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进入充电桩行业能够享受到相关地方政策的支持,包括土地资源和用电方面的倾斜,这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速度和周期都会有所帮 助。此外,这些企业还能够提供相关的地方资源,加快审批流程,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因此,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在充电桩建设和运营方面扮演着非常有力的角色。
A:是的,整个补贴以场站运营方为主,包括前端的定妆、后端的运营端和电网接入都有相关的补贴措施。运营端会按照市场的电价给你 5 分到 8 分钱一度电的补贴,但是是按照市场价来结算的,然后再申领补贴。
A:不同地方的建设补贴有门槛要求,不是什么样的装什么样的站都能拿到补贴,包括运营也是一样,只不过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建设补贴是在点完之 后,按照地方的要求,有的可能会延个两三年才能拿到补贴。运营补贴也是一样,运营补贴不仅仅是看电量订单,每个地方补贴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A:现在充电设备的补贴主要是向居民区的充电桩和交流桩开始进行清洗。对于优质的场站,政府会开始往这个方向去倾斜。政府会对厂家进行评级,评级和补贴挂钩。政府通过补贴政策来引导当地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方向。
Q:充电场站的服务维度主要体现在哪些维度?
A:现在充电场站除了提供充电服务以外,还有司机的休息室、便利店、自助洗 车、会议室或者是休闲娱乐儿童娱乐的一些场所等等。让车主在充电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服务,对于企业来讲,这些服务也是增值的,除了充电服务费本身的收入以外,还有很多收入的渠道。
Q:充电场站免收电力基金的费、工程费一般是怎么样的?
A:充电场站免收电力接入工程费是国家为了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暂定的政策,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网决定。这个政策不仅仅是上海,很多省市都有。具体免收的时间和政策课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Q:关于充电网络建设,针对县级市的线上充电网络建设,您认为补贴的方式或者推动的建建设的主体,可能会是哪些群体?
A:目前补贴政策一般都覆盖不到小的乡村乡镇这个级别。对于很多民营的运营企业来讲,都不太想往乡村的方向去发展,更多的还是在一二线城市,或者是保有量比较大的一些城市去建站运营。对于乡村来讲,更有利于乡镇或县乡一级的地方政府去做整个城市级的规划或乡村级的规划,把基础设施纳入到当地的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对于乡、镇或者叫乡村这一级的地方政府更容易,我觉得做这个规划更容易一些,毕竟在这个地域面积也小,可能建几个站或十几个站就能覆盖整个乡或者是整个村。所以对于由政府去主导去做规划。第二个我们很多地方的这种国资背景的企业,看到也开始在乡村乡镇或者是地方地域性的企业,比如说当地的本土的一些企业,其实在本县或者是本乡镇去做整个县一级的基础设施的土建。所以接下来我觉得对于乡村也好,是县乡一级也好,更多的是这种地方性的有资源的民营企业或地方性的国资背景的企业,去投入会更多一些。
Q:对于充电桩的运营企业来说,如果按照地方政府规划来推动充电网络建设,可能会有哪些政策倾斜?
A:设备倒还好,因为大家都是开放型的市场,更多的是影响的是个运营企业。你可能有些全国性的大型的运营企业,你不可能在全国四五百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资 源,都能做到地方的一个头部,很多的地域性的一些这种地方性的企业,反而能更容易的去提前布局,提前把这些相关的流程打通。
Q:有哪些企业能够优先掌握当地土地和电力资源,乡村充电桩建设会不会更快?
A:未来能够把当地土地的资源,包括电的资源,能找能优先掌握的这些企业,接下来会至少在乡镇乡村这一级会发展得更快。另外像乡村的土地性质也比较复杂,有的是这个集中所有制的土地,有的是宅基地等等通信土地其实这个也是需要地方政府统一去规划。所以我们看其实在这个场景下,有地域性特点的企业,它本身地方的资源就要比这种全国性的这种大的企业资源更有优势。
Q:今年充电设施建设量会比去年增加多少?
A:今年的新增的随车配送的充电桩应该能超过 340 万台,保有量应该会超过 600万。新增的一个公共充电桩应该会达到 97 万台,将近 100 万台。所以在这里面交流桩大概是在 56 万台,直流桩在 41 万,增量会远远高于去年。
Q:随着充电场站数量增加,配电网的改造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
A:对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联网来讲,对于我们配套的电力的增容也好,还是改造也好,国家肯定还是希望联网能牵头把这事做起来了。当然了在一些场景下,尤其是对老旧小区或者存量小区的这些电力增容,每个地方的话,到底增容扩容的费用是用来联网来掏,还是由房地产掏,还是由业主来掏?其实这个的话现在就是大家的争议会比较大,具体还是看每个地方电力公司和物业以及相关的运营商之间的这种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子?
