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职场上,被领导公开批评,到底是职场Pua,还是另有深意?

时间:2022-08-20 14:13:58 热评 我要投稿

现代职场精明的领导很少用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权威,因为那样做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别人暗自嘲笑,“看领导被气的发飙了,也只能通过骂人来发泄不满。”

在以前领导发脾气是一种权威,而现在领导几乎不用发脾气,就能体现出自己的权威。面对领导公开批评的情况,要看清背后的深意,以及平时与领导相处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更好地应对。

人们在被公开场合批评之后,感觉没面子,第一反应绝对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想办法找回面子,很容易出现为自己解释,甚至是顶撞领导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分不清状况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被动。

01.“杀鸡儆猴”的道具

领导经常会用“杀鸡儆猴”来以儆效尤,特别是在公开场合批评某人,大多数都是如此。

既然已经被领导公开批评了,说明自己存在一定问题,如果主要责任在自己,那么就选择闭嘴,因为这个推卸责任,不仅找不回面子,还会更丢面子。

当然也存在主要责任不是在自己,只不过由于资历较浅,领导把你当成“道具”来警示那些资历较老的骨干,让他们有所收敛、顾忌。

如果平时与领导关系相处得不错,可以私下与领导沟通,希望领导指导自己的工作;如果与领导相处一般,那就暂时接纳,尽快整改,等问题解决之后,再与领导沟通。

领导如果把你当成“杀鸡儆猴”的道具,只能说明自己在领导心里的分量暂时不够,所以,相处的一般的情况下,贸然沟通无异于自找麻烦。

02.“指桑骂槐”的道具

职场争斗变化莫测,领导公开场合批评你,其实在暗指某些人。要么是你与领导关系很好,认为你能领会领导的意思;要么是你站错了队,领导在敲打你背后的人。

对于这点很好判断,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很牵强安插到自己身上,那根本不是在说你,而是在借批评你,而指向别人做的事情已经败露。

当然与领导关系好的情况,不存在如此顾虑,因为事先没准领导事先已经打了“预防针”,或者私下会跟你说明原因,当然千万别指望领导把事情说透,点到为止,大家心领神会即可。

可有些人看不懂其中的深意,认为既然与自己无关凭什么批评自己,最终搞的领导下不来台,自己也难堪。

遇到类似的情况,不接受、不反驳,拿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静等领导继续延伸,引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如果看不懂这点,当场就要找回自己的面子,那么打乱了领导节奏,让领导丢了面子,下一步自己被“穿小鞋”就再正常不过了。要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别试图在公开场合找回自己的面子,结果只能是自作自受。

03.引导“舆论”导向

职场上有一句话说得好:“很多事情不是你以为怎样,而是领导以为怎样!”

或许你的想法没错,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但上下级之间有信息差,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场,你以为没错的事情,领导以为并合时宜,所以,要公开场合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事情本可以私下沟通解决,因为私下沟通是一种非正式场合,大家顾及的东西相对较少,可以充分沟通,可是当意见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就需要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的观点。

职场人的行为准则是“趋利避害”,领导公开场合表明态度,自然有愿意“迎合”领导的人靠拢,自然会形成舆论导向。

这也是领导惯用的伎俩,一旦舆论导向形成,结果都会向着领导预期的方向发展。

04.开始“排挤”的表现

公开场合批评,私下里沟通,这是很典型的领导开始“排挤”的先兆。就像领导器重的员工,领导的嫡系,在各种记名不记名的投票中总是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同理,当领导公开批评,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领导的态度,有些人会好心提醒,有些人怕“引火烧身”会逐渐疏离,还有些人干脆表明态度与你划清界限。

毕竟公开场合的大家都知道领导在批评你,而私下领导与你沟通的事情,你又没办法向所有人解释,更无法证明什么,很可能还会被人误以为是竭力找回面子的行为。

遇到这种情况,要么赶紧化解与领导直接的误会,要么就是趁早思考下一步的选择。

当手中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才会应对更从容,别抱有侥幸的心理。形势比人强,一旦形成“势”,局面就很难扭转。

这种情况很好判断,只需要判断其他同事对你的态度,就能辨别出其他是否是“排挤”的先兆。毕竟旁观者清,作为旁观者能更好地洞悉,其中深意。就像自己也能洞悉领导对其他人的态度一样的道理。

写在最后

职场上,没有人能保证不犯错,也没有人能保证不被领导批评,但如果领导公开场合斥责,大多都是以上四种情况,如果能看清其中深意,就能做出最合理的应对。不要为了争一时的面子,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