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女子二七之年,肾气充盛,由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成熟,天癸即至,作用于任脉,其所司精、血、津、液旺盛充沛;肾中元阴之气、天癸并于冲脉则为“太冲脉”,“太冲脉盛”则冲脉中之气血旺盛。这就是女性月事的生理机制。
女性月事的主要病机是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损伤,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从而引发月经病。痛经是月事病中广大女性们最容易受到的一种疾病,今天这篇老秦就给大家从中医角度,辩证思维讲一下痛经(本篇讲述原发性痛经)。
痛经主要病机为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养,“不荣则痛”。其病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而发生,是与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有关。非行经期间,由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冲任、胞宫气血瘀滞或失养,故不发生疼痛。而值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到溢泄,气血骤虚,冲任、胞宫气血变化较平时急骤,故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导致痛经。《景岳全书》中记载:“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故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胞中型、湿热蕴结型、肝肾亏损型、气血虚弱型。接下来我一一简述。
气滞血瘀型,与月经前1-2天,或每与行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痛,或月经前后无定期,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儿,常伴有心烦急躁易怒,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或弦滑。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止痛。
寒凝胞中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带下淋漓,舌黯、苔白或白滑、脉沉紧。治宜温经除寒、化瘀止痛。
湿热蕴结型,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儿,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气血虚弱型,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经行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和营止痛。
老秦只是大致为大家分型介绍了痛经的病因,但每型病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以及月经期、量、色、质,兼症,舌、脉等还可分为不同症。所以如果你有痛经的困扰要及时来找中医望闻问切,分型治疗。下一讲,老秦将讲月事之月经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