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交通运输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发展的高级阶段。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将会冲击传统的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如何加速同物流的融合、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确立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将分四部分来论述加快交通运输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部分—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我国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第四部分—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必要性
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物流是这样定义的:“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看出,物流实际是为客户提供运输、包装、装卸、配送、加工等服务,物流服务过程包含多个环节,涉及交通、铁路、航空、仓储、商业、外贸、金融和信息等各个部门。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物流服务引发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概念,所谓第三方是指相对于生产企业为第一方,销售为第二方而言的,是从事为前两者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单位,在供应链中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对照物流的定义和供应链两方面,可以说传统运输业是原始的第三方物流。从传统运输业的最终发展方向看,其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化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能性。
(一)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和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迈进,世界经济在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全球化的推动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传统运输企业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给运输企业的生存造成巨大压力,必然使传统运输企业产生拓展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动机。
1、运输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地位
(1)运输是物流不可或缺的环节
物流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是运输。没有运输,就没有物质资料的移动,可以说,物流系统是通过运输来完成对客户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地理定位的。
(2)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最大组成
在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一定时期,企业注重的是内部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优势。但是,单纯依靠降低产品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已越来越小,企业纷纷将目标转向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同时认识到降低其中的运输成本可极大地降低产品的成本。统计数据表明,运输成本是目前物流总成本中最大的成本项。以美国为例,1994年美国的运输开支为425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物流总成本的58.2%。欧洲发达国家的运输成本,一般也占物流总成本的1/3以上。因此运输的合理化是物流组织的重要内容,是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
2、客户对运输业需求的变化
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生产企业、营销业采用jit(just in time适时管理法),以及快速反映等技术,力求使物流系统维持在一个最低的库存水平来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能力,这必然需要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的支持,其中运输服务是其重要组成。这种形势无疑对运输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的运输业必须顺应客户需求的变化,从提供运输、装卸、搬运等单纯的运输服务向综合物流服务的方向发展。
目前大多数航运企业所从事的运输服务实际上已经是物流活动,也就是说,航运企业已经介入了初级的物流服务,但这种服务是物流服务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产品从生产者向使用者转移全程多元化服务的要求。如果航运企业不能顺应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必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因此,以航运企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开展物流活动将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社会化分工的需要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深化,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面对市场竞争,都迫切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主业的发展上来,而将原材料、产品的运输、配送、仓储等活动的组织实施逐步推向了市场。运输企业必须抓住机遇,以运输主业为基础,依靠新思路、新技术,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和占据新市场,向更高层次的经营方向发展。
(二)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可能性
从物流系统建设所需的基础条件看,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极具可能性。
1、我国公路、水运可依托现有条件发展物流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由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公路、水路交通则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路交通是一种服务范围广、承担运量大、发展速度快、对当代经济发展贡献大的运输方式,是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水路运输投资省、占地少、劳动生产率高、运输成本低,对促进沿河、沿海、港口城市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有着先导性、基础性的贡献;经过建国五十年来的建设,公路、水路运输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为进一步向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2、在业务功能上具有继承性
现代物流的主要功能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生产企业、运输业、仓储业、外贸企业及it业等均有可能成为现代物流的市场主体。由于各类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拥有的基础资源和条件也不同,跨入物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传统运输业是以运输与装卸搬运为主要业务的行业,拥有遍布全国的运输网络和揽货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营经验,在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递上也有一定的基础,这些有利因素在向物流业务的转化过程中将得以继承并不断挖掘其潜力。
3、在管理上具有可借鉴性
交通运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应用于运输组织、管理、技术、经济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积累了大量的适应我国国情的经验,这些经验在现代物流业中仍可发挥作用。
交通运输业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向物流业转化,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特点,通过对现有交通运输企业的改造、改组等多种方式,将交通运输业转化成现代物流业。
二、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一些运输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已有较强的“物流”意识,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中外运汽车运输公司、国际联运代理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等都是率先在我国发展物流服务。从总体发展水平上看,我国物流服务业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体而言,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对物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还是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深度不够,思想观念仍旧没有脱离旧体制的束缚。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运输对经济效益将起一种决定作用。运输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面向市场,在总成本最低的条件下,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这就要求运输企业合理化其收益,通过物流业中的分工来提高利润率。
2、法律法规、政策存在制约性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中国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另外,已经形成的社会物流系统与企业物流系统由于管理的目的、手段不同,二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和协调发展,也对物流合理化产生不利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这些对运输企业发展物流都存在着制约。
