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崆峒山

时间:2022-04-11 14:03:37 热传 我要投稿

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千米。传说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崆峒武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

崆峒山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崆峒山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区内发现有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 。崆峒山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6℃,年平均降水量511.1毫米(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1430毫米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

主要景点

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崆峒山在隋朝统一之后获得了一个安定时期,于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后开创寺院和宫观,其后,经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历代皆有兴建或重建。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琳宫梵刹达42处,房屋650余间。其显要者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八台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灵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的是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子孙宫;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法轮寺、宝庆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鹤洞、广成洞、钻羊洞、朝阳洞、老君洞、金银洞、归云洞、玉女洞、灵官洞、三教洞等。

上天梯,源于宗教通天之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由崆峒山的开山祖师仁智禅师主持开凿。经明、清两代修缮和改革开放以后三次维修而形成现在的规模,台阶总数为378级,台面宽为2.5米,石阶的坡度在45—75度之间,古人有一首诗这样形容上天梯:“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这也是登临皇城的唯一通道。

棋盘岭,又称为铁棋坪,位于雷声峰建筑群的最下方,因广成子和赤松子在此对弈而得名。岭上有三圣殿和菩萨殿。这里地势较平旷,且有巨大古松挺立其间,背依雷声峰,前临深谷绝壑。游客可在树荫下回望险峻的雷声峰,或俯瞰两山掬就的弹筝湖波光,在此拍照留念。

通天桥,南临狮子岭,是通往天台山的一座悬空铁索斜拉式铁桥,桥长74米,桥面临渊百余米。连通天台山与狮子岭,天台山四面悬崖,异常险要,罕有人迹,古人称此景为“狮子望天台”。

崆峒山“一线天”栈道,该栈道从八仙台—野狐桥,全长约650米,整个栈道依山体走势而建,为钢筋砼结构悬臂人行栈道,栈道最宽处达1.5米,最窄处达到1米。峭壁之上,栈道曲折婉延,峡谷森森,峭壁凌空,抬头仰望绝壁,唯见一线蓝天,景色幽奇。

八仙台,位于中台西下方,面积500多平方米,东南北三面临崖,西面连接至蜡烛峰底,曾因八仙来此游玩而得名。此处幽静独居,是游客们寻幽访奇和休息的僻静之地。

中台,位于全山中心地带,是通向各景点必经之地和主要便道的交汇处,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南北四台依中台四面展开,形似莲花,最高处海拔1927米。赫然入目的有三皇楼、崆峒山庄、“胡耀邦题崆峒山纪念碑”等着名碑铭。这里也是崆峒山游客集散地之一,是游客购物、休闲、餐饮和住宿的集中之所。

皇城,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早在宋初乾德年间(963--967)时就创有太和宫,元代时改奉释迦牟尼佛,称崇佛阁.明代嘉靖年间由驻藩平凉的韩王和他的妻子郭氏捐资修建,成为全山道教主要建筑物.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殿上建殿、殿内有殿、殿后藏殿。

黄帝问道处,位于上天梯中段,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这一千古盛事而建。崖壁上红色的木阁为广成子的悬棺,里面供奉的是广成子和他的仙友赤松子,以及跪拜着的轩辕黄帝。悬棺下面有清朝末年任平凉知府的王学伊题写的四个回文字:“鹤飞龙翔”,不论从左或从右读,均可读通。旁边的纪念碑上雕刻有轩辕黄帝教老百姓耕种、筑屋、狩猎、织布、骑射的场景,充分展示了轩辕黄帝对人类文明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遇真宫,位于药王洞上方,明代封于平凉的韩藩王按照神话真武大帝的故事,仿武当山格局而修建,里面正中供奉的是无量祖师、太乙救苦真人、妙龙真人像,殿内墙上雕刻有无量祖师遇真图和拜师图的壁画。

