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足目—漂水虱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多甲总纲
软甲纲
真软甲亚纲
囊虾总目
等足目
漂水虱科
漂水虱科(学名:Cirolanidae)为等足目的一个科。
1.大王具足虫属
大王具足虫属(学名:Bathynomus),也称深水虱属,是漂水虱科的一个属,其下有近20种生物,生活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冰冷深海中。其下最著名的是大王具足虫,该生物常被称为最大的等足目生物,但实际上一些同属生物(如B. kensleyi)也能达到同样的大小。它们与潮虫亚目生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根据其同事亚历山大·阿加西在墨西哥湾收集的幼年大王具足标本,法国动物学家阿方斯·米勒-爱德华在1879年首次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
2.大具足虫
大具足虫(学名:Bathynomusdoederleinii),又名道氏深水虱,是节肢动物门等足目漂水虱科下的一种海洋甲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州以南附近的深海,深度150-600米深,在日本作为有名的可食用的甲壳类动物,味道类似虾子、螃蟹。
它于1880年由德国动物学家路德维希·杜特莱因(LudwigHeinrich Philipp Döderlein)在日本采集,并于1894年由阿诺德·爱德华·欧特曼描述。种小名是由采集者的名字来命名。
3.大王具足虫
大王具足虫(学名:Bathynomusgiganteus;或称巨型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虫、深海水曱甴、深水穿山甲)是大王具足虫属的一个种,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深海里。
其种加词“Giganteus”意为“巨大的”。
法国动物学家米奈-爱德华兹是描绘此物种的第一人。他于1879年在墨西哥湾捕获一只大王具足虫的雄性幼虫。该消息震撼当时的科学界和社会大众,因为其时只有少数科学家支持如查尔斯·威维尔·汤姆森提出的“深海有生命论”的观点。
1891年首次捕获到大王具足虫的雌性幼虫。因为大王具足虫难被捕获且没有很大的市场销路,所以商业捕鱼业对它没有很大兴趣,即便如此,香港西贡的餐厅和日本的一些水族馆仍有大王具足虫的料理;虽然在日本常被拿来吃的其实是道氏深水虱。大王具足虫的来源不一,有些从西南非的纳米比亚进口。它的肉质比较像螃蟹和龙虾。
(1)研究发现
法国动物学家米奈·爱德华(AlphonseMilne-Edwards)是描绘此物种的第一人。他于1879年在墨西哥湾捕获一只大王具足虫的雄性幼崽。这个惊人的消息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和社会大众,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都认可爱德华·福布斯等人的“深海无生命论”的观点。
1891年,首次捕获大王具足虫的雌性幼崽。
因为大王具足虫难以被捕获且其没有很大的市场销路,因此商业捕鱼业对它没有很大兴趣。然而在台湾北部和其它的一些海滨却时常可以在临海餐馆中看到大王具足虫的身影。它们通常是熟过后被对半横向切成薄片以供食客,这样的方式会比较容易将其肉剔出。大王具足虫的质肉比较类似螃蟹和龙虾等动物。此外,在美洲的水族馆里也可以看到一些被诱捕出海的大王具足虫标本。
1990年,东澳大利亚海洋食腐动物探索计划(Scavengers of East Australian Seas expedition / SEAS)开始研究澳大利亚东海岸的甲壳纲动物。他们发现,海底越深,动物越少但物种越大。在澳大利亚的深海水域发现的大王具足虫可以与在墨西哥或印度的发现相比拟。
(2)形态特征
成年大王具足虫的体长可达19—37厘米。这样的巨大体型在节肢动物中是很少见的,其他的一些等足类动物大多只有1—5厘米。身体是腹—背压扁的,由坚硬的鳞片状钙质外骨组成。在这种情况下,鳞片在上与头部、在下与尾部都是合为一体的。
大王具足虫有近4000个平面小眼组合而成的复眼。无柄的复眼在头部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此外,大王具足虫还有两对触须。
大王具足虫有七对关节肢,第一对关节肢进化成颚足,可以把食物送到四套颚处。腹部有5块被称作pleonites的鳞片,每块鳞片都有1对双枝腹足,作用是能够在水中行动。带有呼吸构造的扁平支起著鳃的作用。
大王具足虫一般为淡紫色。
(3)繁殖方式
大王具足虫的季节性繁殖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这应该是因为夏天的食物短缺所致。成年母体在性活跃期会长出一个育幼袋。大王具足虫的卵是所有无脊椎动物的卵中最大的。虫卵都被安置在育幼袋中度过孵化期。如果一个正在孵卵的母体大量进食,可能会导致身体膨胀从而使得虫卵被挤出育幼袋。
当大王具足虫从育幼袋中出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是成虫的微型版了。它们不再属于幼虫阶段,除了一对胸部附器外,其他部位都已充分发育。
(4)生态地位
大王具足虫可栖息于170米至2140米深、昏暗无光、摄氏4度的海域],80%生活在365—730米的深度。它们一般在滋泥或黏土层中独自生活。
大王具足虫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肉食性动物,主要食用海洋生物的尸体,如鲸鱼、鱿鱼等的鱼类。此外,他们也会主动猎食一些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如海参、海绵、线虫、放射虫等海底动植物。有时会捕食鱼类、攻击捕鱼网等。它们可以忍受长期的饥饿:饲养于日本三重县鸟羽水族馆的大王具足虫在绝食5年43天后才死亡。遇上大量食物时,大王具足虫可以把自己填饱到只能勉强行动的地步。
1990年,东澳大利亚海洋食腐动物探索计划(Scavengers of East Australian Seas expedition, SEAS)开始研究澳大利亚东海岸的甲壳纲动物。他们发现,海底越深动物越少,但物种个体越大。在澳大利亚的深海水域发现的大王具足虫的体型可以与在墨西哥或印度发现的相比拟。
(5)栖息环境
大王具足虫是深海环境中重要的食腐动物。自170米深、昏暗的次沿海区域,至2140米深、幽黑的深海区域都可以看到大王具足虫的踪影,而这些深海区域有着极大的压强,且温度可以低至四摄氏度。80%的大王具足虫都生活在365-730米的深度。一般在滋泥或粘土层中独自生活。
(6)生活习性
大王具足虫是深海环境中重要的食腐动物。自170米深的沿海区域至2140米深的深海区域都可以看到大王具足虫的踪影,而这些深海区域有着极大的压强,且温度可以低至4摄氏度。80%的大王具足虫都生活在365-730米的深度。一般在淤泥或黏土层中独自生活。
大王具足虫食源广泛,他们大多是肉食性的,主要是食用死去的海洋生物的尸体,如鲸鱼、鱿鱼等。此外,他们也会主动猎食一些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如海参、海绵、线虫、放射虫等海底动植物。当然大王具足虫有时也会捕食鱼类,比如攻击捕鱼网等。当大洋深处食物匮乏的时候,大王具足虫只有靠天活命,它们可以忍受长期的饥饿。
(7)种群分布
通过化石数据可以知道,早在1.6亿年以前,也就是盘古大陆还未分裂的时代,具足虫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它并不是在澳、墨、印3个地方独立进化的。具足虫存在了这么长的时间,人们可能认为它会在不同的区域单独演化。然而,SEAS研究发现大王具足虫在上述3个地方几乎完全一样。对此,Andrew Parker认为这是因为大王具足虫的生存环境极度缺少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