3、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上与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我国运输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总体水平偏低,究其内部原因,在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经营方式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1、增强物流系统意识,建设和改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
传统认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而现在已逐渐转变为物流系统,这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承认和高度重视。运输是物流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应尽快转变观念,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交通运输系统内外部协调与发展,建立多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从多式联运的门到门运输服务,逐步发展到架到架,线到线的综合服务。
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应是提高货运车辆的载重能力,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发展专用运输车辆,如集装箱、散装、冷藏、危险品等运输车辆,提高运输效率、运输质量、运输安全性;发展零担运输和快件运输,适应小批量、时效性较强的货物运输需要。
针对水路运输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输方式的特点,应尽快提高其在物流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发挥其在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作用,发展适应货物运输要求的专用船舶,如集装箱、冷藏等船舶。
2、完善现代物流系统的配套设施
我国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如集装箱专用码头、深水泊位及进出港的装卸能力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体系的需要。另外,交通运输业成为现代物流业所需的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备,如缺乏一定数量的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仓储条件及存储能力都有待提高;为适应现代物流作业连续性、快速性的特点,还应积极发展高科技物流技术设备。
3、推进信息化进程
目前,国际贸易正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和信息技术及其产品贸易等领域延伸,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我国现代物流要加紧建立与完善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集装箱、货物、航线与商务等信息服务中心,建立与主要港口、代理、货主以及海关、银行、保险、商检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系统,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随着edi的日益普及,现代物流业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努力推行物流统一的国际标准,实现对物流全过程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跟踪管理。
四、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现代物流业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运输企业和主管部门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交通运输业成功的转化为现代物流业。
(一)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对策
由于公路和水运企业从事的是运输业务,它们把揽货作为经营运作流程的源头,托运人和收货人是其顾客。交通运输企业要从运输业拓展到物流业,必须挖掘服务行业的内涵,衍生出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功能,将服务对象从托运人和收货人延伸到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资源供应商,将运作流程从运输过程延伸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为生产和销售两头服务。
1、从企业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上进行调整
公路、水运运输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和物流运作规则进行相应的调整:
(1) 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向专业化运输发展,以运输的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融入物流;二是以运输为依托,向多元服务转变,向用户提供物流服务。
与其他企业相比,运输企业在自身物质条件和运输管理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在长期的运输业务中,运输企业配备了大量的专业化运输工具,具有管理运输业务的宝贵经验,这使得运输企业在向物流服务转化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运输优势,采取逐步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方式同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满足客户对服务的高层次需求。
(2) 在经营规模上,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组建或充实现代化大型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同时,发展一大批运作灵活的中小型企业,经营局部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以满足各个层次客户的需求。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情况来看,运输企业通过兼并和强强结合,一方面形成少数大型、特大型集团企业,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同时,根据各个运输企业的自身特点,建成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等,灵活地进行特色服务,经营局部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2、提高服务意识
物流的实质也可以说是多元化的服务,只要是客户嫌麻烦的事都可以是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范围。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在向物流服务的转化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与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将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宗旨。
3、找准同物流服务结合的切入点
同物流服务结合的切入点可以从为商业和制造业服务着手。商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是厂家配送少、社会化配送体系尚未形成,自行配送所需的投资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运输企业应争取及早涉足商业领域,以运输为依托,发挥自己的长处,向商业领域推出“配送”服务,尽早进入商业领域的物流服务;对制造行业,应同企业结合,与其结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为其提供系统的物流服务。
(二)交通主管部门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交通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物流资源,其基础结构和经营管理将对物流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全球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积极发挥引导和推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
1、培育市场,优化环境
由于物流服务与传统运输服务在经营范围、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交通主管部门应协同物流各环节的其它管理部门,制定适宜的物流服务市场主体的准入、费收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同时要考虑与国际物流运作规则的接轨,制定出我国物流服务流程、标准,努力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以利于交通运输业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标准的物流服务,树立交通运输业良好的形象。
2、加强监管职能
行业主管部门通过贯彻、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来实现对物流市场的监管。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深入,物流市场将呈现出经营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这就特别需要主管部门做好前瞻性的对策研究,采取适宜的监管方式,保证物流业的规范运作。
3、加强调控作用
政府部门对运输企业参与物流行业,应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其调控范围应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审批重大建设项目、确定服务标准等方面。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素质
物流,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对物流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行业主管部门应该集中力量对物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寻找先进的物流经营思路、技术装备、信息系统建设在交通运输业的突破点,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科技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业朝物流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