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比包容而又开放的杭州,敞开着大门,欢迎每一个新面孔的到来。
作 者:苏打
01
科普一个冷知识: 杭州是两个省的省会。
哪两个省呢?
其中一个自然是浙江省,这个是官方盖章的,毋庸置疑。
不过,人在江湖飘,谁还没点隐藏身份呢,杭州就是这样。闯荡多年之后,除了明面上的浙江省省会, 杭州近来又偷偷“兼任”了另一个省的省会。
没错,就是 河南省。
看到这,是不是有点懵了。毕竟九年制义务教育告诉我们,河南省的省会是郑州。怎么一转眼,杭州就成河南省省会了?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张图。
如上图所示,2019年-2021年这三年间,杭州河南籍人口的增量是绝对的第一,足足有42.75万人。
42.75万人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杭州某些区县的总常住人量了。像滨江,2021年的常住人口也就52.5万人。
由此可见其人口增速之快。
虽然截至2021年,杭州的人口组成中,河南籍的与浙江籍的人口量还有158 .5万的差距,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持续发展下去,未来,河南籍与浙江籍人口量持平,乃至超越都完全有可能。
从人口这个层面来看,可不就是河南省杭州市了嘛。
02
不过,其实在河南省杭州市以先,杭州就有“豫杭”的戏称。
这“豫杭”称号怎么来的呢?
那渊源可就要追溯到南北宋时期了。
自赵匡胤建立宋朝(北宋),即定都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在繁荣了一百多年后,宋朝于1127年被北方女真人攻破。
当时,宋高宗赵构带领着北宋王室,不断南下建立南宋,后又几经周转,到达临安(即现在的杭州)。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王室们一路抵达杭州的,还有一大批来自河南一带的移民人。他们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远超当时居住在杭州的本地土著。
后来,杭州被定为行都,逐步发展成为南宋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从河南迁徙而来的这一大批人也在此定居了下来,也将在汴京(即河南开封)时的语言、文化、饮食等也一并带了过来,对杭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最典型的像方言,杭州老城区的吴语方言就与周边的吴语存在很大差别。还有饮食上,相对于其他南方城市,杭州的面食餐馆也会比较多。
▲杭州话里的“北方元素”
而反过来看,满是河南味的杭州,对于河南人的吸引力自然也越大。毕竟宛若第二家乡的地儿,谁会不爱呢?
03
我的河南朋友L就爱极了杭州。
她是河南周口人,自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杭州打拼。学服装设计的她,最初选择了幼教行业,并同期在杭州一高校进修了管理学,为之后的职业调整做打算。
一年之后,L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电商行业中,做起了跨境电商运营的工作。虽然每天往返于钱塘、滨江两区,光通勤就要耗费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但她乐在其中,而且做得风生水起。
不过五六年时间,她就已经独立出来,开办工作室,培养自己的员工,继续做跨境电商了。员工不多,却也做得有声有色。
当然,在疫情期间,她也经历过国外没有订单,尝试转战国内市场却收效甚微的低谷期。
“大不了就再找一份工作,杭州反正满地是机会。”即便是那种情况下,她依然非常有信心。
现在,她在杭州已经超过十年了。
从最初的单枪匹马,到现在的一个人两只狗一只猫,再加一个工作室,她已经深深扎根在了杭州这座城市。
今年年初,她的小工作室又拓展了业务,陆续将家人们也接到了杭州。
“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摇到心仪的大房子了。”她抱着小奶猫,笑得很是开心。
04
L只是众多河南杭漂的一个缩影。
像她一样,在杭城扎根的河南人非常多,其中尤以信阳、周口的居多。
从事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遍布各个行业。除了L所在的电商行业,周边还有不少河南朋友从事自媒体、IT等行业。
当然,分散分布的有,扎推成规模的也有。
前些年,杭州汽车北站附近就有个“河南村”,村里集聚了大量的河南人,而且从事的行业也高度统一,均为出租车司机。所以,这个村当时也被叫作“出租车之村”。
只是近年来,随着滴滴等软件的兴起,网约车在逐步取代出租车。不知道生活在“出租车之村”的河南司机们,是否也跟随着时代变迁,开起了网约车呢。
即便不是,我相信在杭州他们也能找到别的出路。
正如L所说,杭州遍地是机会啊。
无比包容而又开放的杭州,敞开着大门,欢迎每一个新面孔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