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写文 ,讲体育总局八段锦“口诀”和实际演示动作的差别。并指出“口诀才是关键”。
特别是关于第七式“怒目攒拳增气力”,我讲体育总局版口诀中,并没有强调“握固”手势冲拳,因此建议采取内家拳握拳方式(大拇指在外)冲拳。
但不少朋友就是想按照体育总局版演示的握固方法练习,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增气力”呢?
一、体育总局版“怒目攒拳增气力”的正确姿势先把握
在谈如何增气力时,应先把握体育总局版”怒目攒拳增气力”的正确姿势。
我们先看,示范图是如何握拳以及冲拳的。
1. 握拳姿势:如图1.
图1:握固握拳拳眼向上
体育总局版示范图是,马步站立,两手握固(大拇指内,四指外),拳心向上,握拳腰间。
2. 冲拳和收回:如图2。
图2:流行版冲拳方式
体育总局示范图,冲拳是拳眼向上,缓慢用力直接向前向上冲拳,最终与肩高;然后,变掌,虎口向下,旋转手掌,再次握固握拳,收回腰间。
按此流行版本,“增力气”方式最主要是:缓慢用力冲拳和旋转手掌重新握固。
但是,这种流行方法很难掌握冲拳增气力。
我们再看,体育总局版配的口诀怎么解释?
第七式“攒拳努力增气力”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腰间;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回收呼气放(冲),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腰侧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首先,口诀里没有强调“握固”,而且,这里面有几个关键:
第一,“双拳束抱”,如何“束抱”?即便是用握固,恐怕虎口(拳眼)向上很难实现。如改成,拳心向上,虎口向外两侧,那么束抱就成立了。
第二,“拳引内气随腰转”,如何做?这就是“缓慢用力”的关键。
第三,“前打后拉两臂旋“,口诀中,讲两臂旋转,前打后来。而示范图显然是错误的。唯有,拳心向上,冲拳旋转变拳心向下,才能达成“两臂旋”。
吸气回收呼气放(冲),这里说呼吸方法,是呼气冲拳。有疑问的朋友,特别是老觉得应该吸气冲拳的朋友,此处应注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体育总局版口诀和体育总局示范图差别很大,示范图虽然容易练习,但却将一些核心关键省略。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
马步站立,握固(或不握固,拇指在外)握拳,拳心向上,虎口向外,两拳紧贴两侧腰部。
如图3。
图3:握拳,拳心向上(非握固)
二、“增气力”的几种达成方式
“怒目攒拳增气力”最简单的有效方式不是冲拳,而是紧拳。
邓方华介绍“少林岳飞八段锦”中,第五段锦“握固定睛增臂力”,采取的是马步握拳,怒目,用十二分力紧紧握固,两肘用力后引。运力49呼吸,松拳。
如图4.
图4:少林岳飞八段锦怒目攒拳
这个方法和之前介绍的 紧拳方式类似,但十二大劲更微细。
如“十二大劲第二式:腿前握拳增劲”,就是两拳握固,两臂下伸放大腿前,数49,每数一次,拳一紧,连续紧49次。如图5.
图5:易筋经十二大劲之二
其实,清朝“八段锦图”就是采取的易筋经握拳增力方式,是不用冲拳的。
如图6。
图6:清朝八段锦图说
当然,我们可以继续采取体育总局版“握固”怒目冲拳方式,只是,需要借助“易筋经”紧拳,变成暗劲冲拳。
我之前介绍的 冲拳,也说暗劲冲拳,只是冲拳次数为8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原文章了解。
闲话不多说,我们看如何用改良体育总局版“怒目冲拳”:
1. 握拳方式:
无论用不用“握固”,拳心需向上;同时,需要先紧拳几次,即借用“易筋经”紧拳方式,至少3-5次紧拳。
2. 冲拳方式:
至少把握:保持紧拳劲力,然后扭腰前拳旋转变拳心向下,如拳推重物缓慢向前向上冲拳;同时,后手肘向后顶;形成前后拳拉伸。前拳冲到尽头(肘微曲不能完全伸直),保持劲力不散,继续用暗劲前顶片刻(不用8次)。
3. 收拳方式:
放松,收回腰间即可。不必旋转手掌。下次冲拳继续紧拳即可。
图7:卫昌国学原创—胡海牙八段锦冲拳图
三、总结
这样,我们就结合了“握固”,少林八段锦、胡海牙八段锦、易筋经大劲等增气力方式改良体育总局版八段锦“怒目攒拳增气力”。效果嘛。试试就知道。
特别强调一句:缓慢用力,不是全身使劲,动作缓慢。而是全身放松,没有错,是全身放松,唯有意识关注拳,拳慢慢劲,气才会凝聚在拳上。如果,你全身使劲,或者一开始就用肌肉力使劲握拳,握拳只能局部紧张,也可以增加力量,但是比起缓慢紧拳差太远。
感谢关注
卫昌国学
2023年5月4日成都浣花溪