广成驿站·崆峒古镇,地处崆峒山景前区,靠山临水,西距崆峒山4公里,东距平凉市区6公里,南倚平泾公路,北邻崆峒旅游专线。古镇整体设计为仿明清建筑风格,均为一至二层建筑组群。四面城门创意性恢复了古平凉城门,东门为和阳门;南门为万安门;西门为来远门;北门为定北门。四个入口城门与明代平凉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对。其间道路纵横交织,流水环绕,有机的把古平凉八景、人文故事、历史典故、奇观异景、知名客栈等景观景点镶嵌其中,既展示了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出南方园林的秀丽优美,把传统的人文景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其中。阴阳鱼黑白两支鱼眼引申建成天羽广场和社火广场,以道教文化为线索贯穿始末。结合地形环境及特色景观不同形成四个功能区块——五色池、五味宫、五音宫以及五行苑。崆峒古镇现已成为崆峒山景区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是最大的游客集散地,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景区提供的票务、乘车、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一站式服务。

磨针观,位于揽云亭上方,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六角重簷砖石结构,是山上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物。这里是为了纪念黎山老母用“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而点化无量祖师修成正果的地方。观内彩塑有紫气元君磨杵教化神像,壁间彩色悬塑山水人物,观顶还有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哞”。这里也是眺望崆峒山景区中东部景观的最佳地之一。

玉皇楼,位于真武大殿后方,又叫灵霄殿,供奉的是道教最高的执掌者玉皇大帝,两侧是金童玉女,另外还有4个站殿神像,在山墙上有两副壁画,分别是掌管生死的北斗七星和南斗六郎。道教崇拜最高的神是老子的一气化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次是“四御”,即玉皇大帝、北极度紫微大帝、南极度勾陈大帝、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占首位,是真正的执掌者,因此供奉在最高处。

饮月石,在月石峡的中部路旁,青灰色的巨石中间镶嵌着一块圆形白色,直径约30厘米的小石块,石面上镌刻有“太阴之精”四个大字,人们形象地称此景为“月石含珠”。

药王洞,位于雷声峰下方,创建于明代。洞内塑有药圣孙思邈“坐虎针龙”像。左右为扁鹊、华佗的彩塑像。这里也成为游人们求医问药的朝拜庙宇之地。九十年代初,曾重砌面东面北石洞各1孔,环洞口接明柱走廊,洞顶建面东大殿3楹。殿后建面北临崖厢房3间,上下浑然一体,颇具气势。

胭岩插翠,位于胭脂峡景区靠南面的山崖边上,这里幽邃静谧,地势险要,在高耸的悬崖峭壁边的岩石里,奇特的长有几棵挺拔的松树,久经风雨的洗礼,却依然翠绿挺拔、傲然独立,成为胭脂峡内一处奇绝的风景线,因此取名“胭岩插翠”,这也是崆峒山的十二景之一。

紫果云杉,俗称孔雀柏,位于招鹤堂院内,该柏树胸径近80厘米,高达16米,属杉科。该柏树的奇特处在于它是松身柏叶,每年4、5月份开花,开的花在太阳的照射下,五颜六色,像孔雀开屏一样,因此又取名为孔雀柏。因为此树只有雌雄异株才能繁殖,所以崆峒山仅存此一棵,是崆峒山最着名的一株古树名木。

玄鹤洞,位于东台绝壁,距地面约500米。相传,玄鹤原是广成子的一对侍童,天长地久,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后来广成子修成仙体,将回仙界,见两位童子俗缘未了,一心想留在崆峒山,于是广成子随手一指,在这绝壁上为他俩留下一个栖身的仙洞,将他们点化成一对玄鹤,并告诫他们:留在凡间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做离经叛道之事,要体察民情,帮助善良的人。现在游客们时常会看到玄鹤翱翔在弹筝湖上,出入于玄鹤洞。

朽木桥,位于北台,是游览观音堂的唯一通道。以前这两个沟壑之间架设的是一根独木,但是经过长久的风吹、日晒、雨淋,独木桥渐变成了朽木,后来传说它玄化了,于是朽木桥便成了检验游人善恶的“试金石”,正人君子和孝子贤妇过此桥便安然无恙,恶人过桥则会双脚踩空。如今,这座桥已加固成仿生态钢筋水泥桥,也叫做“修渡桥”。

