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衰落时,与之相邻的另一个商帮正在悄然崛起,那就是浙商。
马云、李书福、陈天桥也还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浙商代表。
与安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不同,湖州是一个富庶之地、文化之地、闭塞之地,养成了湖州人与众不同的悠闲懒惰的个性。
但历史命运非常眷顾他们,生丝生意造就了湖商发家的基础。
1801年,上海开埠,让湖州的生丝走向世界,也让全球各地的财富滚滚而来。
鼎盛时期,湖州商人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之说。当时,个人财富达到100万两称作大象,达到50到100万两的称作黄牛,达到30到50万两的称作金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当时北洋水师的一艘战舰造价也才100万两,旗舰定远号造价也才170万两。
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也才仅仅7000万两而已,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财富总量就超过了8000万两,说他们富可敌国,也毫不过分。
到了1870年,湖商达到了巅峰。上海租界有一半是其中一个名叫陈熙园的湖商个人的房产。
拥有如此巨额财富的湖商同样没有摆脱时代的局限和宿命,没有与现代国际政治经济接轨的思想,仍然僵化地去做盐、当铺和房产的贸易,甚至求官卖爵、兴园建楼。
在这种情况下,几种外在的因素,包括日本机械化做丝技术的冲击、一战造成整体市场需求的减少,以及外商的贸易战等,也加速了湖商的破产。
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虽然是安徽人,却是浙商中湖商的代表,他就是在这一波生丝贸易中破产的。
湖商没落后,浙商的另一派宁波帮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能成为浙商的代表。
像晋商一样,宁波人更是将信托视为生命。他们强调,“天下之主,不如买主”。在对客户的信托责任方面,留下了很多商业史上的佳话。
比如,1931年宋汉章成立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后,没多久就经历了一次投保客户发生大火的情况。尽管他当时的总资本也才250万两,但仍然按照条款一次性赔付了144万两白银。这一点在世界金融界引起轩然大波,经过《申报》的宣传而名声大振。
众所周知的《大宅门》,讲的就是宁波帮中乐氏家族在北京创办同仁堂的故事。
靠着这种商业信誉,宁波帮逐步发展壮大,可以说上海、香港能够有今天的国际商业地位,有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宁波帮。
真正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宁波帮的开创精神。
比如,早在1403年,也就是明朝永乐年间,他们创办了中国的首个邮局—民信局。
相继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日化、印染、灯泡、仪表、房产公司,首创了中国的加盟店、交叉持股、代销、产销融合和多元化经营的先河,是中国商帮中第一次成规模地把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的代表。
1927年,宁波帮浙商虞洽卿创办了中国最大的航运公司。在经营上,他提出“借钱买旧船,越穷越买船”的理念。这与近年来房地产公司贷款拿地、预售按揭的金融模式何其相似!早在100年前他就有这种金融理念,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在在研究浙商的过程中,我还翻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
1904年,浙商黄楚九发明了一种饮料,取名为艾罗补脑汁。
为什么叫爱罗不脑汁呢?就是用他的姓“黄”的英文词Yellow的拼音。
他在那个时候就提出“一分本钱,九分广告”的先进营销思想,而且开创了在《申报》上做商业广告的先河。
有意思的是,他的广告是让一个被世界公认的犹太人来代言喝他的爱罗补脑汁,这不就是100年后脑白金版本吗?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既有商人的天才聪明,又有书生的操守风骨,让他们600年来始终站在商业的巅峰,用自己的血性和智慧完成了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崛起。
时至当下,遍及及全球64国、总量超过30万人的浙商,依然是全球化经济舞台上的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