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产品不做电商如何打开销路

时间:2022-10-02 16:07:01 热文 我要投稿

每年的11月和12月是电商最火爆的月份,也是业界对电商与实体经济关系讨论最激烈的时候。

尤其是今年,双十一的数据再创新高,达到了912亿,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当电商企业如火如荼地举办庆功宴时,线下实体零售企业的荒废和萧条更加突出。

关于双11的质疑无处不在,不少商家表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摧毁了国内零售业,也未能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电子商务不仅影响零售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超过50%的国内消费者将购物主战场转向线上,约70%的女性网购多于线下。在网上购物蓬勃发展的同时,零售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2014年全国主要零售企业共关闭门店201家,较2013年同比增长474.29%,创历史新高。

国家发改委在对2016年经济形势的分析中提到:“虽然网络商品零售、快递等新兴业态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但也要关注线上的冲击和显着影响,实体店的商店,替代效应。

发改委的调查发现,书籍、服装、家电等产品的实体店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一些传统百货公司也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景气度持续下滑,对相关群体的就业影响较大。

电商的直接冲击是对传统线下零售行业的冲击,但后果会波及全身。

消费者在家中网购的时间更多,也就是说在实体店的花费更少,所以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也将面临很多消费机会的流失,随机消费的可能性也将成为更小。

这些消费机会可能每次都影响微弱,但可以影响整个经济圈。

此外,除服务业外,相关的商业地产行业也将受到影响。

根据国信证券的样本测算,2012年至2015年,国内商业地产年复合面积当增长率达到18%时,消费需求的增长将赶不上商业面积的增长,导致商场平均效率每年下降6%。

越来越多的繁华路段商业地产项目成为电商的“试衣间”和“样板房”。还有一点是,电子商务因假货问题而广受诟病。

由于恶性竞争,很多电商平台上都存在大量的假货,这些假货已经冲击了中国真正的制造业。

自杀式的价格战不断为消费者压价,但这使得一些真正注重品质的厂商无利可图,降低了持续投资和生产的动力。

电商带动“新实体经济”崛起?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上述观点和逻辑都说得通,以至于电子商务冲击实体经济的声音越来越大。

看来马云今年也听到了这些声音,在双十一之后的演讲中特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认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真正受益者是实体经济,而这种新的经济方式可以说是“新实体经济”的兴起。

电商不制造产品,实体经济利用双11带来的购买力快速增长,堪称“新实体经济”的崛起。在马云看来,实体经济不仅仅指实体店,还指制造商。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激活了人们的生产和消费热情。许多中小型生产企业和当地丰富的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开辟了销售渠道。

普通消费者也可以买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商品,这种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有很大的提振作用。同时,电子商务也促进了物流、快递等众多新兴行业的创业。

从就业来看,客服妹子、淘宝图书馆管理等都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受益者。此外,近年来电商行业向线下全面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阿里巴巴与银泰、苏宁、梅西、京东“联手”入股永辉超市。

电商平台本身也在探索如何实现全线上线下产业链的高效融合、全渠道、全球化促进消费。用户的用户体验可以不断提升。

双12是电商反哺实体经济的典型场景。事实上,无论是电商冲击“实体经济”,还是电商带动“新实体经济”崛起,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内生逻辑。

从更大的角度看,要突破“新与旧”、“虚与实”、互联网行业与实体企业格格不入的二元结构。

电子商务的出现是信息时代的创新产物,它提高了商品运营和流通的效率,创造了新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文明。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广大消费者和用户用实际行动投了票。

现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方式与时俱进,同时避免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收益,为人类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业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