香山寺,在香山山顶偏北处,宋元后几度兴废,至民国29年,道士李成顺募资重建观音殿,但是在1958年被毁。八十年代初,道士任信光主持重建大殿,内彩塑16臂观音,左右分塑坐青狮、白象的文殊和普贤法像。香山寺虽然称“寺”,历来却由道士住持,这也是崆峒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西台,海拔1932米,台面狭小,栖云寺就位于这里。由于西台一带地形复杂,林木茂盛,因此,秋天云雾飘荡经久不散,故有“栖云”之称。路之左侧崖壁刻有清末平凉知府王学伊题书的“栖云”二字。元代时建有古佛殿,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后称四方三圣接旨佛殿,现在看到的建筑是2000年重修的殿宇,殿内供奉西方三圣。

问道宫,位于弹筝峡,因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得名,建有走廊屏风式黄帝问道大殿一幢三楹。石碑“ 鼋驮碑”就矗立于此,此碑宽约五尺,高三尺,加鼋驮共高八尺,无论造型,还是石质,堪称精品,历经8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保存完整。

王母宫,位于月石峡的道口北侧,这里植有10余株高大的古柏。王母宫原有大殿3楹,石室5孔,厢房4间,后来因水浸致陷,于1987年在旧址的上方约百米处,新修仿清建筑,三转五大殿一幢,厢房一间,殿内彩塑西王母坐像一尊。

天仙宫,又名子孙宫,位于皇城北下方,是信众们求子的宫观。天仙宫内供奉的是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妹妹:琼霄,云霄和碧霄,还有十二生肖的化身像。

桃花坪,位于崆峒山东门票点上方500米处。相传当年秦王到这里时,时值农历四月初八前后,此时桃花漫山遍野,异常漂亮,故命名为桃花坪。谭嗣同在他的诗中也盛赞“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太阳掌,位于沿翠屏山西北约500米处,顶端广而微凹,两侧草莽间多有奇石。此处幽邃静谧,唯有中午时分阳光布洒,故取名太阳掌。这里以前有茅庵,现在仅存映雪山人李信和墓塔。

太清宫,位于凤凰岭中脊。民国29年,由道士冯崇汉等在此主持修建座南大殿3楹,里面供奉有太上老君塑像,而后又由崆峒山道教协会修复大殿,并在大殿内两侧墙壁彩绘有三清与八十七神仙巡游图。游客步行至此,拨开郁郁葱葱笼罩着蜿蜒小路的树枝,眼前林木掩映,遮空蔽日,各种鸟雀婉转啼鸣,一路只闻人声忽远忽近,却不见人影,真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幽深和静谧。

塔院,位于中台,因凌空塔而得名。据专家考证,凌空塔初建于宋代天圣初年,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再次维修。为阁楼式砖塔,塔身叠为七级八角,高30米,底座周长32米。塔内原有木梯供人登览。每层飞簷系挂铜铃,遇风则叮咚作响,不绝于耳。塔顶长有松树,据测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古塔托松”也被誉为崆峒山的一大奇景。凌空塔在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海龙君殿,位于雷声峰以北,殿内供奉的是东西南北海四位龙王的塑像,左边是巡海夜叉李艮,右边是龙王三太子,墙上彩绘有精彩的壁画。据说八十年代的时候,宁夏固原一带连年乾旱,当地乡民就来崆峒山龙君殿祭拜,不久果然天降大雨,好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终于过上了好日子。为了感激龙王和崆峒山这个具有灵气的地方,在1989年的时候,固原乡民自发捐资重修了四海龙君殿。

法轮寺,位于中台,初建于唐代,历经各代,几经兴废。是崆峒山佛教寺院的代表和中枢所在,“法轮寺”三个大字为赵朴初先生所题写。北宋建中靖国元年所刻陀罗尼经幢就立于该寺中,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修建的仿古建筑大雄宝殿、千佛殿和山门气势雄伟,各具特色,也是佛教举办各种大型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

