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发展现状与建议

时间:2022-10-08 15:16:52 热评 我要投稿

点击上方“高科技与产业化”可以订阅哦

摘要 :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是解决里程焦虑与充电慢的主流选择,国内外主流车企目前纷纷布局,有望在 2025 年实现推广普及,并带动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需求猛增。但目前面临高压快充设施布局偏慢,部分基础关键 技术急需突破,相关标准和验证体系有待完善,车规产品验证机会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超前布局大功率快充网 络规划建设,打造多种形式的共生体系,协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通过产业协同助推国内相 关零组件验证和规模商用,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800V,碳化硅

0 1

产业现状

1.1 800V高压平台是解决里程焦虑与充 电慢的主流选择

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过程中,面临续航里程 短、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车企的解决方案包括提升带电量、提高补能效率两种方式。通过增加电池容量提升带电量可以增加续航,但会导致边际成本和整车重量增加,提升空间有限。提高补能效率成为主流选择,解决方案有换电、大功率快充两种方式,换电方案的推广极度依赖于车企自建的换电体系,大规模推广成本和难度较高;大功率快充可通过加大电流或提升电压两种方式实现,但大电流会导致充电枪、线缆及动力电池核心部件等产生很高的热损失,其理论上限并不高 [1] 。通过提升系统电压来提高充电效率成主流选择,当系统电流保持不变时,将系统电压从400V提升到800V,充电功率会随着系统电压翻倍,充电时间会大大缩短,让充电补能体验无限接近于燃油车加油。根据小鹏即将发布的G9车型,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 [2] 。

1.2 国内外主流车企目前纷纷布局 800V 高压平台架构

得益于800V高压平台优异的快充特性, 保时捷于2019年率先量产了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Taycan,并将最大充电功率提升到了350kW,800V高压平台被认为是未来电动车的主流方案,各家主机厂纷纷布局。国内方面,比亚迪是较早布局相关技术的厂商,将e平台旗下车型的电压提升至了600V以上,在汉EV上配备了自研的SiC功率器件。除了比亚迪外,小鹏汽车、广汽埃安、吉利极氪、理想汽车、北汽极狐、蔚来都布局快充技术与800V高压平台 [3] ,具体情况见图1 [4] 。

图1 800V车企布局

1.3 800V高压平台的普及对碳化硅功率 半导体需求猛增

从400V提升到800V高压平台,电动汽车 所有的高压元器件及管理系统都要提高标准,首当其冲的就是主逆变器。当前,主逆变器用的半导体器件是车规基IGBT,其耐压等级通常为600~750V,该类器件物理尺寸相对偏大,对整车持续轻量化、电气化带来不便。与车硅级IGBT相比,碳化硅MOSFET具有高耐压、低导通损耗、低开关损耗等优点,应用于800V高压平台的电动汽车,可以大幅提升电驱效率,降低整车能耗,在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全球超过20家汽车厂商在车载充电系统中使用碳化硅功率器件。除了主逆变器外,车载充电器、DC/DC转换器以及充电桩对SiC器件也有较强需求,800V高压平台的推广普及将带动SiC需求猛增 [5] 。根据Yole最新预测,预计到2027年,SiC器件市场将从2021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60亿美元以上 [6] 。

1.4 800V高压平台普及是个系统工程, 预计要5年左右

800V高压平台的普及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快速充电系统的建设布局, 还需要开发适应高压平台的零部件。与高压系统 直接连接的子系统部件,如动力电池系统、电机 系统、电控系统、电源系统以及车内的空调压缩机、 加热系统等,都需要提升耐压等级或者优化设计。 所用的元器件及材料,如线缆、连接器、继电器、 保险丝、电容、电阻、电感及功率半导体等耐压 等级需提升至800V及以上,器件的封装材料也要 有更高的对于绝缘、耐高温要求 [3] 。同时,整车集 成技术也非常关键,这些高压部件需要有机结合在 一起,并且能够协同工作,最后,还要建立使用于 高压平台各部件新的测试标准。因此,800V高压 平台的普及不可能一蹴而就,预计还需要5年左右。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快 速充电桩份额将在2021年增至1%,2025年增至 28%,2030年增至52% [7] 。

0 2

面临问题

2.1 高压快充设施规划布局偏慢

充电桩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超前布局。800V电动车的推广需要建设更多的高压快速充电基础设施,但目前由于该技术刚刚兴起,超级快充基础设施还偏少。国内市场上已有的快速充电设施,主流充电功率介于120kW~150kW,因此需要对充电桩进行规模改造,并对充电标准进行统一 [8] 。除需要对现有充电桩进行升级,极高的充电功率对电网是一次巨大挑战,800V高压平台能否大规模推广,还取决于电网的基建能力,因此对电网的改造也需要提前规划布局。随着800V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长,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偏慢,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将日益凸显。

