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生意第 2986 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8月5日,第90期节目以中国首位高尔夫大满贯冠军、前女子高尔夫世界排名第一冯珊珊宣布退役为契机,讨论国际顶级球星对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上海林克司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蒋大超,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文字精华摘录。
扭转国内对高尔夫片面认识
张闻: 中国高尔夫旗帜性人物冯珊珊宣布退役。从打进LPGA巡回赛到成为中国大陆首位大满贯冠军,再到成为首位登顶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大陆选手,冯珊珊给中国选手在国际顶级高尔夫赛场上立下一根标杆。她职业生涯发展的15年,同时也是中国高尔夫产业步入成熟的15年。今天我们聊聊这15年中国高尔夫发生的变化。冉峰,您对冯珊珊的生涯有什么记忆?
罗冉峰: 2007年,冯珊珊2007年考取LPGA(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资格学校成功,成为首位获得LPGA资格的中国大陆球手。在全球最顶尖的巡回赛中,冯珊珊一直有很稳健的表现,但突破性时刻是在2011年,她在日巡赛拿下两场胜利,开始收获主流巡回赛的冠军。然后就是2012年6月,她赢得LPGA首冠,这第一冠就是大满贯冠军——LPGA锦标赛。
但不得不说,夺得大满贯这样精彩的成就,非高尔夫界起初不太读懂这背后的意义。当时我还是一个门户网站的高尔夫作者。冯珊珊夺冠后,我希望这个门户网站能在首页显眼位置给一个入口,报道这一喜讯。然而负责首页维护的编辑拒绝了,认为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直到当天央视新闻也跟进报道后,对方才意识到,冯珊珊夺冠堪比当年网球界李娜的大满贯突破,没有第一时间传播实在是遗憾。
冯珊珊赢得2012年LPGA锦标赛
不过大家最终还是意识到,中国高尔夫出现了一位很有实力、支配力,能在最高水平赛场上与任何对手一较高下的人物。从此之后,高尔夫在国内的形象有了挺大改善。
张闻: 确实,冯珊珊对中国高尔夫球形象转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她在里约奥运会拿到铜牌。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不一定了解巡回赛对高尔夫的意义,但对于奥运奖牌、金牌格外看重,所以里约铜牌又是冯珊珊另一个高光时刻。蒋总,您认为冯珊珊对中国高尔夫的意义还在哪里体现?
蒋大超: 体育运动是一种偶像引领的活动。偶像出现之后,对爱好者的激励作用不言而喻。在冯珊珊获得大满贯后,国内打球人数确实出现激增趋势,球具市场也很火爆。国内赛事日益丰富,青少年赛、成年赛、职业赛、业余赛、国内赛、国际赛,覆盖各个层级。
我们俱乐部就有一个受冯珊珊激励的例子。她说除了打高尔夫以外其他事情都没兴趣,以冯珊珊为偶像,所以我们也有意引导她走职业方向。她后来还真的拿到职业证书,四处参加比赛,以闯进日巡赛为目标,后来成为一名很好的职业教练。她的故事可以说很励志鼓舞。
创业培育下一代中国高尔夫选手
张闻: 冯珊珊常被称为中国第三代高尔夫选手。在她之前的中国球手各有发展路径,张连伟是从田径转项改练高尔夫,梁文冲是在国内打出水平后出征海外。而冯珊珊是直接从海外展开职业生涯,可以说以前辈的足迹为指引,走出自己的路。
罗冉峰: 冯珊珊认为自己也是一名“蹚路人”,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下一代从事高尔夫的人带来一定启发。比较典型的是我和她在2019年一次采访的交流(延伸阅读:高尔夫一姐冯珊珊创业 办青训学院+初试运动员经纪)。冯珊珊说,她想把她教练加里·吉尔克里斯特的教学体系移植到中国。吉尔克里斯特从业务时代开始指导冯珊珊,合作贯彻整个职业生涯,他的学院设在美国的希尔顿头岛。冯珊珊设想,如果其教学体系落地中国,中国孩子学球就不用像她当年那样,只身远赴重洋。
冯珊珊与吉尔克里斯特
吉尔克里斯特听到这个想法非常高兴。于是由冯珊珊的母亲郑玉颜女士主力操办,冯珊珊在老家广州创立了珊珊体育,组建教练团队、引进吉尔克里斯特的教学方案,开始推广青少年高尔夫。
冯珊珊希望,她引进的培训体系与吉尔克里斯特的学院无缝衔接。中国青少年高尔夫人才可以在国内获得更好锻炼,出国深造时又能迅速适应海外的教学体系。
当然,冯珊珊在职业层面上的“蹚路”意义更显而易见。后来加入LPGA的林希妤、何沐妮等球员,都能从她身上获得大量旅行打球、应付媒体、设置训练比赛日程等事宜的经验。
当下退役或更助力中国高尔夫发展
张闻: NBA的姚明、一批获得大满贯的中国网球金花、斯诺克的丁俊晖乃至日后F1的周冠宇等,加上冯珊珊,他们身上都有“典型”意义,帮助中国的后来者了解如何在一个顶级体育联盟当一名职业选手。但人们常常说高尔夫是一项“长寿运动”,冯珊珊33岁退役,是不是略早了一点?