十二元帅殿,是崆峒山道教建筑中唯一一座穿廊式建筑,初建于清康熙二十年,沈鹏先生登临崆峒时曾题写“东瞰五岳”四个大字。这里所塑的十二位元帅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所封的八位雷门元帅和四位护法灵官:刘甫、辛环、马岗、赵公明、温琼、岳胜、苟张、邓忠、陶荣、张节、庞洪、毕环,他们都是平安护法神,神态各异,颇为生动。

狮子岭,位于香山景区,经天台山过太阳掌北行,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向北延伸,南高北低,间有起伏,末端隆起而宽大,其形状像雄狮下山,因此取名狮子岭。而从另一侧远望,又像昂首天外的雄狮,又有“狮子望天台”胜景之称。

圣母殿,又称火龙圣母殿,在雷声峰三星殿下方。是明代劈山依形修建的两层式建筑。底层为雷祖殿,上层殿彩塑有圣父圣母坐像。所修建筑依山傍势、独具匠心,具有极高的建筑研究价值。

打儿窝,在弹筝峡中段右侧的悬崖上,有几个大小不等的小洞,深不过三尺,如蜂窝状不规则分布在石崖上,里面呈放着人们投掷进去的大小不等的小石子,这就是崆峒山最具神话色彩之一的“打儿窝”。据传说,一些期望生儿育女的人们在此向“打儿窝”投掷石子,若投准后便会得到神灵保佑,愿望得以实现。

舍身崖(鹞子翻身),位于西台,是登往皇城的捷径。相传为道教无量祖师舍身救难的地方。清代在这里设置铁桩铁索,方便人们上下攀登。在攀援中,因路径变化,时左时右,登山者需攀铁索而左右上下互换身位,象空中飞翔的鹰一般,所以人们就将这段险路称做“鹞子翻身”。这里也是探险旅游者们的青睐之处。

三星殿,位于雷声峰中段的峰脊之上,殿门前有两扇门,分别是寿生门和福禄门,这里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墙上壁画描绘的是封神榜里的神话故事。壁画上的装饰和兵器均以真实材料镶嵌而上的,工艺之精湛、历史之悠久,是不可多得的古迹珍宝,具有珍贵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三教洞,沿“上天梯”继续攀登,就到了崆峒山最负盛名的三教洞。三教洞始建于明代,是一个呈半圆形的石洞,深约6米,宽约4米,洞内将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于一堂,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万物、雍容大度的和谐气氛和兼收并蓄的传统,也昭示着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古刹名山独特的精神。

南崖宫,位于上天梯中段之南,有一石洞约8平方米,里面供奉的是在崆峒山修炼千年的上古仙人——广成子,相传当年广成子就是在这里修炼成仙的。

北台,又称莲花寺,位于中台向北,是僧尼所居之地。据碑刻记载,北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崆峒山五台寺之一,寺周原多古松,东西面临渊,地势险要,视野开阔,自然景观独特,也是丹霞地貌景观的绝佳观赏点之一。

观音堂,位于北台后方的孤峰上,又名飞簷神庙,里面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高7.5米,五层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为11面相,前面有48只法身手,后面有960只护身手,共1008只手,每只手上有一只眼睛,寓意千手用来护助众生,千眼则用来观照众生。

东台,又名东峰,西缘与中台毗连。最高处海拔1896米。其南、东、北3面皆为千仞悬崖绝壁,面东崖壁有名噪古今的玄鹤洞。西南部与南台相接。西可见高插入云的香山,东可将平凉古城以及泾河川两侧的望驾山与太统山尽收眼底。古建筑“卧观平凉”就坐落于此,成为东台醒目的景点之一。这里也是摄影爱好者们拍摄日出的绝佳之地。

南台,古称南峰,在崆峒山五台中,南台地势最低,峰顶平坦,大约四五亩面积,唐宋时建有峥嵘寺,清代末年到民国年间由道士主持,改称通天观,增建邱祖殿,供奉的是长春真人邱处机。现虽已无寺庙建筑,但却另有一番景致,既可倾听泾水弹筝,又可俯览山川美景,领略幽静风光。也是武术爱好者习武的绝佳场所。

