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和手握 8 套房的房东聊了一小时,我惊呆了

时间:2022-06-23 22:20:35 热文 我要投稿

作者:临公子

01

我之前不是在置换房子么,看房过程中接触了不少中介和房东。

讲真,买房时的信息接收量真的太大了。

有位非常开朗健谈的房东,50来岁,在闲聊中他突然感慨:“这几年房子都没怎么赚钱啊,我手里8套房,整体还亏了些。”

闻到了攒素材的气息,我立马好奇心燃烧起来。

大哥的8套房分别是:

福州3套房、老家在福州一个下辖县连江,有3套、福建省内4线城市宁德1套房、广西北海1套投资房。

福州和连江的房子,这几年都没太多变化。

倒是宁德和北海,同样是2018年买的,一个给他带来惊喜,一个带来惊吓。

宁德那套房子涨了70%。大家可能不知道宁德,但或许听说过“宁德时代”这家企业,国内新能源行业的独角兽,带动了当地不少产业发展。

宁德虽然是个4线城市,这几年的GDP增速突飞猛进,连续两年是福建省内GDP增速第一名。2019年是9.2%,2020年在经济大环境不利的形式下,依然坚挺地达到3.9%。

实际上,他当时买房,纯粹是因为在宁德本地的亲戚想买,房价也不贵,他就跟着买了一套。

没想到是意外惊喜。

当然,没有人能永远好运。

最坑的是北海。房东大哥是2018年以单价6千5买的,如今跌到只有5千多。

尤其是2020年,跌得那叫个稀里哗啦。

我后来查了下,是跌得有些惨

房东大哥的大部分房子是这几年买的。

2017他买了两套房,半年涨了30%,让他信心大增,赶紧把银行里的大部分存款全部拿出来,当时他坚持认为:“买房肯定能涨”。

思维稳稳地停留在已成过去式的“房产黄金10年”上。

殊不知2017年已是楼市红利期的尾巴,这两年房地产更是风起云涌,无论大城市或是小城市,不少都处于房价下跌状态中,甚至面临无人接盘的窘境。

早已不是闭眼买房就能赚的时代了。

02

不知道你们有没发觉,大多数判断和行为,都是在思维惯性的影响下做出的。

比如我一位做会计的亲戚,儿子明年高考,他就劝小孩去报经济或金融专业。可儿子对数学感兴趣,亲戚觉得:搞数学?计算机那么普及,有什么东西可让你算的?以后找工作都找不到啊。

事实上,优秀的数学专业人才,眼下可谓炙手可热。

我毕业后就在IT圈,周围许多同事都是数学系的,岗位五花八门,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游戏策划、区块链、商业分析、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可施展的空间颇大。

我大学的一个数学系舍友,就在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挖掘小组,还有一个数学系的朋友做游戏数值设计和搭建。

我想说的并不是年长些的人对新行业如何不熟悉,而是,用经验分析问题,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这就可能造成两个结果:

1、事情完全没遇见过;

2、事情遇见过,但历史经验失效了。

第二种情况,尤为常见。

你在朋友圈应该天天都能看到一个天文现象——水星逆行。俗称水逆。

100多年前的天文学家研究水星轨迹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假想出附近有一颗祝融星,之后整整50年,全世界的天文学家拼命寻找但毫无收获。

直到1915年,爱因斯坦跳出来说,根本没祝融星啊,水逆不是水星轨迹有问题,是你们计算有问题。

随后他提出了新理论,就是大名鼎鼎的广义相对论。

为什么那么多天文学家都没发现呢?

因为他们集体犯了“路径依赖”错误。

频繁地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整个天文学的知识体系,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这套理论上。导致他们无法发现更新的理论。

强大的理论能力,反而变成了软肋。

浑然不觉地掉入了惯性思维里。

03

相比于习惯,遵循既定模式或绝对服从权威,更让人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

最常见的情形莫过于,绝大多数人来到一个职场新环境中,最习惯说的一句话是:哦,好的。

老板怎么说就怎么做;

原先流程怎么走就怎么走;

哪里出问题就赶紧去解决。

总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不愿意多问几个为什么。

日本丰田公司有个著名的“5W分析法”,用于快速摸清情况,方便持续改进。

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连续问5个为什么。

比如,一台机器不转动了,你就要问:

“为什么机器停了?”

“因为超负荷,保险丝断了。”

“为什么超负荷了呢?”

“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

“为什么润滑不够?”

“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

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为什么磨损了呢?”

“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

许多人在第一个“为什么”就停了下来:保险丝断了?那就换一根呗。

屡断屡换,屡换屡断。

我们常常习惯循规蹈矩,把“已存在的”“权威的”“现成的”作为法则。

讲真,我觉得混职场是需要有点儿“抬杠”精神的。

不是说整天唱反调,而是懂得有根据地质疑,抽丝剥茧地挖掘本质。就算同样询问领导想法,直接问要怎么做,与带着建议方案开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偷偷增强。

04

我之前有位老家在18线城市的同事,毕业后先到省城工作,又回老家一段时间,后来又重新跳到广州上班。

我们都开玩笑问,这么折腾累不累啊?

他说,他和几个发小聊天时有个很深的感触,一个人所在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子,很大程度上其实影响了自己的思维模式。

当然,他们关系从小到大都很好。只是感觉发小讨论的事情、对事物的看法、工作的状态等等,越来越像他的父辈。

这恐怕也是一种无形的路径依赖。

人的认知,是有一种惯性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说道: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其它95%的行为都是源于习惯。

该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及“思维定式”时,将它分为2类。

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

另一类是依据思维方式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用这些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思维定式带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想及时更新思维系统,不是说要彻底抛弃路径依赖,而是做事时多思考有没有更适合的解决方法。

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走出思维舒适区。

才能在这个斗转星移的时代里,妥妥地跟上变化的脚步。

共勉。

作者简介: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多家职场/财经平台特邀作者,一枚理性爱财的工科产品汪。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