蒋大超: 职业高尔夫球员的运动生命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我个人对冯珊珊宣布退役没感到太意外。她近几年成立学院、做青少年推广等等,其实已经是铺垫,只是具体选择哪个时间点退役的问题而已。
高尔夫——尤其是职业高尔夫——还是属于竞技体育范畴,争胜好强几乎是职业运动员的基本特质。当运动员认为自己的身心不再匹配职业比赛要求时,退役只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我想起当年与18届大满贯冠军、我们林克司俱乐部的球场设计师杰克·尼克劳斯的一次交流。他造访我们俱乐部,我闲聊时问他现在还打球吗。这位伟大的球员说,早就不打球了。我感到很意外,再问到,“您这么热爱高尔夫,怎么不打了?”尼克劳斯说,“很简单,我退役后的身体状况、尤其是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打不出自己想要的球了。所以我不打了。”他对我说,后来更多打的是网球。
除了循例参加美国大师赛开球仪式,尼克劳斯已很少真正挥杆
这印证了我所说的优秀运动员特质,他们希望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就情愿不做了。我猜冯珊珊退役多多少少也有类似的心态。她认为自己的巅峰期过去了,达不到追求卓越、追求极致的目的,就选择离开。
另一方面,正如刚才冉峰所说,中国的高尔夫界人士,往往心中有一份使命感,希望高尔夫能在中国生根开花,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多种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尤其是让青少年加入。近年来,高尔夫培训教育的市场发展很快,未来也比较可期,可以说值得作为一项事业追求。那个一些名将乃至前职业运动员,如果从事教学的话,能起到很好的引导效果。冯珊珊投入更多精力到这一方面,自然也是很有前景的。
所以综合运动生命、运动追求以及行业使命感三点来看,冯珊珊退役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甚至很可能对中国高尔夫事业发展起到的作用会比推迟退役更大。
国家队教练角色职能特殊
张闻: 冯珊珊在退役的同时,宣布已出任中国国家集训队女队主教练。这也是她退役后走的另一条路。从一位职业高手,到进入奥运体系内执教,冉峰您怎样看待她在教练之路上的前景?
罗冉峰: 我也很好奇这种职业转体制的微妙变化会如何体现。高尔夫还是一项以职业赛事为最佳培养机制的运动。无论我们对中国运动员拿到的成绩有什么期待,要验证他们是不是世界级水平,归根结底要看他们能不能在最主流的巡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例如里约奥运会冠军是韩国选手朴仁妃。她的实力体现在七次大满贯得主、当过世界排名第一之上。奥运金牌只是她恰好在巅峰时期收获的又一项荣誉。而奥运赛场其他排名前列的选手、尤其是女子选手,都是在LPGA名列前茅或至少球迷很熟悉名字的选手。一位选手能不能在奥运打出佳绩,其实看在巡回赛中发挥就能大概看出端倪。
里约奥运金银铜牌得主朴仁妃(中)、高宝璟、冯珊珊,
都是巡回赛成名好手
所以对于冯珊珊的教练角色,我更多的是期待她能为国家队成员带来哪些补充知识。高尔夫不像其他项目,把最优秀的球员集中到特定地方训练、实施针对性培养的策略,是行不通的。国家队教练的职能,更多可能是针对奥运、亚运或者甚至全运等大赛的专门备战而设。
国家队球员平时在职业场景下有自己的训练节奏、教练团队,到了奥运场景下冯珊珊会发挥怎样的指导作用,以我个人的认知范围,是很难判断或猜测的。我只能说,冯珊珊有一个很大的优胜点在于,她在职业场景和奥运场景下都证明过自己,意味着她知道怎样平衡这两种模式。在国家队队员面前,她很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发言权。那她可能可以像当年作为年轻中国球员在LPGA的引路人一样,用平衡奥林匹克体系赛事和职业赛事的经验去指导国家队的弟子,使弟子们在奥林匹克体系赛事中有更好的应对。
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环境冯珊珊向好
张闻: 现在我们回顾冯珊珊,不仅仅关注她个人在职业赛场取得多大成就,更值得关注她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中国高尔夫运动如何飞速发展,包括青少年球员的数量正不断增加。
我看到一组数据,2012年伦敦奥运会周期时,我国注册高尔夫球运动员大概有3000人,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周期,注册职业球员数量已经达到10万,我感觉这是很惊人的发展。
蒋总,据您的观察,近年来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参与者是不是越来越多。除了刚才提到的冯珊珊等偶像的带动作用外,业界还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
蒋大超: 在我的视野里,确实目睹中国青少年参加高尔夫情况的巨大变化。在来参加节目之前,我刚好从上海市高协拿到一分统计。上海市共有16个区,目前注册的青少年高尔夫选手将近600名,单是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50名。
这个“600名”,只是达到注册条件的青少年球员的数字,反映的是球技达到一定水平的孩子的数量。业界一般认为,真正参加高尔夫运动的人数,是这个数字的30到50倍左右。换言之,上海应该有1.8万到3万青少年接触高尔夫运动。这是很振奋人的数字。
2020汇丰青少年总决赛在林克司俱乐部举行
作为俱乐部的管理者,我也发现,近两三年以来,会员带孩子打球的情况越来越多。俱乐部本身一直在平衡会员需要的前提下,释放出更多资源给青少年使用,激发他们打球欲望,包括开放真草练习场、非繁忙时段下场等。俱乐部还尽可能地承办青少年赛事活动,例如连续八年承办汇丰青少年冠军赛,反响十分正面。
这些我们具体努力的点,形成高尔夫文化推广的面。我还想补充一下,上海市高协正在大力推动一项高尔夫进校园计划,从低年级开始切入。为此,协会去年举办了全市高尔夫俱乐部公益联赛,目标筹集大概2500万元资金投入到校园计划中。有规划方案、有资金支持,我相信这些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产生效果。
张闻: 高尔夫球是一项产业链很长的运动,生产者、经营者、运动员等都是高尔夫文化的载体,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众对高尔夫运动的了解和观感。冯珊珊作为一名运动员,呈现出这项运动的清新阳光正能量。而更多参与这项运动的青少年,则有希望把高尔夫的尊重、礼让、自律等精神对外传播。感谢两位参与节目,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