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宋之问《登逍遥楼》:一封寄不出去的家书

时间:2022-04-23 17:17:04 热闻 我要投稿

有人说,故乡是离开之后,想回去却回不去,但又时常想念的地方。人一旦离开家乡,就像风中的杨花,顺着风向,找到一处栖身之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但,不经意间,总有事物会撩拨到埋藏在心底的那根思想的琴弦。此种情景,从古至今的游子们都不可避免。因为思念故乡,游子宋之问写下了《登逍遥楼》,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逍遥楼上望乡关”,诗人登上逍遥楼,朝着故乡的方向远眺。诗人能望见乡关吗?答案毋庸置疑,如果仅凭登高望远便能望见乡关,那诗人便没有登高眺望乡关的必要了。就是明知道望不见乡关,诗人才会登高眺望乡关,想家而不见家,沉甸甸的乡愁在心底郁结,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绿水泓澄云雾间”,只望见,云雾笼罩之下的碧水深且清。诗人的视线被云雾阻挡,乡关更远在云雾之外。即便是望不见乡关,哪怕望见一条通往家乡的路也能带给思乡的诗人一些安慰。但却只有碧水、云雾,一切都那么朦胧模糊,这暗示了诗人思乡却不能归乡的痛苦。

“北去衡阳二千里”,诗人所处之地距离衡阳有两千里之遥。在逍遥楼上的诗人为何会想到两千里之外的衡阳呢?是因为传说衡阳有回雁峰,南飞的大雁到衡阳回雁峰之后就不再往南飞。在诗词中,常用大雁代指书信。诗人提到距衡阳遥远,是在暗示连写封家书的机会都没有。如此,让乡愁又深一层。 “无因雁足系书还”,无法通过把书信系在大雁脚上寄回家去。既然登高望远不见乡关,那么诗人就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写封家书,却又发现即便写了家书,也没法寄到家乡。乡愁郁结在心底,无法排遣。所以,即便登上逍遥楼,诗人也不觉快乐,因为他连一封写满乡愁的家书都无法寄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方式日新月异,现代的游子们再也遇不到“无因雁足系书还”的困境了,能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联系,甚至能通过视频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即便如此,家乡的草木依旧会出现在游子们的梦境中,当他们从梦境中醒来,却发现窗外只有一轮异乡的月亮,不免怅然若失,这又是古今人们情感相通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