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上映当天口碑评分强势走高!《海的尽头是草原》用真实治愈每个人

时间:2022-09-09 21:48:53 热议 我要投稿

城市生活有多忙碌,想要去拥抱大自然的心情就有多么的迫切。草原生活的宽阔与舒展让人心慢慢安静下来,讲述一个关于大草原的故事则是需要天、地、人一起参与,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完整。

正在热映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讲述了一段草原的往事。背景是“三千孤儿入内蒙”,导演尔冬升用镜头既表现了草原的辽阔,也刻画了牧民的生活状态。如果想在假期免去舟车劳顿的辛苦,直接去电影院感受草原风情的话,这部电影是最好的选择。

内蒙古是立体的、多面的,导演要面对的是草原上天气的多变。很多镜头需要等待,等云过、等风去、等雨来,“天气”可能是这部电影最“大牌”的一个,摄制组只能等待他,一点点的接近心中“完美”状态,在大银幕上呈现最好的瞬间。

对摄制组来说拍摄时长增加,成本增加了,但对于观众来说只用收获美景就满足了。导演尔冬升不仅对草原的美景是饱含敬意的,对没有草原生活经验的演员也是充满耐心的。在电影中,需要饰演牧民的演员都用蒙语说台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演员非常完整的表演氛围,他们不仅是妆发上与牧民相同,他们的语言、生活方式也完全是学习牧民的。

已经看过的观众在演员对角色的塑造上给出肯定的评价,他们真的在大银幕上看到了水草丰茂的草原和牧民的生活切片,特别演员们在这部电影中彻底变成“剧抛脸”,很难和他们平时的样子画上等号。

这位提着桶的女人叫萨仁娜,她出生在草原上,生活在这个草原上。懂得什么时候要迁徙蒙古包,会做最好吃的奶豆腐,是一个最传统又最善良的额吉(蒙语妈妈的意思)。演员马苏,很好得诠释了这个角色,而在银幕背后是演员的付出换来的。

首先是学蒙语,0基础学,而且需要很快就能在开拍的时候展现出蒙语即是母语的熟练与轻松,面对这个挑战马苏先用汉语标注出蒙语发音,再不断地练习,和蒙古人面对面交谈认真修正自己的发音。

蒙语是非常难的,完全区别于汉语发音的语言,从完全不会到使用得游刃有余地去对话,中间并没有什么技巧,只能不断地练习,只要有一点点没有用心观众很快就能察觉到,所以在每一位演员在成为自己饰演的角色之前,他们都有一个门槛就是“学习蒙语,并熟练掌握”。

语言门槛通关之后才是更难的:成为一个蒙古人。因为蒙汉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有所差距,所以成为一个一看就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是不容易的。妆发只能形似,神似还是需要演员有大量的观察,模仿,打磨,才会有一个充满血肉的牧民站在草原上。

生活的毛边构成了的真实感,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把观众拉入蒙古包,吃一点奶豆腐,喝点奶茶,满心满眼都是草原生活的松弛与自在。在电影中马苏饰演的草原额吉,因为丈夫鲜少回家,她需要一个人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她需要照顾儿子、打理蒙古包、帮助其他牧民干活以及生活中细碎冗长的小事,是传统的中国的勤劳妇女形象,而面对一个新成员——抱养来的小女儿,她更是细心又耐心的接受这个女儿,并用爱意让女儿成为了草原的孩子。

男演员也需要学骑马,牧民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马背上的,所以“会”还不够,“熟”才能最低标准,要有对马的熟悉也有对草原的熟悉。演员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学习骑马,熟悉马的脾气,从最开始的“重心不稳”到后来驰骋在草原上与这片土地融入在一起。

这并不简单,看似一马平川的大草原可能会有一些小沟壑让马失去重心,对于人和马都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导演尔冬升在安全方面十分谨慎,每一次他都会检查马鞍,检查地面,确保演员和马匹的安全。

在连续的草原生活中,导演也为每一个演员增加了信念感。时代、草原、牧民、孩童形成了天、地、人最和谐的画面,将这种信念感通过真心传递给我们每一位观众。导演尔冬升也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对这片草原是印象深刻的,不仅是他在这里工作过,也是因为他见证了土地与人彼此共生的关系,这部电影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参与创作的。而这种创作,传达给观众是很容易被捕捉到的。

历史背景是宏大的,但是在这段历史中的每个小人物,他们的命运绽放出的光彩是容易让我们普通人共情的,即便跨越民族,跨越山海。当我们想到一个内蒙古母亲养育汉族女儿的故事都会想到这位母亲的不易;当我们想到一个孤儿闯入一个陌生地方一点点接受“额吉”的爱时会对理解这个孩子的慌张;当我们想到一个完整的家庭被迫分开的时候都会想到那种无奈和心碎。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除了沉浸式的草原生活,也有家庭成员之间没有明说的爱意。这是中国人对家的理解,对爱的理解,对国的理解:爱可以包容一切。建议带着全家人一起感受这份草原的浪漫,爱的浪漫。这部电影已经在上映啦,而且,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看看这分数,绝对是值得带着爱的人去影院感受这份真实与感动的电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