Q:现在的类似于超快充的产业发展趋势如何?充电桩的功率数会有什么变化?
A:对于我们 800 伏超高压快充平台的车型,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开发也在量产,但整体上保有量现在还是比较少,而且我们能看到基本上覆盖的车型基本都在 20 万以上,甚至有的 25 万以上。随着未来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包括碳化硅等等的一些应用落地,价格能不能降到 15 万以内,可能还有一个比较漫长的一段时间。对于超充来讲,第一,首先车超充的车型它不会成为主流。所以对整个超松的桩来讲,它也不会成为主力,但是在一些场景下会成为主流。刚才说的高速公路和公共充电场站这种场景大小,所以我觉得或未来超冲的发展肯定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一肯定会以车企为主去主导,因为车企对于它的车辆不管是销量也好,它的保有量也好,它是有话语权的,包括标准层面它也是能主导的。
Q:请问设备补贴具体是什么意思?是直接给予充电设备成本的 30%~50%的现金性补贴吗?
A:设备补贴是针对充电设备的补贴,不会直接给予充电设备成本的 30%~50%的现金性补贴。比如南京市针对交流桩是 1000 瓦补 200 块钱,相当于是补 1400,一个交流 7000 瓦的设备成本是八九百元,售价也没有补贴的费用高,所以对于上海补贴来讲,30%~50%的比例不高,因为有些地方政府已经百%全补完了。另外, 上海会针对不同的场站进行评级,星级不同补贴的费用也不同,如果场站没有拿到星级,就没有补贴。具体的补贴情况还需看每个地方政府的情况。
Q:您认为这么高额的补贴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A:补贴的退坡节奏和时间点会因为每个地方发展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像南方、上海、深圳这些渗透率相对高的城市,补贴至少会持续到 25 年;而北方城市、西北、东北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刚刚开始,基础设施建设的密度也很低,补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 30 年。总之,地方补贴是由地方决策权发放的,因此不像新能源汽车有国家补贴,每个地方的补贴时间和退坡节奏都不同。
Q:您认为未来的充电桩运营环节会更加分散化吗?会更类似于储能这种形式,需要与地方政府去谈项目发展吗?
A:未来的充电桩运营环节可能会更加分散化,竞争格局不会像加油站这样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是更倾向于上游的设备厂商,需要像做突击的方式发展,可能会更类似于储能这种形式,需要与地方政府去谈项目发展。同时,地方政府的话语权可能会增强,特别是在向乡村这些地方扩张时。
A: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充电桩运营商要实现盈利,充电时长的边界主要取决于电费成本和服务费用。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充电桩的电费成本都比较低,一般在 1-2 元/度之间,而服务费用则根据不同的运营商和地区而有所差异。一些运营商会采取按充电时长收费的模式,一般边界在 1-2 小时左右,而另一些运营商则采取按充电量收费的模式,充电时长并不是决定收费的主要因素。当然,这些只是一般情况,具体的收费标准还要根据不同的运营商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Q:充电桩的利用率是怎么计算的?
A:充电桩的利用率是指时间利用率,而不是功率利用率。例如,在公交场站和专用场站运营车辆的利用率可以达到 30%~40%,甚至高达 70%,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当年就能盈利,第二年就开始盈利了。而对于公共充电场站来说,利用率通常比较低,平均利用率达到 15%以上,接近 20%的时候就能达到盈利点了。全国范围内,所有厂家的平均利用率大约在 10%左右,高速公路的利用率更低,可能只有 2%。总的来说,不同场景下充电桩的利用率有所不同。
Q:考虑到补贴,15~20 利用率达到盈亏平衡点这一数据是否考虑了补贴?
A:没有考虑补贴。因为有些地方政府补贴是延迟发放,即使有的地方可能两年以后才把两年前的补贴发放出来。有的地方政府是三年再花三年的补贴政策,这些都难以估计。
Q:充电桩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具体是怎么发放的?能举个例子吗?
A:不同地方的政策和规则不一样。有的地方政府每年都发放补贴,有的地方可能会发放三年内的国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有些地方政府会要求运营商上传相关数据的核对,如电量订单等等,如果有省市级平台,它会根据你的平台去导出数据来进行核算。补贴发放的速度也因地而异。一些省市可能当年就能拿到前一年的补贴,而有些则需要等两三年或更长时间。每个地方的补贴规则都不一样,需要根据不同参数和指标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