三官殿,又叫做三元殿,位于皇城南侧峰脊之上。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张道陵创建五斗米道时,为病人祈祷的方法之一就是将病人的姓名和赎罪之意写在三张纸上,一张放在山顶,一张埋于地下,一张浸于水中,叫做三官手书,三官殿就由此得来。

弥陀寺,又称弥陀庵,位于凤凰岭西南阶地处。寺前有“千年华盖”一株。明代万历年间韩藩王主持重修时称弥陀庵,后经历代修葺,重建重簷大殿1座,瓦房3间。

灵龟台,位于崾岘北面,因其峰“孤立幽谷,前微伸而昂似首,两腋广狭中度,背旁夷,中部微微隆起,周围榛石相错,尤酷似乌龟”而被世人当成风水宝地,因此取名灵龟台。这里地势险要,僻静幽奇,通往中台的另一条游步道就从这里经过。明末清初补岩和尚募资,在台面修建文殊庵,祀奉文殊菩萨;到了康熙二十八年又在此修建了七佛阁,呈塔形,共7个面,门向西南,其余6个面都是碑文。清代末年道成和尚又募资修建砖石结构楼房3间,曾彩绘一新,供人休息。现修建有仿古建筑文殊菩萨殿、七佛阁、韦陀菩萨殿等建筑。

蜡烛峰,位于药王洞北侧的独峰上,每当冬雪春融之时,峰顶的积雪就像蜡烛消融一样缓缓流下,非常富有诗意,这里更具奇特的是,峰顶长有一棵百年老松,形特意佳,常年葱绿,成为游客们留影的必驻之地,也成为崆峒山十二大景观之“春融蜡烛”。

九光殿,又名雷祖殿,为两层楼阁式,是崆峒山目前现存的明代建筑物中唯一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石雕建筑。上层供奉的是圣父圣母像,下层殿中供奉的是雷祖,墙壁上的雕塑反映了雷部三十六将官行云布雨降妖捉怪的场景,殿外墙壁间这两个神龛供奉的是执掌闪电和行风的两位婆婆。殿门前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牌坊,石坊门楣上刻有“九光殿”和“神霄玉府”,坊门左右图案分别是八仙庆寿和八仙过海,其造型生动,雕刻剔透,刀法刚劲,和谐统一,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石刻工匠独有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平凉独有的石雕艺术瑰宝,为崆峒山艺术精品之一,现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髻头山,位于皇城与香山之间。因山形似古人髻束发之状而得名。峰峦之间,树木茂盛,极目望去,翠色映天,东与绝顶相连相望,西南面下临百丈悬崖,为古“鸡头道”必经之地。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崆峒山十二景之一“髻头叠翠”。明代峰顶曾有“髻头胜概”亭,郎中吴同春游此曾题“崆峒绝巘”。此麓有着名道士苗清阳墓和邓公塔,髻头山西南山丘上建有净乐宫。

净乐宫,位于髻头山巅,面东大殿内供奉的是彩塑净乐国王的妙祥天主及王太子。大殿后侧建有白衣观音亭,亭内供奉的是白衣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显身救苦救难像之一。观世音在道教中有“慈航道人”之称,所以这里虽然是道教宫观,但也会有观世音菩萨的塑像。

混元顶,位于香山景区,是崆峒山最高处。原建有轩辕楼,清末毁于战乱。现建有混元阁,阁内分三层,彩塑神像。外观为上八卦形下正方形的古建筑,体现天元地方之感,外观犹如玲珑宝塔,高达29.6米,百里之外清晰可辨,登临混元阁极目四眺,天阔地宽,大有“三秦收眼底,陇原咫尺间”之势。

黑虎灵官洞,又叫做财神洞,位于上天梯上段,是一个仅能容一二人的石洞,是崆峒山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这里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旁边塑有一只老虎,据说这只老虎非常灵验,若游客哪里不舒服,就去摸摸老虎相应的部位,身上的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失。

