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方丈与主持有什么区别?谁的职位高?

时间:2022-04-30 01:10:18 热传 我要投稿

大家去寺院,或者看电视剧,经常听到“住持”、“方丈”、“长老”这几个称呼,但这几个称呼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分别,估计能搞清楚的不多。于是,反正都是尊称,大家就只好稀里糊涂的随意而称之了。虽然无伤大雅,但毕竟有些不妥,今天末学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称呼的意义和分别,希望帮大家多了解一些佛教常识。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一般来说,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先谈理论,说说“子孙庙”和“十方丛林”的区别——汉传佛教和道教寺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子孙庙”,一类是“十方丛林”。其历史我不太清楚,也不太清楚谁学的谁。

“子孙庙”,就是寺庙由师徒(对于汉传佛教和全真派道教)或者父子(对于正一派道教)相传承,不接纳外来门派的弟子(不是不收徒弟的意思啊)。所以,“子孙庙”的负责人,也是一贯传承的,称为“住持”。

“十方丛林”,就是该寺庙接纳各门派的僧/道去“挂单”(理解为进修吧……)。因此其负责人,理论上来说也是在里面的所有僧/道推举,称为“方丈”。

然后就复杂化了,因为传统、现实和一些规定可能有脱节。

按照中国佛教协会的《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汉传佛教寺院的负责人就是“住持”,木有“方丈”,也不区分“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但是“方丈”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大量存在(当然,“住持”也大量存在),所以我只好猜测“方丈”是比较高等的“住持”(释永信似乎就先当过少林寺的“住持”,然后升座为“方丈‘……)。

一些著名的僧人,例如释学诚,还能兼任好几家寺院的“方丈”。

按照中国道教协会的《道教宫观方丈住持任职离职办法》道教宫观的负责人,“执事的最高教职称谓”,“全真派称方丈,正一派称住持。”这个就是和现实相当脱节。正一派道观都有住持(我不知道现在正一派道观还是否区分“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但并非全真派道观都有方丈。

首先,全真派道观不都是“十方丛林”,一样有“子孙庙”(师徒传承)。今天刚和一位道长交流,他到武当山紫霄宫挂单的。我问他武当山的道观是不是都是全真派,他说是,又问他是不是都是十方丛林,他说不是。“方丈”职衔,不适用于子孙庙。全真派道观,一样有不少是“住持”负责。特别是全真派过去的传统,“十方丛林”,例如北京白云观这样的,里面的道士是不能收徒弟的,只有“子孙庙”才能收徒。“十方丛林”仅仅是“进修中心”而已。

其次,全真派道教的“方丈”比汉传佛教的“方丈”要求高,和“传戒”制度相关,“方丈须受满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而且在传戒时候是要担任传戒大律师的。解放以来全真派一共只有过六七位“方丈”,现在在世的只有武汉长春观的吴诚真、马来西亚三清观的叶至明两位,这个和汉传佛教界到处“方丈”迥然不同(解放前全真派的“方丈”也很少,我记得中国道教协会成立时候的“方丈”也就沈阳太清宫的岳崇岱一人)。

没有方丈怎么办?“监院”负责。

汉传佛教和全真派道教的寺庙基本上都有“监院”,正一派道教基本上没有。如果把“方丈”、“住持”比作一个寺庙的总统,那“监院”就是总理。总统可以空缺,总理不行。例如中国道教协会前后两任会长闵智亭、任法融,都是“监院”(闵智亭是西安八仙宫监院,任法融是周至楼观台监院)。

此外,有人指出,以前一些小的汉传佛教寺院(例如一些大的寺院的“下院”),只有“监院”,没有“住持”。不过现在大家都有“住持”了……

汉传佛教寺院基本上是“方丈”/“住持”、“监院”并存,全真派宫观基本上要么有“监院”,要么有“住持”,极少数是“方丈”“监院”并存,正一派宫观基本上就是“住持”负责。

另外,很多全真派宫观,“住持”和“监院”两个词是混用的……前段时间我在登封中岳庙,就看到里面的碑文,有的落款是“住持黄至杰”,有的是“监院黄至杰”……

最后……其实不止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包括教堂和清真寺在内,在我国都是有一个“民主管理委员会”的……谁是“委员会主任”,谁才是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