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今日儋州》报05版版面截图。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走进兰洋镇,映入眼帘的是田畴似锦,沃野生金,一幅幅秋收画卷美得让人心醉。近年来,兰洋镇特色旅游让乡村经济“红”起来;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环境美起来;黎苗文化节活动让乡村生活“热”起来……翻开兰洋镇的乡村振兴答卷,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令人振奋。特别是今年以来,该镇按照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省大比武“三项专项行动”工作,全力抓好“三落实一巩固”工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大山里的特色乡村——番新村。
01
抓好产业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儋州七叶葡萄已获得市场认可,种植技术我们也已经基本掌握。现在主要缺乏资金以及下一步规划。”“这次‘博士村长’团过来,待多久?”“技术上能否给我们指导?能否帮我们引进资金?”近日,听闻“博士村长”团到兰洋镇南罗村葡萄园实地考察交流,儋州七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慕才忙前忙后,不停地向现场的“博士村长”团成员请教。
位于兰洋镇南罗村委会的儋州七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业就是发展葡萄特色产业,但现在遇到发展瓶颈,合作社负责人梁慕才多处奔波,还是没能解决。兰洋镇党委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南罗村举办“田园里的欢迎会”暨“博士解忧茶话会”党日活动,寻求解决发展遇到的“难题”,让博士团为南罗村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该镇上半年采取“村委会+镇政府+优质企业”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由各村委会委托镇政府,将各村的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939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头竹村、兰洋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年收益率5.5%入股峨阳智能生态农场项目(兰洋镇),打造特色农旅休闲区及休闲农业区。
▲游客在富佳生态农业杨梅园采摘杨梅。
有了新项目,老项目也不能丢下,在历年扶贫资产管理中,兰洋镇巩固发展好帮扶产业澳洲淡水龙虾、五脚猪、沃柑、益智、七叶葡萄等5个种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种植七叶葡萄500亩、沃柑200亩,全镇脱贫户每户都有2至3个种养殖产业,南罗七叶葡萄、沃柑以及荔枝、龙眼休闲采摘园,打造“休闲+旅游”品牌,每到采摘季节,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摘之乐趣。2023年,9个产业项目已分红49.5万元。
02
抓好稳岗就业 促进村民增收
让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是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效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兰洋镇多举措抓好稳岗就业,促农增收工作。
今年4月,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位于兰洋镇蓝洋农场21队的富佳生态农业杨梅园杨梅挂满枝头,一颗颗杨梅镶嵌于绿叶之间,散发出阵阵果香。杨梅园吸纳周边近十名村民务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兰洋镇南罗村委会村民杨兰花说,在基地务工不仅可以贴补家用,还方便照顾家庭。
在激发产业活力,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方面,该镇坚守橡胶产业不动摇,以有利于橡胶产业发展为根本遵循,有效引导693户脱贫户购买11986.64亩橡胶保险,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南罗七叶葡萄、番新五脚猪、妃子笑荔枝、中华蜂蜜等特色产业继续发挥带动作用。番新和南报2个村委会五脚猪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带动作用明显。全镇10多个大小型荔枝、龙眼、杨梅等采摘园丰产丰收。上半年各园林水果产量6996.65吨。
▲番新村胶林中的五脚猪。
该镇联合儋州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举办“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项目”招聘会。提供岗位63个,入场求职人数约200人次,达成长期就业意愿22人,短期务工人员50人。该镇因地制宜开发护河员、护路员、村务协理员等乡村公益专岗108个,已安排108人就业(含低保成员33人)。抓消费助农集市活动,今年来,举办2场消费助农集市活动,消费金额达5.2万元,进一步拓宽了农户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户收入。
03
抓好乡村治理 弘扬文明新风
文明乡风的涵养和培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兰洋镇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通过完善村级治理制度,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该镇根据儋州市《积分制、清单制实践扩面增效专项行动方案》,抓南罗村、番新村等14个村积分制、清单制全面推广。创新“一核两委一会”乡村治理结构,实行重大项目民主监督决策制度,推动村民自治。持续优化人居环境,落细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病媒生物防制、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创新卫生整治模式,印发《兰洋镇关于在南罗村试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实施方案》,开展“小积分 大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村民家庭为考核单位,按“一季一评分一公示一评先”积分量化评比,先后创建3个“省级健康村”、14个“省级卫生村”,实现了14个行政村省级卫生村全覆盖。兰洋镇还被全国爱委会命名为“国家卫生乡镇”。
▲“三月三”黎苗节庆活动中的“长桌宴”,品尝黎苗特色美食。