观音庵,在月石峡路口东侧,始建于元代,毁于清咸丰年间。1997年重建,修建有大殿3楹,厢房3间,正殿彩塑有观音菩萨像。

凤凰岭,中部隆起,南北两端稍低,此峰岭逶迤蜿蜒低向东北,若在北台西望,以天台山做凤首,酷似展翅欲飞的凤凰,因而得名凤凰岭。崆峒十二景之一的“凤山彩雾”赞美的就是这里。从东门处的游步道上行,便可到达中台。凤凰岭岭脊处建有太清宫。

二郎石,位于景区东门寺沟口偏东处。两块巨石当水而立,高宽各约4米。两石相距两米左右,相对处各有一孔。传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因求道不归,百姓筑望驾山时感动二郎神前来相助,玉帝得知后命令停筑,于是两块巨石未及担上山,石上的两个孔洞是扁担戳的眼儿,后来人们便命此石为“二郎石”。

斗姆宫,位于皇城后侧苍松岭巅面东处。明代修建面东大殿3楹,历经补葺。1949年由道士张宗元主持募资,在院内修建十王朝参太乙真人救苦菩萨殿3楹和厢房6间,现已不存。

苍松岭,位于笄头山东侧,因岭上北侧多松树而得名。岭脊起伏,麓临泾水,夏季雨后岭上云雾升腾,时隐时现,像一条雄壮的虬龙盘踞在云雾间,因此有“虬龙吸水”之美景。

地理环境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它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

地形地貌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中世纪发生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中,使今崆峒山及东北、西南一带产生了一个山间盆地,雨水不断冲刷的黏土、砂石积聚到盆地中沉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胶结成紫红色砾石,称为崆峒山砾岩。到了侏罗纪初期,这个区域又受到地质运动的作用,地壳上升,产生许多新的沟谷和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气候特点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平凉市,因此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量较为丰富。气候垂直变化较大,降水量也从西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另外,由于常年受高空西风环流影响,风沙比较大。主要的特点是冬季寒冷乾燥,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凉爽。 崆峒山年平均气温6.5℃,日照充足。崆峒山无霜期为160天,初霜日在每年10月初出现,终霜冻于次年4月底结束。崆峒山气候特点为冬长雪少,夏凉温和。

主要山峰

崆峒山峰众多,有大小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马鬃山,海拔2025米,叠居于五台之上;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形似莲花。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崆峒南与仰驾山相望,中间峡谷为前峡,泾河从中流出,声若弹筝,故又名弹筝峡。北与马屯山对峙,中间峡谷为后峡,胭脂河从中流出,出山时形成胭脂川,在崆峒山前汇入泾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崆峒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知的植物有10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18属30种,裸子植物6科9属15种,被子植物97科397属703种。古树名木有紫果云杉、油松、圆柏、五角枫、辽东栎、大果榆、丝棉木等近60种。招鹤堂孔雀柏和凤凰岭“千年华盖"两棵树的树龄虽都在千年以上,但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崆峒山植被林地保存完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因此在调节气候、净化大气、保持水土、保护野生物种资源方面,都有极大的生态效益。崆峒山植被茂盛,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植物有708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6科、9属、12种;被子植物96科、397属、671种。

被子植物中,1科1种的有28科,1科2种的有19科;1科1—2种的共有47科,占全部科的近50%。据种类较少科植物区系分析,发现其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但以华北植物为主,成了连接华北、东北、蒙古区系的纽带。其中属华北区系成分的有辽东栋、鹅耳根、山杨、榆、金银忍冬、毛樱桃等;属东北区系成份的有白桦、假稠李、榛子等,蒙古区系的有二裂委陵菜、长芒草等。