2.2 基础关键核心技术急需突破

国内厂商在800V高电压平台方向上的进展 并不落后,但800V高压平台推广普及需要车桩两端同时具备800V能力,还要电网配合增容,有许多基础关键技术急需突破:动力电池方面,4C以上充电倍率会极大地影响电池稳定性,需在BMS和电池材料电导率上进一步改善或做原创性技术突破 [9] 。电驱动系统方面,高速轴承、碳化硅MOS芯片等在性能与可靠性方面和国外差距还很大,而且价格优势也不明显。材料与器件方面,随着电压的提升,意外触电和漏电造成的后果愈发严重,在绝缘材料上也需要技术迭代升级。整车方面,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在整车开发集成、整车与动力电池、电机的匹配技术等方面,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800V系统可靠性和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协同还需要沉淀和积累。

2.3 相关标准和验证体系待完善

目前乘用车普遍使用400V,商用车普遍使 用650V的电压等级,如果将系统电压提升至800V,甚至1000V以上,并实现大功率充电,对操作安全性的要求也将随之提高,相应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和验证体系需要重新修订或完善,包括电气安全、充电规格、器件的可靠性等 [10] 。同时,业界普遍缺乏碳化硅模块高温特性的标准评测方法和相关准则,碳化硅芯片、器件的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大部分仍借鉴Si器件,因失效机理有待进一步探明,测试方法有待完善。在车规测试平台方面,国内虽有部分测试机构和资源,但是大多不具备完整的车规测试能力,极少做过车规测试。

2.4 车规产品验证机会有待提高

布局800V高压平台的车企为快速推出首发 车型,当前仍倾向采购国外先进核心元器件,由 此可能形成强绑定的供应链关系,导致国内同类 产品失去机会。对于国内的部分核心元器件企业, 对800V高压平台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不 清楚,对于汽车行业的通用要求和规范比较陌生, 在质量控制,特别是一致性保证能力方面较为薄 弱。同时,在汽车行业,如果核心元器件如果出 现安全问题,相关企业将承担责任,支付包含产 品更换、赔偿、罚款等各类支出 [11] ,对于资金 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很可能因此而陷 入困境,使众多厂商对做出进入车规级市场的选 择慎之又慎。上述问题导致国内元器件上车验证 机会较少。

0 3

思考建议

3.1 强化顶层设计,超前布局大功率快充 网络规划建设

大功率超快充电桩的建设不仅能缓解充电焦 虑问题,也有助于让消费者优先选择800V新能源车,加速该类车型的渗透。各级主管部门应做好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建设,提前布局,不断完善大功率充电桩、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合理建设充电桩、充电站,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大规模的实施,建议成立专项基金,并吸引多方面投资,实现国家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基础设施支持。

3.2 打造多种形式的共生体系,协同推 进核心技术攻关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充分调研800V高压平 台上下游,把握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和技术短板,以国内领先的整车厂和Tier1厂商为链主,构建产业链技术创新联合体,围绕800V共性技术、短板技术设立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集聚最强创新资源,实现相关产品的突破和高端化升级。鼓励整车企业联合投入,通过对上游元器件企业持股打造产业共生体系,引导配套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制造。鼓励整车企业建立跨行业的创新应用联盟,支持联盟内整车、充电桩、元器件、材料等各个环节的企业开展针对800V特殊性要求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产业链商业发展模式。

3.3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从规则遵循者 向制定者转变

建议成立800V高压平台技术委员会,让整 车、相关的零部件与材料类企业、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持续推进构筑800V高压平台标准体系,全面用于我国800V高压平台的检测认证工作。推动零组件企业按照汽车行业的要求建设质量体系,并帮助其提升一致性与可靠性能力,推进基于产品测试和质量审核双重要求的车规半导体产品认证,为汽车行业做质量背书。通过建立健全800V高压平台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为中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努力从规则遵循着转向规则制定者。

3.4 通过产业协同助推国内相关零组件 验证和规模商用

挑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产品,通过选 定标准、设定检测和技术路线,尽快开展器件/ 模块测试、系统搭载及整车平台验证的工作,以 此来打通800V核心零部件的测试和上车的路径 [10] 。围绕800V高压出台产业引导政策,针对 使用国产核心器件的整车企业开展“首台套”补 贴等制度,带动产业链上游发展。加强整车企业、 Tier1与相关零部件企业的联动, 强化产业链上 下游的耦合度,帮助国内核心元器件厂与Tier1、 整车厂搭建合作桥梁,加速相关产品进入国产汽 车供应链, 实现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简介:

陈东坡,北京三安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昭亮,北京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参考文献

[1] 车企推行800V 高压平台的起因及发展现状

[2] 小鹏旗舰SUV G9 确认6 月上市:充电5 分钟续航200 公里

[3] 电动汽车的800V 高压平台技术

[4] 电动汽车800V 电压平台产业解析

[5] 碳化硅行业深度分析:SiC 车规级应用渗透率加速提升

[6] 电动汽车为什么要上800V ?

[7] 纯电动汽车为什么一定要上800V,仅是充电快?

[8] 接近加油,800V 成电动汽车标配,大功率快充如何普及

[9] 800V 高压平台给哪些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0] 800V 架构电动汽车极速充电设计挑战

[11] 全球汽车半导体产业现状及对我国该产业发展的建议

   

更多内容请订阅《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190) 电话:010-62539166

邮箱:hitech@mail.las.ac.cn

网址:

http://www.hitech.ac.cn

全年12期,58元/期,全年订价696元

邮发代号:82-741

刊号:ISSN1006-222X CN11-355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