今年投入乡村振兴基础设施衔接资金149.77万元,完善番新村、加老村、大塘村等4个村道路硬化、排水沟建设短板。谋划南罗村、番新村两个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先后打造了南罗村、番新村、头竹村黎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培育乡村文明乡风,以“党旗红”引领“志愿红”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伍,号召离退休老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广泛参与。开展“红心向党”系列服务活动,通过“入户宣传”等多形式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在南罗村举办欢庆“三月三”黎苗族节庆活动,通过文艺晚会和长桌宴,充分展示兰洋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成功举办兰洋镇首届“黎苗美食品鉴大赏”,受到群众欢迎和认可,进一步增强了黎苗群众文化自信。
▲黎苗族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现场。
南罗村委会:阳光玫瑰葡萄走俏市场 第一批6万斤已售罄
每年葡萄成熟季节,兰洋镇南罗村委会就热闹起来,前来该村七叶葡萄种植基地采摘葡萄的游客络绎不绝。近日,记者慕名来到七叶葡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翠绿的枝叶间,大串大串的阳光玫瑰葡萄从叶缝里垂下来,如同一颗颗水灵灵的“绿珍珠”,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基地里的工人在忙着将采摘下来的葡萄打包好,给预订的客户配送出去。今年,基地的阳光玫瑰葡萄再次迎来丰收,上市后十分走俏。截至目前,第一批上市的6万余斤已销售完毕。
▲南罗村委会七叶葡萄种植基地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
“目前第一批成熟的葡萄已销完,下一批葡萄刚进入开花阶段,预计10月份成熟。”基地负责人梁慕才说,基地下一步将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方式将村民种植的葡萄卖到省外,让村里的葡萄产业更加兴旺,助力村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他们将葡萄采摘下来,我就负责打包。”基地工人王企花说,她在基地工作一天有150元工钱,因为离家很近,她选择在葡萄基地务工。
近年来,兰洋镇南罗村委会发挥本地土壤适宜种植葡萄的优势,依托儋州丰盛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葡萄特色产业,把南罗、文芳、墩响等自然村连成一片,兴建500亩的七叶葡萄种植基地。目前,当地农户收入主要靠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和务工工资三种,真正实现了“家门口致富”。在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的同时,兰洋镇还将南罗村委会打造成集观光、采摘体验、科技、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园区。“采摘+休闲”模式得到了广大游客、市民的认可,这将有利于示范带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兰洋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番开村驻村第一书记曾永强:抓党建强堡垒 谋发展促振兴
2021年5月,曾永强被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选派参加省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儋州市兰洋镇任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番开村驻村第一书记,同时兼任兰洋镇党委副书记。驻村以来,他认真履职、敢于担当,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五个振兴”的要求,认真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赢得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拥护与好评。
抓党建强堡垒
番开村党支部曾经是软弱涣散的党支部,各项工作十分被动。曾永强到位后,正值村“两委”换届选举,他结合自身从事党务工作多年的经验,从抓党建工作入手,抓好村党支部换届工作,选用有能力、敢担当的青年担任村干部,党支部班子焕发出新活力。如今,番开村“两委”班子、工作队之间团结融洽,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他主动争取镇党委支持,投入90万元资金修缮村党支部办公阵地,高标准建设番开村党群服务中心,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取市定点帮扶单位市委网信办,支持帮扶资金4万元购买电脑、多功能打印机、办公桌椅、档案柜等。2022年,他被评为“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队先进个人”。
谋发展促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曾永强遵守驻村纪律、工作积极、主动担当、履职尽责,认真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努力谋划乡村发展。积极参与村级项目谋划,协助村“两委”做好产业发展。2021年,将产业衔接资金71.5万元投入大皇岭农业开发中心,将产业衔接资金85万元投入海南海殿堂食品有限公司,两个项目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分红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3年,又将产业衔接资金225万元投入海南浩明实业有限公司峨阳智能生态农场项目。完成200多亩撂荒地整合及复耕复种工作,通过司法途径依法解决1215亩承包地纠纷,极大夯实了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后劲。
优服务惠民生
曾永强把为村民办好事实事当做民生服务工作来做。他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农户申请务工、产业等各类补贴;落实全村帮扶户产业分红30万元;落实24户52人低保兜底保障;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全面摸排,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7户农户纳入监测对象,制定帮扶计划开展精准帮扶;组织开展“乡村卫生大扫除”“爱国卫生运动月”行动等;协调50万元资金建设江汉村小组排水沟;投入220万元修建漫水桥和硬化道路;走村入户劝导群众配合镇政府推行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前番开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0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王敏权/文 记者黎有科 何万常 羊文彪 牛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