崆峒山蕴育着丰富的次生林资源,以阔叶落叶林为主,并交错有常绿针叶林,也有针阔叶混交林,其建群种主要由山毛榉科、槭树科、卫矛科、椴树科、松科、柏科植物组成。如辽东栋、元宝槭、卫矛、红皮松、油松、圆柏等20多种,种类较少,但群体庞大,组成了混交植被的上层;灌木种类颇多,主要优势植物有山桃、毛樱桃、虎榛子、沙棘、榛叶荚蒾、五加、黄蔷薇、锦鸡儿等90多种,组成了植被的中层;藤本植物为数甚少,有盘叶忍冬、粗齿铁线莲、三裂蛇葡萄等10多种,连接于乔灌之间;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300多种,以菊科、毛茛科、百合科、豆科、唇形科、伞形科最多,优势种有茵陈蒿、长啄唐松草、羊齿天门冬、野苜蓿、宝盖草、北柴胡等,还有不少的蕨类植物,如溪洞碗蕨、肾盖铁线蕨、麦秆蹄盖蕨、鞭叶耳蕨、中华水龙骨等共同铺垫为植被的第三层。

山上的名木古树多集中在寺庙周围,树龄在百年以上高大壮观的苍松翠柏比比皆是。招鹤堂院中的紫果云杉在西北高原罕见,其子实金黄,似孔雀开屏,当地群众称为“孔雀柏”;小台塔院屹立着一座明代古塔,顶上生有塔松,成了一种罕见的天然盆景,据考察塔松是华山松和油松,这种矮化的松树在塔顶的瓦缝中捕捉有限的水分和养料赖以生存,但却生长的枝叶繁茂,这是生物适应性创造的奇迹,也为菌根理论提供了活的标本。

由于不同气候条件的辅佐,崆峒山形成了天然的百花园,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放养蜂群,成了陇东最广阔的蜜源基地。这里还是天然的药源宝库,野生的高档药材有上百种,驰名中外的当归、天南星、七叶一枝花、槲寄生、铁棒槌、党参、中宁枸杞等广为分布。

崆峒山不仅有丰富的高等植物,菌类植物也很多,蘑菇、猴头、木耳、灵芝等都有生长,每年夏秋是菌类的盛产期。

动物资源  崆峒山有各类动物300余种,其中有7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被列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单的有秃鹫、金雕、雀鹰、鸱鹗、长耳号、白鹤、金钱豹等。

崆峒山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有甘肃省未曾记录种79种,平凉市未曾记录种l72种。鳞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目,此2目的科占总科数的45.79%,属占总属数的75.54%,种占总种数的79.54%。鳞翅目的夜蛾科和鞘翅目的金龟甲科为优势科,崆峒山有天敌昆虫有9目、32科、70属、160种。其它种类昆虫与天敌昆虫种类之比为4.7:1。天敌昆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17.60%。由于天敌昆虫及其它有益动物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自然调节机制,使害虫数量长期维持在植被允许受害的域值之下。崆峒山昆虫群落中除了天敌昆虫外,还有一些具有经济、药用、食用、传粉、观赏价值的资源昆虫。

地学价值

崆峒山地质遗迹以丹霞地貌为主,分布范围达20多平方千米,规模宏大且集中连片,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罕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观,各种地貌要素齐全,微地貌景观丰富多样,褶曲、断层、节理、裂隙等地质现象典型清晰,地层沉积韵律特征明显,有丰富的延长群和六盘山植物化石群,是研究中生代沉积古地理、古气候、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的绝佳科学研究场所,也是展示海陆变迁、褶皱隆起、沉积建造等地学内容的科普基地。

荣誉

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

2007年5月8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2年10月,崆峒山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

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登上了国家名片,国家邮政局发行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崆峒山》。

2004年3月,崆峒山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1月19日,崆峒山获评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2006年4月8日,崆峒山获评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

2006年9月15日,崆峒山获评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007年6月26日,崆峒山获评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

2007年11月,崆峒山获评甘肃省十大森林生态旅游景点。

2008年2月,崆峒山获评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2008年3月2日,崆峒山获评中国甘肃优特经济基地。

2009年3月,崆峒山获评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

2009年8月15日,崆峒山获评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

2009年8月16日,崆峒山获评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景区。

2018年12月,获2018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文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